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園
內容摘要:如何讓貧困地區經濟發展迎頭趕上,是目前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梳理證監會對貧困地區企業IPO綠色通道的過程,分析了IPO綠色通道對貧困地區實體企業、經濟發展及資本市場的影響。
關鍵詞:IPO 資本市場 貧困地區 影響
IPO綠色通道的提出
2015年3月16日,中國證監會在北京召開支持西藏資本市場發展座談會上指出,證監會將建立健全對口支持西藏資本市場發展的長效機制。2015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把扶持貧困地區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為落實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2016年9月,證監會公開發布了《中國證監會關于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要求支持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幫助貧困群眾穩定脫貧,證監會對貧困地區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新三板掛牌、發行債券、并購重組等開辟綠色通道。而在《意見》發布之前,證監會對于新疆、西藏企業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均給予優先審核的綠色通道政策。
《意見》提出,對注冊地和主要生產經營地均在貧困地區且開展生產經營滿三年、繳納所得稅滿三年的企業,或者注冊地在貧困地區、最近一年在貧困地區繳納所得稅不低于2000萬元且承諾上市后三年內不變更注冊地的企業,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
IPO綠色通道對貧困地區實體企業與經濟發展的影響
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存在以下現狀:第一,貧困人口較為集中,貧困程度嚴重。截至2014年,我國國家級貧困縣592個,大部分都分布在基礎設施落后、科教文衛落后、生態環境惡劣、生活條件差的中西部地區,這些地區往往存在扶貧難度大、成本高等特點。第二,貧困地區經濟嚴重滯后,當地居民增收困難。貧困地區產業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差,產品往往為原材料及粗加工,缺乏競爭力,且當地財政投入少、投資缺乏,自主發展能力嚴重不足,外來投資稀少。第三,科教文衛與基礎設施水平低,人員素質和思想觀念落后。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投入遠遠無法滿足當地民眾的生活需要,導致社會各項事業不能協調發展。思想觀念封閉、落后,導致人民知識技能、競爭和創新意識、法律意識等嚴重缺乏,從而形成了不良循環,無法把握政策、抓住市場機遇、提升自我競爭力。第四,生態環境脆弱,人與自然矛盾沖突。據中國扶貧檢測調查,中西部貧困地區存在環境污染、生態惡化、水土流失、自然災害頻發等問題,對當地居民健康、社會發展影響惡劣,一些資源優勢無法轉化成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而一些地區為了追求短期效應,過度開發和濫用資源,對環境造成了難以修復的破壞,也消耗了發展資源,給未來經濟發展造成惡劣后果,因此貧困地區經濟發展面臨巨大挑戰。
IPO綠色通道對于促進貧困地區企業及經濟發展具有以下作用:第一,加速貧困地區既有優質企業的融資進程,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貧困地區優質企業在申請IPO、新三板掛牌、發行債券時將大大節約時間成本,更快地對接資本市場,依靠資本力量帶來的資金、人才、知名度、品牌、授信等發展壯大自己,為該區域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也能直接帶動該區域勞動就業情況,提升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消費和生產水平,進一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第二,促進當地政府對區域內優質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對接外部資源。IPO扶貧政策下,貧困地區擁有優先于發達地區擁抱資本市場的機會,當地政府會積極為優質企業提供政策服務,積極對接外部資源,促進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提升整體實力,快速發展壯大。
第三,推動一級市場投資者積極發掘、培育貧困地區的優質企業和產業。一級市場投資退出渠道一般包括IPO、掛牌新三板融資、并購以及境外上市等。IPO帶給股權投資者的回報最大,最具吸引力,而我國上市公司發行制度為核準制,按照正常流程,一個企業從申報至審批,通常需要排隊等待至少2-3年,大大延遲了一級投資者的退出時間。而證監會《意見》公布后,西藏高爭民爆成為IPO扶貧新政第一股,從2015年12月21日申報IPO,到2016年10月21日拿到上市批文,只用了10個多月的時間。西藏易明醫藥僅用了9個月就拿到了發行批文,安徽集友新材僅6個月7天便拿到批文。
第四,促進實力強大的企業并購優質企業。IPO綠色通道所帶來的IPO退出渠道較以往更迅速,對于產業資本和實力強大的集團企業也具備相當大的吸引力。這些集團企業和產業資本收購該地區優質企業后,將會注入大量資金、優秀人才、導入相關資源等幫助其迅速發展壯大,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勞動就業。
第五,促進一些優質企業遷移至貧困地區,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經濟較發達地區的企業為縮短IPO排隊時間,可能將注冊地和主要生產經營地遷移至貧困地區,將帶動當地勞動就業,拉動消費和投資,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第六,資本涌入、優質企業的遷入,增加了財政收入。大量投資進入貧困地區,在幫助優質企業迅速壯大的同時也增加了財政收入,當地政府就有更多資金改善基礎設施、教育、經濟開發等,從而帶動就業和居民消費、吸引外部人才,形成良性循環,推動經濟發展。
綜上所述,IPO綠色通道扶貧政策將吸引人才、資本進入貧困地區,促進當地優質企業做強做大,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帶動當地就業、吸引人才返鄉和外部人才等,有助于協調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縮小貧富差距、城鄉差距等。
IPO綠色通道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一)IPO綠色通道將對殼資源產生重大打擊
貧困地區IPO綠色通道能免除排隊的優惠條件。只要在貧困地區繳稅一年達2000萬以上,可以直接上會審批,這是對殼資源的重大打擊。隨著借殼新規實施及IPO回歸常態化,殼資源泡沫正在消退,殼資源價值在下降,不再具備長期價值。殼資源重要價值之一是擬上市主體可通過殼資源繞開IPO排隊,而優質企業理論上可通過更改注冊地免排隊IPO。endprint
(二)IPO綠色通道不會影響上市公司質量
申請IPO時,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是從優化服務入手,標準不會降低。不排隊不等于降低門檻,雖然不排隊但必須符合相關條件:一是享受“綠色通道”的企業需滿足注冊地和主要生產經營地均在貧困地區,且開展生產經營滿三年,繳納所得稅滿三年;二是或者注冊地在貧困地區,最近一年在貧困地區繳納所得稅不低于2000萬元,且承諾上市后三年內不變更注冊地的企業。上市公司條件沒有變化,不會影響質量。
(三)IPO綠色通道不會引發大規模企業遷置潮
目前已經排隊較久的企業,無論是申報材料還是注冊地變更,遷址可能帶來經營風險和政策風險。遷移注冊地并繳稅2000萬至少需要一年時間,再報材料又需要半年左右,遷置的可能性很小,并不會輕易放棄原有申報進程。最近準備IPO的企業,或將有可能變更注冊地,但有條件限制,數量不會很多。證監會扶貧辦指出生產地與注冊地不可分離,上市公司必須在貧困縣注冊,而且同時還要求主要在貧困縣生產運營。貧困縣本地基本上沒有符合要求的企業,只能在外面引進,外面引進的企業得在貧困縣新設,獨立運行三年,三年以后政策有無變化?不確定性非常大。
(四)IPO綠色通道有利于資本市場的正常發展和IPO市場化
擬上市企業只需要遷移注冊地,并繳稅滿一年就可以享受綠色通道上市。這一程序較借殼并整體注入資產的方式成本更低,易于操作,更加簡便。在國務院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大背景下,證監會對貧困地區開通IPO綠色通道,將以前對中西部地區的扶助政策制度化,政策更加明確,讓更多貧困地區企業能夠躋身于資本市場,讓其能夠享受到資本盛宴,促進落后地區經濟發展,推動資本市場走上良性循環。IPO扶貧政策不排除有“曲線”為IPO提速的意圖,有利于資本市場的正常發展和IPO市場化。
(五)IPO綠色通道或造就不公平
目前滬深股市掛牌企業已超過3000家,但來自貧困地區的上市公司并不多,如西藏與青海分別只有11家、10家,而上海、浙江、廣東等經濟較發達的省市的上市企業數量多如牛毛,如廣東掛牌企業424家、浙江299家。即使在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已近萬家,據統計注冊地在貧困地區的新三板公司只有131家。
目前在證監會排隊待審的企業高達數百家。某些“等不起”或因市場發生變化的企業,最終或走借殼上市的捷徑,或因條件變得不符合而不得不終止IPO之旅。因此,一家企業從排隊到審批,時間成本巨大。證監會開放IPO綠色通道,貧困地區企業不用排隊可立即進入審核程序,對那些排隊多年的企業而言,無疑存在某些不公平之處。如果某些投機性企業上市成功三年后再改變注冊地,那么扶貧就成了其用來提前上市、提前掛牌的工具。此舉只能產生脈沖式扶貧效果,不能產生長久效應和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證監會.中國證監會關于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Z].2016-9-9
2.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M].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3.戴毅.淺析IPO綠色通道對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J].當代經濟,2017(7)
4.搜狐證券.證監會重磅扶貧 這些公司將享受“IPO綠色通道”[EB/OL].http://mt.sohu.com/20160912/n468212460.shtm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