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學生就業能力仍然不盡人意,他們對于就業理念、就業適應性和抗挫折能力十分欠缺,為此,對他們進行就業培養已成為當今中職院校急需研究的一個課題,筆者從加強就業理念、崗位適應性、抗挫折能力三個方面闡述了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相應對策,以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關鍵詞:教師素質;課程改革;實踐教學;就業指導
對于中職信息專業的學生而言,在培養其就業能力方面,可以從專業能力與通用能力兩方面著手。其專業能力是指信息應用能力;通用能力則是指雖然沒有與信息語言應用直接聯系,但是從事任何職業都需要的能力,是跨職業的,可通用可遷移的其它能力。但是,目前我們的中職信息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培養出來的有些學生很難適應就業發展的需求。作為一名合格的中職信息教師,想要培養出具備就業能力的學生,就應當分析教學現狀,并從教學實際出發,采取有效手段,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學以致用,增強其就業能力。經過對目前中職信息專業學生就業能力不足現象的研究,現提出相應對策如下:
一、有針對性的進行中職信息課程改革
信息專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合理的課程設置,目前國內大部分中職院校的信息專業課程普遍是先開設基礎信息課,然后在高年級增加專業信息課,這樣的課程設置缺少就業指導性,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作為“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信息課程設置應當滿足市場需求的多樣性和實用性,應采取“必修與選修結合,課內與課外結合”,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信息能力培養目標。在做到有教無類的同時,充分體現因材施教的特點。
針對學生興趣愛好的不同,市場實際需要的不同,中職院校應首先樹立中職信息專業學生的教學培養目標,如:培養從事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目標等。在課程設置過程中,應兼顧學生的整體知識和能力構成,建立起以商務理論、應用實踐、信息技能課程學習為核心,以職業素質為核心的全面素質教育培養的實踐課程體系。具體課程模塊應包括由人文素質模塊課程、基礎能力模塊課程、職業核心能力模塊課程、職業擴展能力模塊課程以及綜合實訓課程構成的科學而完整的課程體系,并力求使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學時之間形成合理的百分比,即實踐課占總學時的50%以上。
二、教學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實踐教學
通常來說,實踐教學體系由校內培訓和校外實習構成:
1、校內培訓主要包括常規教學培訓、技能培訓、綜合培訓等。
近年來中職院校紛紛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中職信息教學應和其他專業教學一樣,從教學課時中分配出一部分實踐的時間,把課堂教學和就業所需的實踐教學結合起來。這樣不但可以有效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增強真實性,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信息的積極性,強化其在就業時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崗位工作能力。
中職信息教師可以模擬實際工作環節或環境,通過常用一系列課程內容,做到教、學、做相結合,讓學生在近似真實的工作環境里提高其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綜合專業能力,促進學生信息實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綜合業務技能和信息綜合技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從而提高中職信息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實現中職信息教學人才培養目標。
2、校外實習可定期安排大學生在就業培訓基地,最好是在實際工作單位中進行實習。
豐富的社會實踐是畢業生提升自身就業能力和盡快適應社會的有效途徑,如果中職信息專業學生可以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體驗和實踐職業信息.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以用代練”和“以用代學”,切實提高其語言應用能力。同時,通過校外實習,可以使學生了解當今社會的企業文化和運作模式,熟悉活動流程,增強學生對崗位的感性認識。學生在校期間的社會閱歷往往能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當其走向社會就業時可以縮短其適應周期,盡快的融入到工作氛圍當中,并充分發揮其自身的聰明才智。首先,這類實習活動,可以使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增強自身的溝通能力,協作能力以及適應能力;其次,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可以接觸不同的人群,遭遇各類突發事件,便于其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為以后的順利就業打下基礎。
在實習過程中,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和方法。例如:在集中參觀就業基地之前,可由中職信息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向學生提出參觀的目的和任務,讓學生帶著目的和任務參觀,從而有針對性的將實際工作中常用的應用信息進行總結。當然,無論是校內培訓還是校外實習,教師都應當充分發揮指導管理作用,實時監督學生實習過程,及時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學習效果。
三、有針對性的開展就業指導
中職院校要充分掌握當前社會對信息專業學生就業能力的要求,認真分析當前學生在就業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然后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活動。在就業指導過程中,首先要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要教會學生理性的去看待當今社會,清晰認識自己,樹立合理的就業目標和多次就業、逐步到位的職業發展意識;其次,要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掌握更多的職業技能,擴充自身知識結構,增強就業競爭力;另外,還要引導學生保持積極健康的就業心態,正確對待挫折與失敗。就業指導應該從學生走進校門開始,一直貫穿到學生畢業的整個學習過程中。
1、初入校園階段。此時的學生還處于高考結束后的放松期,這個時期中職院校應為學生詳細介紹本專業的特點、培養目標和就業情況,使學生認清未來就業的趨勢,明確其未來成功就業需具備的能力,使學生能夠盡早的制定自身的學習目標,樹立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合理安排學習娛樂時間。
2、學習深造階段。中職院校應當側重其專業能力的培訓,包括專業信息考試的通過,讓學生盡早為成功就業創造基本條件,同時增強實踐學習,拓寬中職信息專業學生的知識深度及廣度,掌握或了解自己愛好的行業專業知識,開始有選擇的根據個人興趣與能力充實自己,并需提醒學生在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的過程中,著手考慮未來選擇就業還是繼續深造。
3、就業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職院校要指導學生加強自身綜合素質,培養職業目標所需要的各種能力,提高求職技能。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習、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需求,并進行專項實踐訓練。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就業指導,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中職院校可以采用舉辦講座、組織模擬招聘會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自我感受和感悟能力;可以采用集中指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式,集中指導學生了解當前國家有關就業的方針政策、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情況、擇業程序及注意事項等,根據學生個體實際情況不同,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學生詳細分析個人的愛好、性格及特點,幫助其建立切合實際的職業生涯觀念和職業生涯規劃。
在目前國內社會總就業形勢緊張之際,信息專業學生畢業出國又面臨著無專業特長的問題,就業難成為了中職信息專業學生的一個普遍問題,中職院校應當在信息教學的同時,化解客觀矛盾的制約,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職業傾向等,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錦.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信息專業職業能力培養模式探討[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1)21-22.
[2]潘文霞.中職商務信息專業人才就業能力培養[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5)89-91.
作者簡介:欒峰,男,哈爾濱技師學院(哈爾濱勞動技師學院)信息系教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