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
她醉心于手工藝品創作,一個破碎的蛋殼、一塊破布、一根秸稈、一個知了殼都能成為一件精巧的藝術品。
71歲的朱慧卿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所退休職工。上世紀90年代,兒女上大學后,朱慧卿有了空閑時間。一個破碎的蛋殼、一塊破布、一根秸稈、一個知了殼甚至一個廢棄的易拉罐,在朱慧卿手中能變化出十二生肖臉譜、猴子迎親隊伍、穆桂英掛帥、寶黛共讀西廂等富有傳統文化氣息的工藝品。
被戲稱“撿破爛的”
朱慧卿下班回家的路上喜歡撿東西,別人丟棄的易拉罐、包裝彩帶等,她都要下車撿起來裝進車筐,一位同事不解地說:“你家經濟條件也不差,撿這些東西做什么?”朱慧卿笑而不語。時間長了,同事笑稱朱慧卿是拾破爛的。
有一年元旦,單位開聯歡會,朱慧卿用包提來一堆她做的藝術品,一一分發給大家做新年禮物,看著那些美輪美奐、可愛的臉譜、存錢罐、蛋殼畫、秸稈畫等小玩意兒,大家驚喜得贊不絕口。
朱慧卿擅長制作秸稈畫,做畫之前,她要先在板子上描畫出小貓的形狀,用手指甲將麥秸稈一截一截地撕下來,再用膠水一層一層地粘在畫好的模型上,她制作出的秸稈畫十分逼真,靈動的小貓仿佛要跳出草叢一樣。
平常人的眼里,手工作品就是簡簡單單地剪一剪、畫一畫,但對于朱慧卿而言,手工作品既不是隨意模仿,也不是胡亂“創新”。在她家里,有一座一米四高的掐絲琺瑯景泰藍花瓶,藍色的花紋、金色的裝飾,瓶身圓潤,熠熠生輝,瓶身上畫有“牡丹花開”和“和諧有余”。
不為人知的是,從打底胎到裝飾,這幅紙塑掐絲琺瑯景泰藍花瓶花費了兩年四個月。朱慧卿制作好底胎后,用報紙一層一層地糊上去,最后在外面畫上圖案。制作完成后,花瓶竟重達12公斤,制作原料多是報紙、廢紙箱、香煙盒、生了蟲的糯米粉等等廢舊材料。
20年前收藏激發靈感
朱慧卿最喜歡的是捏泥塑,在她家的書架上,擺放著一組具有黃土高原粗獷民風的人物雕塑:坐在小板凳上解開衣襟喂奶的母親,其中一個孩子躺在母親的胳膊上吸著母乳,一個趴在背上;雙手交叉在后背、佝樓著腰的老人,正微笑憐惜地注視著在母親襁褓中熟睡的重孫;背著書包,穿著棉袍,戴著帽子張開嘴唱歌的一群小學生。剛從地里歸來挎著一籃玉米、滿臉洋溢著豐收喜悅之情的老兩口……
在朱慧卿多年的泥塑經驗中,泥巴作為原料適合雕出黃土高原樸素原始的民俗人物。老人頭部和眼部的皺紋、胡須,小學生張開嘴唱歌時露出的舌頭,口角微揚、眼角下彎、滿臉微笑露出殘牙的老頭老太,泥塑人物或頜首,或低頭,或大笑,或沉默,一顰一笑,栩栩如生。
朱慧卿珍藏著一坨用白色塑料袋密封扎好的泥巴,這袋泥巴她已經保存了20多年。那是1990年,朱慧卿一家住在科學島,周邊是一個大水庫。有一次,湖水干涸,有人將湖底的泥巴翻到岸邊,朱慧卿路過時,被那些看上去質地很好的泥巴吸引住了,她用手捏捏泥巴,細膩柔軟,同普通泥巴不一樣,就用袋子裝了一塊回來,然后用塑料袋包裝好,珍藏了起來。
去年大掃除,朱慧卿在陽臺花架下發現了那袋風干的泥巴,打開一看,泥巴雖然已風干變硬,但依然保存完好,更讓她吃驚的是,那塊泥巴竟然沒有出現裂痕。朱慧卿憑經驗知道,這是一塊難得的泥塑材料。
朱慧卿將這塊泥巴放在水里,讓它飽吸了水分后軟化,一組精美的雕塑便從她的手里完成了。
友人慕名拜師
在工藝品的創作上,朱慧卿始終秉持認真、一絲不茍的態度。為了做出京劇《鎖麟囊》中的各色人物,她特地到安徽省京劇院請救,考察劇中人物的服飾特點,然后在自己的藝術品中還原出來,力求做到真實;為了做出寶物金甌永固的縮小版,她翻遍資料,最終用葫蘆仿制成功。朱慧卿計劃創作出148個臉譜,為了讓每個臉譜都不同,她總是將蛋殼、畫筆放在身邊,只要看到臉譜圖樣,就立刻畫出來。
朱慧卿的老伴李光茂也酷愛藝術,老兩口提倡環保,志同道合。退休后,他們共同創作,互相切磋,力求藝術品臻于完美。20多年來,朱慧卿夫婦創作了上千件藝術品,家中儼然成為一個手工藝術作品展覽館,前來參觀的親友絡繹不絕。
2008年元旦前,一位來自英國的國際友人由朋友陪伴著來到朱慧卿家,這位友人十分喜歡中國的手工藝品,一到朱家,英國朋友被琳瑯滿目又精致無比的藝術品驚呆了,對那些做工精巧、收藏價值頗高的藝術品贊不絕口,并提出想買幾件,朱慧卿表示不要錢,大大方方地送給了他。
想不到的是,一周后,那位英國友人帶著他的妻子、妹妹、弟媳來到朱慧卿家里,請求拜師學藝,朱慧卿爽快地答應了,在她耐心指導下,幾個英國弟子創作出了像模像樣的中國結、戲曲臉譜等工藝品。
朱慧卿對手工的熱愛,感染了許許多多老年朋友,很多朋友上門拜師學藝,朱慧卿來者不拒。中科院合肥分院、安徽大學、合肥市的三所老年大學聘請她為手工藝教師,朱慧卿的徒弟上至8旬老人,下至4歲孩童,可謂桃李滿合肥。
朱慧卿在工藝品方面的成就引起外界的注意,央視《夕陽紅》欄目曾播出她醉心于手工藝品創作的事跡,應出版社的邀請,朱慧卿還出了作品集。2016年,合肥市婦聯主辦低碳環保作品展,朱慧卿攜最新作品麥稈畫《清明上河圖》參展,這幅麥稈畫用了3個月時間完成,長1.2米,寬0.8米,作品一亮相,就成了注目的焦點。
因為夫妻恩愛,有著共同的愛好,朱慧卿的家庭還被評為合肥市最美家庭。如今,朱慧卿每周在小區老年大學教大家學手工,酷愛養花的老伴將自家的陽臺打造成“空中小花園”,一年四季郁郁蔥蔥、鮮花繁茂。閑暇的時候,老兩口聯手創作手工藝品,晚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兒。
(責編:辛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