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侶 趙婧一
[提要] 會計學科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應運而生,也隨著經濟的不斷進步而發展。會計學科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它所提供的財務信息能有效幫助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進而幫助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和利潤。本文從目前我國會計學術研究和會計學科設置角度出發,分析會計學科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積極有效的發展建議。重點介紹目前會計學術研究以及會計學科的設置,探討面臨發展瓶頸的會計學科如何找到新的發展道路。
關鍵詞:會計學科;會計學術研究;會計教育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11月14日
會計學科的出現主要是會計社會實踐活動帶來的客觀要求,會計學科最開始是由數學發展而來的,隨著經濟學的發展成長起來。我國的高校對于會計學科的認定更為系統和全面,會計學科在高校中至少有三個本科專業,包括會計學、財務管理和審計學,它們既屬于會計學科,也屬于工商管理專業。隨著會計學科的不斷發展,會計的學術研究以及會計教育也在發生著變化,會計學科的變化越活躍,越有利于會計學術研究,也給會計教育帶來更大的規模。
一、會計學科概述與發展現狀
(一)會計學科概述。會計學科是會計學經歷多次分化整合的結果,形成理論性的會計分類,包括會計學、財務會計學、成本會計學、管理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等多個學科。財務管理和審計專業可以說是從原來的會計專業衍生而來,獨立于新的專業進行發展壯大。財務管理專業從1998年進入教育部本科教學大綱目錄,審計專業從1998年進入試點專業,并于2012年正式進入目錄。會計學科的出現晚于會計活動,是會計這一社會實踐活動發展至一定階段的產物。會計學科的誕生,要具備一定的社會條件并以其著作的出版為標志。換言之,在研究對象方面會計問題已成為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在使用的概念和范疇方面,形成了專門反映會計本質和規律的會計概念、范疇及其體系。
(二)會計學科發展現狀。我國會計學科研究形成了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會計研究分為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兩類,基本上實證研究相當于會計學術研究,實證研究的經驗和實踐比較少。目前的會計實證研究是基于利用一些公開的文獻資料,參照一些英美的外文期刊,運用統計和計量經濟學的工具,通過相關分析或回歸分析來檢驗預先提出的假設,這些假設的理論基礎和演繹推理往往非常薄弱。規范研究偏重于實踐性,在會計目錄中被劃分成專業會計學科,對于理論的研究沒有像學術研究那么多,卻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無可否認進行一定程度嚴謹的實證研究,有利于會計學科的發展,但是盲目提倡會計實證研究是忽略規范研究也是不可取的。會計學科、會計學術研究以及會計教育的關系也成為影響會計發展的關鍵。會計學術研究和會計學科直接為會計教育服務,會計學術研究成果質量和會計學科設置是否合理,也將直接影響會計教育水平。由于會計教育師生是會計學術研究的主體,提高會計教育質量應成為會計學術研究的重要動力。
二、會計學科發展遇到的瓶頸
(一)會計學科沒有實現有效整合。會計學科的發展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20世紀50年代隨著商業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學科被劃分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類。之后經過多年的發展整合,出現一系列更為詳細的分支學科,比如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國際會計等等,但是這些分支學科卻沒有真正意義上成為主要會計學科,而是隸屬于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類。這就導致了會計學科沒有實現有效的整合,影響著會計學的理論基礎。財務會計偏重于美國的會計理論基礎,不采用我國傳統的理論框架,但它的概念模式也陷入了新的困惑中,一直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法。管理會計采用的理論基礎還是以往的理論模式,沒有創新的發展,概念模式也是一如既往。他們二者之間理論基礎和概念框架的不一致,嚴重影響著會計學科的發展。會計學術研究不符合自身學科的性質,與會計理論和會計實踐研究脫節,未能實現有效整合。
(二)會計學科設置層次不完善。我國對于會計學科設置的權利管理比較集中,只有國家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才有學科設置的權利,普通的高校沒有自行設置的權利。關于工商管理、財務管理以及審計的關系,高校有著不同于官方的學科設置觀點。會計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有著堅實的基礎,是一門基礎學科,其作用遠遠超出了工商管理的范疇。另外,只要存在信托責任關系及其相應的會計活動,就需要相應的審計活動作為擔保,因此審計學科存在的意義早已超出了財務管理的層面。這三個專業雖然有分離的必要性,但三者相互依存,聯系緊密。如果不以宏觀和綜合的方式進行觀察和管理,就容易人為地忽視三者的關系,難以實現三者的共同目標。在國家教育部門評估管理學科的過程中,針對會計學科的設置層次比較單一,導致教學過程中不能對會計細化教學,影響學生更好地學習會計學科。
(三)會計學科研究人才不足。面對會計學科研究的發展,急需更多的人才,只有擁有更多致力于發展會計學科的人才,才能實現我國會計學長足的發展。對于會計學科研究人才培養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需要我們各方給予更多的支持和關注。從高校培養、加強自主學習、通過培訓組織積極推廣對會計學科研究的學習,全面培養更多會計學科研究方面的人才,為會計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由于我國發展會計學科研究較晚,國內的會計學科研究人員實務能力有待于提高,只有人員擁有較高的研究能力,會計學科的研究才能發展迅速。會計學科研究人員對會計分支學科實證研究較少,僅僅學習一些理論知識,缺乏真操實練,也沒有前輩的經驗,作為一個研究的領域急需提高研究能力,從會計學科研究的工作中積攢經驗,交流感悟,為會計學科的未來發展尋求道路。
三、會計學科發展合理化建議
(一)進行會計學科的理論整合。伴隨會計學科發展進步,著力打造完善的會計理論整合更加有意義,使之更好地服務于會計教育的工作,為會計學科提供新的活力。會計學科的理論整合,可以有效實現會計研究成果信息同步一體化,便于會計理論與會計研究成果的完美銜接。會計學科關于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沒有實現有效的整合,影響著會計學的理論基礎。財務會計偏重于美國的會計理論基礎,但應該借鑒結合我國傳統的理論框架,建立完善的概念模式,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管理會計采用的理論基礎雖然是以往的理論模式,也要加入更多創新的發展,概念模式也要改變。他們二者之間理論基礎和概念框架要形成一致,才有利于會計學科的發展。將會計學科的理論整合,形成統一的標準也是現在眾多會計學科研究者的重點工作。endprint
(二)提升研究會計學科的人才素質。在會計學科中尚無大批從事研究的專業性人員,會計學科的研究一定要與會計學科發展現狀相符。會計學科研究發展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高質量的研究人才能夠保障研究的質量和水平。企業規模的擴展和數量的增多導致對更多會計專門人才的需求增加,刺激著會計專業教育的興起和發展,而會計專業教育的發展則成為促進會計學科發展與變革的重要催化劑。因為會計專業教育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建立一個有機的學科體系,專業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會計學科研究的方方面面,給會計學科注入新的活力。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很多會計學科研究人員沒有具備真正的科研能力,無法對會計學科的發展貢獻力量。要讓會計學科良好發展,必須培養更多的專業研究人才,促進會計學科發展的創新性。會計學科的研究人員作為會計發展的核心人物,必須富有出色的創造力,善于學習國外先進的研究理論與經驗,結合我國會計學科的發展現狀,提出適合我國會計學科發展的有效化建議。
(三)完善會計學科的研究模式。至今會計學科的發展都沒有達成會計行業的共識,有著不同的觀點,完整的理論與系統的方法也沒有形成。很多研究人員對會計學科發展的意識還不是非常強烈,研究理論的成熟將在很大意義上幫助會計學科轉型發展。會計的理論研究在我國發展并不發達,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完善和學習,利用自身的條件積極向國際領先的會計學科發展理論學習。充分認識會計科學是社會科學的基本課題,會計分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個分支,并衍生出財務管理、審計、法律會計等多個分支機構,應該重視會計學科的分支。基礎會計反映了對會計發展的長期支持,是最基本的理論結構,用來實現最基本的會計目標。基礎會計能夠形成基本的會計報表,幫助使用者更加直觀的利用會計信息處理問題。狹義的會計核算是基于會計信息系統的基本會計系統,可分為對外會計核算和內部會計核算兩個子系統。會計學科的研究模式不應該依靠以往的單一模式,而要結合國外先進的經驗,找到適合我國會計學科研究的多樣化模式。從會計學科分支出發,探索每個分支研究的模式,進而整合在一起,找到適合整體研究的模式,加強會計學科研究的管理。
四、小結
關于會計學科發展的研究本論文從會計學科的理論研究起步,循序漸進地討論會計學科與會計教育的關系以及會計學科發展的現狀及問題,只有不斷建立完善會計學科體系,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要求。會計學科的重要性是它所提供的財務信息能有效幫助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進而幫助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和利潤。研究會計學科的發展,能夠完善會計日常工作的理論指導,更好地服務會計信息使用者。
主要參考文獻:
[1]曹偉.會計學科的發展瓶頸和發展建議[J].財會月刊,2017.1.
[2]郭喜梅.企業推行管理會計的瓶頸與對策[J].河南科技,2011.3.
[3]袁衛.論會計學科的理論整合及會計學的邊界[J].當代財經,20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