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
2016年12月4日早晨,江蘇常州的郇崎老人的抑郁癥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即將出院了。他專門做了兩面錦旗送給第七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感謝他們對自己的精心治療。“要回家啦,開心。我一定要做個快樂的老年人?!臂ㄆ樾χf。
7旬老人登報“求領養”
2015年3月的一天,江蘇常州市民吳梅被當地晚報刊登的一則空巢老人求領養的消息吸引住了,登報老人叫郇崎,77歲,原是常州某區的退休干部,因為兒子、孫女不具備扶養條件,現通過報紙尋求有條件的家庭領養,酬勞是他每月6000多元的退休金以及百年之后的喪葬費。
吳梅時年47歲,離異后單獨居住,幾年前從單位下了崗,平時靠打散工維持生計??吹侥莿t求領養的消息后,她對郇崎老人的現狀十分同情,于是,有了試一試的想法。
隨后,吳梅敲響了郇崎老人的家門。交談中,郇崎告訴吳梅,老伴1999年去世后,曾有一個保姆陪了他6年,保姆2005年端午節回老家結婚,郇崎像嫁女兒一樣送走了她。從那時起,他一個人獨居生活。
吳梅對郇崎很是同情,她問老人:你有一個兒子,還有孫女,他們同意你登報嗎?
郇崎說,兒子雖然也在常州,但他住的是單位宿舍,不能把他接過去同住,孫女已經出嫁,有了孩子,只能不定期過來看看他。他在登報求領養之前,已經征求了兒子、孫女的意見,兩人都表示同意。
郇崎看到吳梅干凈利落,溫婉大方,對她有了好感。郇崎說,自從報紙刊登他的領養啟事后,應征的人不少,但他和領養人簽訂協議之前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得通過一個月的試用期,前來應征的不少人聽到這個條件,都退卻了。
吳梅覺得老人提出的要求比較合理,就答應試用一個月。她對郇崎說:“你放心吧,我會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你?!闭勍暝?,吳梅就進入了角色,幫老人收拾起房子來。接下來的一個月,吳梅把郇崎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郇崎非常滿意。隨后,兩人簽訂了正式的《遺贈領養協議》,大致內容為:郇崎每月6000多元退休金由吳梅安排開支,其百年之后的喪葬費歸吳梅所有,房產由郇崎兒子繼承;領養人吳梅承諾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郇崎,生養死葬義不容辭。本協議一式兩份,于2015年4月10日雙方簽字生效。
同一屋檐下的艱難磨合
就這樣,吳梅住進了郇崎家里,本以為照顧起郇崎來應該得心應手,沒想到,一個月不到,她就被這樣一件事情嚇壞了。
那天,吳梅整理房間,看到老人臥室桌子上放著幾頁稿紙,郇崎有寫東西的習慣,有時吳梅也會讀一讀。吳梅看了老人那天寫的東西,其中有這樣的話:“……多病纏身,覺也睡不好,無法自由走動,這樣的生活有什么意義?倦了,厭了,累了,該去找老伴了……”
這些話讓吳梅膽顫心驚。接下來吳梅和郇崎談心,探詢他不想活下去的原因,郇崎吐露了實情,說老年常見病他身上幾乎都有,高血壓、高血脂、腦梗、腰椎間盤突出、關節炎……這些病雖然不足以致命,卻時時折磨著他。吳梅了解到,老人患了這么多種病,卻很少到醫院看過。
于是,吳梅帶郇崎到醫院做了全面檢查,每一種病都做了針對性治療。從醫院回來后,吳梅根據醫囑,對郇崎的病進行藥物控制、飲食治療,使得老人的大多數病癥得到了緩解, 隨著身體好轉,郇崎放棄了自殺的念頭。
相處時間久了,郇崎強勢的性格讓吳梅很難忍受。有一次,吳梅做家務,郇崎指責她做事抓不住重點,眉毛胡子一把抓,吳梅性格內向,但也是個倔脾氣,被老人嘮叨煩了,她氣呼呼地將圍裙扔到地上,說,你這大領導我伺候不了,你再找個更順眼的人照顧你吧。說罷,收拾好包就要出門。
看到吳梅被激怒了,郇崎才意識到了自己有些過分,可他拉不下面子說軟話,一氣之下,他對著吳梅喊道:“你走吧,你走了我就不活了?!?/p>
老人的這句話讓吳梅停住了腳步,她怕自己走后,老人想不開會出事兒,便又折返回來,忍著怒氣,說:“算了,你要真有個三長兩短,我還不得愧疚死?!?/p>
看到吳梅不走了,郇崎給她切了塊西瓜,用行動向吳梅道了歉,兩人這才算和解了。
情同父女譜寫一段情
相處久了,吳梅對郇崎了解得越來越深。郇崎以前在政府部門工作,多年擔任單位一把手,性格剛直,爭強好勝,如今光輝歲月已成過去,性格卻未有絲毫改變,這種性格容易得罪人,孤立自己。老伴病逝后,因為他的壞脾氣,兒子、孫女及親戚很少過來看他。隨著年事漸高,孤獨充斥著郇崎的內心,他平時常翻看影集相冊,回憶當年家人在一起的溫馨生活。吳梅知道,雖然郇崎性格清高孤傲,卻越來越老邁無助,他的內心其實是渴望親情的。
于是,吳梅悄悄聯系了郇崎在常州的親戚,勸導他們有空來家里做客。從2017年春節開始,郇崎家的客人漸漸多起來,有這么多親戚登門看望,郇崎很是開心,和親戚們談天說地,話題一打開就收不住。有親戚來家里做客,吳梅都熱情招待,飯桌上大家其樂融融,好不熱鬧。每次親戚來看自己,郇崎都會高興一兩天,對吳梅說,沒想到快死的人了,還有人惦記著。
親情的回歸及身體的好轉讓郇崎體會到生活的美好,他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好。然而,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郇崎的眼睛又出了問題,他的雙眼患嚴重白內障,視力近乎為零,吳梅帶他到大醫院看病,醫生說恐怕醫治不好了。
郇崎的眼前越來越模糊,電視不能看了,只能聽新聞,無法看書、寫字,他的心情壞得一塌糊涂,整天唉聲嘆氣,說,連書都不能看了,難道就這樣等死嗎?
吳梅感到苗頭不對,便將郇崎帶到第七人民醫院,經診斷郇崎得了抑郁癥。好在他的狀況不是十分嚴重,病情很快得到了救治,順利出院。
看到郇崎這么熱愛讀書,吳梅每天上午定時讀給他聽,吳梅還給他買來收音機和電腦,讓他按時聽新聞,從電腦上“聽”電視劇,漸漸地,郇崎適應了新的生活模式。
一晃1000多個日日夜夜過去了,在吳梅的精心安排和打理下,郇崎神清氣爽。他動情地對吳梅說:“小梅,有你的陪伴,我真想再活300百年?!?/p>
相處近三年,吳梅與郇崎的關系早已超越了那一紙協議,雖然生活中仍會有吵吵鬧鬧,但吳梅會信守承諾,用她最大的努力讓老人晚年每一天都過得開心快樂。
(責編:辛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