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雪
內容摘要:在互聯網經濟的推動下,以共享經濟為代表的商業模式逐漸崛起,共享經濟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新科技的發展、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應用、激烈的多邊市場競爭等,都是共享經濟下商業模式創新的源動力。本文基于共享經濟的巨大影響力,在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具體分析了住房、汽車、金融三個共享經濟典型案例,從案例中了解到共享經濟對商業模式變革和創新的影響,并得到了一定的啟示,為共享經濟企業的發展方向提供相關建議。
關鍵詞:共享經濟 商業模式 變革與創新 案例
2016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持續推動分享經濟發展,有效提升資源利用率,提高社會參與度,達成共同富裕的目標。分享經濟也被叫做共享經濟,在當前國家與社會步入全新發展時期的背景下,政府在國家發展戰略的層面上確立了共享經濟的地位,這充分說明了發展共享經濟的意義。當前,我國的共享經濟已經初具規模,并成為社會服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共享經濟在旅行、住宿、交通出行等領域開始不斷滲透,并涌現出一大批具有發展潛力的共享經濟企業。共享經濟這一經濟形態自誕生起就吸引著全世界的關注,并得到了快速發展,引領了一場足以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革命。
共享經濟發展現狀
(一)住房共享經濟
住房共享經濟是最先出現的新型共享經濟模式,尤其是隨著旅游休閑產業的繁榮發展,為住房共享經濟模式帶來了巨大商機。以住房的來源為分類依據,可以將住房共享經濟分為個人用戶提供和小型商戶提供兩個主要類型。
表1通過對不同來源的住房共享經濟進行對比,并結合當前中國市場的代表性企業,從表中可以直觀的看出兩種住房共享經濟的特點及其代表性企業。在對美國市場和中國市場進行對比之后發現,上述兩種住房共享經濟模式存在不同的發展狀況。美國企業Airbnb在2016年底進行了10億美元規模的融資,企業估值達到了280億美元,而HomeAway作為美國上市公司市值僅有35億美元。但是在中國市場,情況正好相反,途家網在2016年9月進行了D輪融資,規模達到3億美元,企業估值達到30億美元,但是小豬短租在2016年4月份僅融資7900萬美元,公司估值僅有5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效仿美國企業Airbnb模式,最早在國內市場出現的短租公司愛日租早在2015年底就已經關閉。由此可見,在中國市場,以個人用戶作為住房來源的短租模式很難生存下去,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社會發展階段以及不同文化和生活習慣造成的。
(二)汽車共享經濟
汽車共享企業按照類型不同可以分為三類:以私家車出租為代表的Getaround公司;以個人拼車為代表的Lyft和嘀嗒拼車;以帶司機出租為代表的Uber和滴滴打車,三種汽車共享經濟類型對比如表2所示。
通過對比中美市場汽車共享企業之后發現,汽車共享經濟的最突出特點是,美國市場中帶司機出租的汽車共享企業Uber估值達到了空前的490億美元,遠高于其他兩種汽車共享企業;但是在中國市場中,效仿Uber模式的易到用車的企業估值與其他兩種汽車共享企業相差并不明顯。這種差異的形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中美兩國法律的差異,在美國市場,以Uber為代表的帶司機的私家車出租即網約車,是合法的市場行為,但是在中國市場,私家車出租屬于違法行為,實際上易到用車的商業模式在國內一直處于法律邊緣。其次,美國市場人均汽車保有量為0.7,而中國僅有0.1,截至2016年底,我國私家車保有量達到了3.85億,但是我國的駕照持有量則超過了5.8億,甚至在不久的將來會上漲到10億之多,因此,中國市場中私家車的供需矛盾遠比美國明顯復雜。
(三)金融共享經濟
金融共享經濟主要有兩種模式:P2P借款和網絡眾籌,這兩種金融共享經濟模式的主要區別是,P2P借款本質上是債券性質的融資,網絡眾籌則是股權性質的融資。從表3中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出兩種金融共享經濟模式的區別。相比美國,P2P借款在國內市場的影響力遠超網絡眾籌,其主要原因是中美兩國不同的金融環境和體制,但是中國市場中P2P借款的發展已經脫離其發展初衷,網貸平臺更多作為信用中介平臺而存在。
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經典案例分析
(一)住房共享經濟—Airbnb
Airbnb企業簡介。Airbnb公司的全稱為Airbed And Breakfast,中文名為愛彼迎。它是成立于2008年的旅行房屋租賃網站,主要通過網絡和手機應用來幫助旅客尋找合適的短租住房,同時也幫助有空余住房的業主將房屋出租,使業主的閑置資源有了變現渠道。從公司成立至今,Airbnb的客戶遍布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了全球9000多個城市,一度被業界稱為“住房共享企業中的Ebay”。
Airbnb發展現狀。Airbnb自成立伊始就不斷受到外界的關注,2011年5月Airbnb在B輪融資中募集了接近1億美元,企業估值達到了12億美元。2012年倫敦奧運會前夕,Airbnb收購了倫敦本地企業CrashPadder,這一收購行為使Airbnb成為英國最大的本地住房共享企業。截至2013年底,Airbnb坐擁1000萬注冊用戶,并有近30萬住房接入Airbnb的租賃社區中。2016年11月,Airbnb宣布成立“Airbnb中國”,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第一,商業價值模式。Airbnb的出現,有效解決了租客和業主之間的租賃交易問題,并在交易過程中創造了商業價值。從租客的角度來講,最重要的是怎樣租到便宜、便利的住房。一方面,借助Airbnb平臺租賃到的房屋相對比較便宜,Airbnb將業主的房屋租給租客,業主不同于酒店,不需要承擔昂貴的酒店運營成本,因此房屋更加便宜;另一方面,Airbnb平臺上對接的業主分布更廣泛,酒店、旅館等多集中在人流量大的區域,而通過Airbnb平臺的對接,可以實現房屋的全球覆蓋,更加方便快捷。從業主的角度來講,通過Airbnb將手中閑置的房屋資源出租,其本身并沒有承擔很高的成本,反而可以通過出租的方式將閑置資源變現,獲得相應的經濟收益。第二,商業盈利模式。Airbnb的盈利模式主要來源于手續費,在租客和業主進行交易時,Airbnb會向業主收取3%的傭金,同時向租客收取10%左右的手續費。此外,Airbnb也開始效仿Google等企業進行廣告業務的拓展,通過向租客推薦房屋附近的餐館和商店等收取相應廣告費。endprint
(二)汽車共享經濟—滴滴打車
滴滴打車簡介。滴滴打車的運營公司是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的移動互聯網軟件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公司成立三個月后,其產品滴滴打車軟件在北京投入使用,兩個月后業務拓展到深圳。隨著業務的不斷拓展,公司急需資金,創始人經過多番游說,拿下金沙江創投300萬元的A輪融資,緩解了公司財務危機。
滴滴打車發展現狀。2015年7月8日,滴滴打車完成了20億美元的融資,完成本輪融資后,滴滴打車公司擁有大約35億美元的現金儲備。相關數據顯示,滴滴打車用戶將近3億,經過幾次融資,市場估值達到165億美元。在滴滴打車平臺上有六條產品線,其中專車業務進駐中國大約112個城市,專車日均量400萬,不僅如此,滴滴已經走出國門參與全球競爭,是美國第二大移動出行企業。
滴滴打車商業模式。第一,運營模式。滴滴打車借鑒騰訊游戲的渠道運營模式,采用代理公司的營銷模式,將營銷過剩甩出去,在業務覆蓋的省會招收代理公司,采取當地區域客戶利潤抽成的方式運營,以包容的形式將利益共享他人,贏取更多利益。在產品方面,滴滴打車的產品設計和定義是全外包模式,主要是掌握核心技術。在業務擴展方面,滴滴打車公司采用多元化戰略,憑借經營盈利慣性進軍多個行業,并占據市場份額,同時降低了產品線可能出現的風險。一方面,通過與二手車商家合作,為滴滴專車行列的司機提供符合滴滴專車要求的二手車,既可降低成本,又可增加用戶量;另一方面,與攜程、去哪兒、途牛等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滴滴公司憑借巨大的用戶量解決了這三大旅游公司的接機業務,通過開展訂車后的訂餐、訂賓館等業務,提高用戶體驗,實現雙贏。第二,盈利模式。現階段滴滴公司還處在發展期,與國外的Uber等模式不同,滴滴打車的盈利主要是對廣大出租車、專車等抽取一定比例的傭金。比如,滴滴2015年的訂單量是14.3億單,平均每單補貼10元,滴滴的虧損為96.5億。滴滴專車和快車業務從2015年上半年開始抽取傭金,比例在20%左右。2015年滴滴的營業收入預計30億元左右,以20%比例計算,毛利潤在6億元左右。
(三)金融共享經濟—京東眾籌
京東眾籌簡介。京東眾籌最早成立于2014年7月,成立初期發展精力主要集中在產品眾籌方面,也就是用戶出資對相應的產品項目進行融資,融資目標達成之后,投資的用戶會在規定時間內享受到相應的產品或服務。2015年3月,京東眾籌將精力轉移到股權眾籌上,開始向股權眾籌方向發展。
京東眾籌發展現狀。京東眾籌于2014年7月正式上線,一開始主要從事互聯網智能硬件的產品眾籌,隨著京東眾籌的逐步發展,開始向生活用品、文化產品等方向拓展。2014年10月,在成立3個月之后,京東眾籌第一款千萬級規模的眾籌產品誕生了。截至2016年底,京東眾籌共完成了超過5000個項目的資金募集,其中千萬級別的項目達到了120多個,總籌資規模達到了43億人民幣。
京東眾籌商業模式。第一,眾籌生態的構建。傳統意義上的京東只是作為一個線上電子商務平臺而存在,最多只能算是商品銷售的一個渠道。但是京東眾籌的上線使京東有機會和資本對產品進行設計,并對生產進行布局。京東眾籌旨在為籌資人打造一個創業生態系統,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是項目孵化,籌資人將自身的創業項目投放到平臺上,京東眾籌為籌資人提供產品宣傳、產品生產等服務。如果籌資人的項目反響較好,可以加入京東的股權眾籌平臺中。在這個過程中,京東眾籌為籌資人提供了產品營銷、供應鏈管理、資金支持等服務。第二,盈利模式。在當前階段,京東眾籌作為流量接入及服務提供方,仍然處于資本投入階段,并沒有實現盈利。但是對于京東眾籌來講,它為籌資人提供的所有服務都可能是其未來收益的來源。
共享經濟催生下商業模式的變革與創新啟示
(一)定位創新
商業模式的定位指的是企業為滿足消費者實際需求而采取的方式,它屬于企業商業模式的主體。在共享經濟下,企業可以靈活根據市場需要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來創新共享經濟狀態下的內容和模式,以達到提高資源利用率的目的。以共享汽車為例,這種模式的出現提升了閑置汽車利用率,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停車位少、停車困難等各種問題,無形中提升了這一行業的共享門檻。此外,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其實主要是為了滿足短途出行和接送需求,而擁堵的交通更讓共享汽車模式的推廣難上加難。
(二)關鍵資源能力創新
關鍵資源能力是確保交易順利達成的關鍵。關鍵資源能力能夠對商業模式的業務水準產生很大影響,但是不同的商業模式類型,其對于關鍵資源的能力要求也存在一定差異。以往所說的關鍵資源能力主要聚中在企業產品質量、產品控制等,共享經濟是憑借互聯網信息技術而逐漸發展起來的,當前互聯網的發展離不開社交網絡,因此,共享經濟企業的關鍵資源能力就是信息技術和營銷能力。前文提到的Airbnb正是抓住了旅行用戶的心理,利用年輕一代消費者更愿意在旅行中接觸當地人、體驗當地文化的特點進行推廣,并在不同渠道投放創意宣傳片,這就需要企業在用戶消費信息獲取和營銷能力方面的關鍵資源能力上進行創新。
(三)盈利模式創新
盈利模式和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收支方式存在非常緊密的關聯。傳統企業的盈利模式不夠豐富,主要來自消費者,成本主要來自企業管理和運營、生產商和供應商以及員工工資等。在共享經濟中,提高資源利用率是目的,而共享經濟企業的收益主要來自對供需雙方的手續費、傭金和大數據分析等相關增值服務,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主要包含信息共享平臺的運營與維護、大數據分析技術的研發等。因此,為適應共享經濟的發展,必須不斷解放思想,推動盈利模式創新。
(四)企業價值創新
企業價值是指其價值增值能力。傳統企業強調資產模式,這會導致管理及運營成本相對較高,利潤空間不斷緊縮,并且還會產生眾多的資源限制成本。對于共享經濟而言,其屬于輕資產模式,主要就是憑借信息共享平臺來整合與優化資產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這使得企業管理運營成本明顯降低,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大利潤。新興的汽車共享企業就是典型的輕資產企業,其主要通過信息平臺來整合閑置車輛資源,使車主和用車客戶進行實時對接,完成閑置車輛使用權的轉移,并能夠為企業和車主帶來商業利潤。輕資產模式為汽車共享企業帶來了長期持續的價值增值。
結論
共享經濟自誕生起就受到各界關注,現已成為社會服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普及和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未來將引領一場足以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資源型變革。在共享經濟的影響下,商業模式也會受到極大影響。雖然當前共享經濟的發展仍然面臨著各種問題,但是可以預見的是,共享經濟必然會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
參考文獻:
1.李懷勇,張貴鵬.基于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創新[J].商業經濟研究,2017(1)
2.秦海濤.共享經濟商業模式探討及在我國進一步發展的建議[J].商業經濟研究,2016(24)
3.路宏圖.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商業模式的變革與創新[J].中國商貿,2014(18)
4.荊浩.大數據時代商業模式創新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