國燕萍
內容摘要:當前我國仍然處于城鄉發展不均衡的二元經濟結構,商貿流通業作為推動城鄉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其均衡健康發展是改善現階段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縮小城鄉差距的關鍵,構建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此背景下,基于二元經濟結構的視角對我國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進行研究,在闡述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形成的內在邏輯后,本文對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發展障礙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二元經濟結構下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二元經濟結構 城鄉雙向商貿流通 城鄉互動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方面獲得了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但我國當前仍處于城鎮化不足、農業化水平低下的二元經濟結構,農村地區商貿流通業落后,阻礙城鄉之間的商品流通,成為農村突破發展瓶頸的一大障礙。因此,如何轉變二元經濟結構的格局,打造我國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是當前亟需解決的難題。
商貿流通體系指的是在某一國家或地區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建立的商品流通管控機制以及與其相關的管控部門和政策等。當前我國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已經卓有成效,但仍存在各種問題亟需解決,尤其是在當前的二元經濟結構格局下,我國商貿流通體系在城鄉之間的雙向流通問題。本文將集中在這一點上針對城鄉商貿流通體系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二元經濟結構下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形成的內在邏輯
(一)二元經濟結構下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的要素與形式
點線面是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的基本構成要素。點指的是通過城鄉商貿流通過程發展起來的經濟交流中心,其主要受城鄉地區經濟貿易交流狀況的影響和制約;線指的是城鄉商貿流通體系中的商品生產和銷售渠道,線的存在可以促進商貿流通中農副產品和消費工業品的轉變;面指的是城鄉商貿流通體系帶來的吸引力和輻射范圍。三個基本構成要素相互依存、影響,它們之間的組合對城鄉商貿流通體系發展有直接影響。
商流、物流和信息流是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的基本形式。商流指的是城鄉商貿流通中商品從上游生產商向下游消費者之間的價值形態變化和所有權及使用權的轉移;物流指的是商品使用價值轉移的過程;信息流指的是能夠反映和預測商流和物流運動形態的過程。通過點線面和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機結合,可以實現城鄉商貿流通體系中生產和消費的融合。
(二)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的形成機制
現階段我國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的形成機制主要體現在:
第一,結構的轉化機制。二元經濟結構在發展經濟學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框架,主要包括兩方面因素:首先是經濟增長,其次是經濟結構優化,主要體現在城鄉和產業等結構的優化;第二,市場的聚集和擴散機制。打造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的基礎就是城鄉市場一體化,而實現城鄉市場一體化的動力在于市場的聚集和擴散,它能帶動農村要素向城鎮聚集以及城鎮向農村市場擴散,這個過程也就是城鄉經濟發展一體化的形成過程;第三,市場的互動機制。城鄉經濟一體化就是在市場發展的基本框架下,由城鄉市場的分割轉化為城鄉市場產生互動并融合發展的過程,這一機制的本質是城鄉資源的重新配置;第四,政策協調機制。從我國當前城鄉之間的顯著差距和復雜的形成背景來看,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的建立更重要的是要依靠以政府為主導的政策協調機制。只有這些機制相互依托、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實現城鄉之間的綠色、協調發展。
二元經濟結構下我國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發展障礙
現階段二元經濟結構下構建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面臨著多方面障礙,主要體現在城鄉流通體系存在差異和二元經濟結構下城鄉市場分割兩個方面。
(一)城鄉流通體系存在差異
城鄉經濟結構差異。城鄉商貿流通差異最直接的體現是城鄉居民消費能力之間的差異,兩者之間較大的消費能力差距是導致城鄉商貿流通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的差距體現在城鄉居民消費水平方面,城鄉居民由于消費水平的不同,對不同層次的商品有不同的需求。單從消費水平的層面看,城鎮居民的購買力遠遠高于農村居民,而且這種購買力的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顯著。
表1顯示了2000-2015年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及差距,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差距從2000年起開始逐年增大,表明城鎮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和規模都遠超農村地區。此外,圖1顯示的是2015年我國農村與城鎮居民家庭收入占其自身總收入來源的比例情況,從圖1中可以看出城鄉居民收入來源在經營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比重上的差異,農村居民在家庭經營收入所占的比重比城鎮居民大,而城鎮居民的轉移性收入在收入總額中占據較大比重,城鄉消費水平的差距主要來源于城鄉居民收入結構的差異。
城鄉商貿流通中間方式的差異。商貿流通中間方式包含了線上交易、現金交易和實體交易等支付手段。雖然近幾年互聯網在我國迅猛發展,帶動了電子商務和移動購物的出現和普及,但在農村地區商貿流通的中間方式依然以現金交易和實體交易為主,電子商務和移動購物的普及和發展程度相比城鎮地區差距較大。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首先,農村地區居民對新鮮事物和高新技術的接受程度較低,而且消費理念相對比較落后,比起線上交易,農村居民更青睞現金交易和實體交易;其次,電子商務和移動購物的普及和發展是以高效、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為基礎的,在比較偏遠的農村地區,物流配送體系很難對其進行覆蓋,因此完善的商貿流通體系也就很難建立起來。
(二)城鄉市場分割
一方面,二元經濟結構導致城鄉市場分割,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最典型的具有二元經濟結構格局的國家,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鄉之間的差距越來越明顯,城鄉市場分割的局面更加顯著,這些都會對城鄉居民的消費理念和消費行為產生較大影響。另一方面,城鄉市場分割主要體現在農副產品和消費工業品市場的分割,同時,隨著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加大,雙方在城鄉市場中開始出現不均衡的價格傳遞關系,這種關系已經逐漸影響到城鄉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由此可見,在建設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時,如果不能協調好城鄉市場的互動關系,改變當前城鄉市場分割的局面,必然成為阻礙商貿流通體系形成的關鍵因素。endprint
二元經濟結構下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優化路徑
(一)以政府職能推進商貿流通現代化
當前,我國商貿流通市場經濟的格局發生了徹底變化,正面臨著非常激烈的競爭,但是在流通產業,城鄉市場正處于分割的局面,這嚴重阻礙了商貿流通體系的構建,因此必須建立保證城鄉雙向流通的調整性政策,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加快商貿流通現代化建設,努力實現城鄉市場一體化。首先,要把建立健全商貿流通體系同政府部門的職能結合起來,充分調動行政管理資源,明確職責;其次,出臺促進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建立的各種措施,尤其是必須堅決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快城鄉商貿流通體系設計的政策通知;最后,基層政府職能部門要用高標準來制定商貿流通體系發展規劃,并將其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總規劃高度結合,促使城鄉商貿流通體系以高標準、高姿態有序進行。
(二)優化城鄉互動流通體系
一方面,優化農副產品流通體系。首先,打造全新的農副產品商貿流通體系,建立從批發市場到大型超市再到終端消費者的閉環供應鏈,將上游的生產商和下游的消費者有機結合起來,從源頭上保證農副產品質量;其次,在原有的物流配送體系基礎上,在城鄉結合部大力建設農副產品配送機構,為物流配送體系減輕壓力;最后,制定新的農副產品市場機制,提高準入門檻,提升品質。另一方面,優化消費工業品流通體系。首先,努力推進有市場競爭力的流通龍頭企業和生產龍頭企業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加強其合作;其次,打造能夠分析和監測市場行情的信息平臺,努力加強和完善消費工業品商貿流通設施;最后,鼓勵建立有地方特色的消費工業品交易市場,高效、合理配置資源,努力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成本。
(三)提升城鄉流通企業能力
首先,引進新型現代化原材料采購方式,如線上批發、配送批發等,大力發展總經銷批發機構,努力培養對口批發商;其次,在內外貿易一體化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內貿和外貿企業的整合和重組,以工農業帶動城鄉商貿流通業,進而吸引大型、全國性的流通企業建立采購和配送中心,幫助其向全國甚至海外發展,提升其對內和對外貿易水平;再次,加大力度培植本地流通產業品牌,并集中精力培養一批有實力覆蓋全國范圍的大型商貿流通企業;最后,加強各種專業市場的建設和發展,尤其要突出農副產品的專業市場建設,并努力發揮其在資源配置、價格形成等方面的引導作用。
(四)加快流通產業網絡建設
二元經濟結構下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的建立,必須在城鄉市場一體化的基礎上,促進城鄉之間農副產品、消費工業品、服務和資源等的順利交互。首先,大力加強農副產品和消費工業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完善商品的加工、倉儲和配送等環節,吸引大型流通企業建立倉儲和配送中心,加大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其次,成立各種合作社等農村居民合作機構,加大力度培育農副產品代理商和批發商。將產供銷一體化公司同農民相結合,通過現代流通手段加強農副產品的集中運營和管控,解決農副產品進城難的問題,促進農副產品進入現代流通渠道;最后,巧妙利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促進農村地區流通企業和流通渠道的建設和完善。
以江西樟樹市為例,近幾年其一直積極探索城鄉商貿物流對接的新模式,利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大力發展農村商貿流通業,努力實現城鄉之間的雙向流通,統籌城鄉之間公共資源的均衡配置,努力建設城鄉經濟一體化。樟樹市以現代商貿流通理論為基礎,以物流配送龍頭企業和全市300多家城鄉超市為依托,建立起新型農村商貿流通網絡。同時,該市還加強物流渠道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暢通對內和對外貿易渠道,擴大農產品對外交流與合作。通過一系列措施,樟樹市的農副產品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甚至遠銷韓國、日本等國家,帶動本市農民增收致富。
結論
隨著我國統籌城鄉發展一體化、加強農村商貿流通建設的戰略開始實施,亟需對二元經濟結構下我國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進行系統化研究。本文以商貿流通體系的形成過程和機制為基礎,簡要分析了商貿流通體系建立的各種阻礙因素,并進一步提出了二元經濟結構下我國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的優化建議,以期為我國城鄉雙向商貿流通體系的構建和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張瑜,王曉蘭.商貿流通發展影響城鄉二元消費結構的實證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7(4)
2.李非.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下商貿流通體系的雙向流動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5(11)
3.郭晗,高煜.城鄉雙向流通的動力機制:一個新興古典框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