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霞
摘要:為了實現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我國在2014年期間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口號,希望在這發展口號引導下,能夠更好促進人們進行創新創業。大學生作為創新創業重要組成部分,其創業能力情況也將直接決定著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進程。因此,加強大學生創業能力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將結合當下大學生創業能力現狀,對現在大學生創業能力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根據這這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雙創;大學生;創業能力
近年來,隨著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多,大學生在就業問題方面越來越嚴峻,存在著激烈的競爭。為了緩解這種情況,很多高校都對學生進行了創業能力培養,希望通過有效的教育來提高學生創業能力,實現學生良好創業。但是在實際中,由于一些外在因素存在,現在大學生在實際的創業能力方面還是遇到了許多問題,無法很好進行創業活動開展。因此,加強大學生創業能力探究是非常必要的,相關部門通過這方面分析,可以了解當下大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從而找到有效的解決措施,促進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
一、“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業能力現狀分析
在“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業能力受到了人們廣泛關注,為了實現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高校等社會部門都在這方面采取了相應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在國家為了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頒布了很多優惠政策,對大學生創業采取相應減少稅收措施,給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創業環境。同時高校也加強了與社會企業等部門聯系,積極籌建了大學生創業基地,為大學生提供創業實踐平臺,而且在教學課程設置方面也進行了相應調整,增加了相應的專業實踐課程。通過這些措施實行,很好促進了學生創業能力提升。但是在實際中,由于大學生與社會聯系不夠緊密,導致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還是遇到了許多困難,其中具體問題可以從以下部分體現出來。
二、“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業能力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缺乏創業實踐經驗
在實際創業過程中,大學生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自身創業實踐經驗問題。由于與社會聯系不緊密原因,現在大學生都存在著創業實踐不足問題,其中具體的表現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體現出來。首先,現在大學生缺乏市場經驗,對于當下行業領域市場需求信息不能夠充分把握。這樣就使得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容易出現誤判情況,從而影響實際創業活動開展。而且在眾多信息繁雜的社會中,大學生缺乏理性的意識,容易出現盲從情況。其次,現在大學生創業方式都比較單一。在實際中,大學生由于經驗不足,經常會采用合伙人方式來進行創業,而對于其他創業方式卻并不太關注。
2.高校創業教育質量不高
除了大學生自身創業實踐不足問題外,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時,還出現了教育環節薄弱情況。現在雖然許多高校都開設了相應的創新創業課程,可以統一的對學生進行創業基礎知識教育,但是在個性化教學方面卻沒有進行相應建設。很多學校沒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相應教育,這就導致了學生無法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創業活動。因為在創業活動過程中,沒有創業情況是一樣的,而學校更多都是進行統一的教學,所以會導致教學與實際不符情況發生。另一方面,學校在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力量也較薄弱。由于教師本身就是一個脫產教學職業,缺乏相應實際創業實踐經驗,從而導致教師無法給予學生正確的創新創業指導。
3.大學生創新創業資金不足
創業資金作為創業活動開展的保障,是決定創業活動能否正常進行的關鍵因素,因此保證充足的創業資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實際中,現在學生在進行創業時,其資金基本上都是來源于家庭,學校或者其他部門沒有進行相應的資金扶持,從而導致大學生創業活動無法正常的開展。在平時創業活動中,經常會出現學生擁有良好的創業項目,但是由于沒有相應資金啟動而不得不更換創業項目情況,同時也存在著創業項目已經啟動,但是在后期資金無法供應而不得不終止現象。所以,創業資金問題也是限制學生創業活動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相關部門應該對這方面加以重視。
三、“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對策
1.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在實際中,要想實現良好的創業,大學生自身也應該努力提升自身在這方面能力。在平時學習中,學生應該加強自身與社會聯系程度,通過互聯網等現代媒體渠道,了解當下社會市場信息,以及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同時根據這些最新市場信息進行合理的創業選擇和判斷,提升自身在創業項目分析、判斷能力。另一方面,學生自身還要多注意自身素質培養。在平時學習中,樹立積極樂觀精神,正確看待創業過程中的困難。這樣通過良好素質培養,也能夠提高自身在創新創業活動中受挫能力,從而實現自身良好創業。
2.完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
高校創業教育作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可以快速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因此提高高校創新創業教學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中,高校應該對自身的教育課程體系進行建設,使其更具有系統性。高校應該對大學生的每個階段進行相應的規劃,如對于大學早期階段,應該聘請專業教師來為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明確學生的創業目標,然后在大二、大三這一階段進行創業知識能力培養,最后根據行業信息對學生進行相應創業和就業指導。通過這種階梯式能力培養方式,可以更好實現學生創業能力培養。另一方面,高校應該建立學校教師兼職制度,聘請外界成功企業家和創業人士來擔任學校的客座教師,這樣就能夠很好提升高校在創新創業方面師資力量。
3.提供充足的創新創業資金
為了保證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能夠良好開展,高校等相關部門應該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創業資金。在實際中,國家應該提高這方面認識,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對學生進行資金扶持,保證學生創業項目良好啟動。同時銀行可以對大學生開放低利率的資金貸款,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證大學生創業資金充足性,實現大學生良好的創業。另一方面,在初期創業資金足夠的情況下,學生還可以通過社會募集方式來保證后期創業活動所需的資金,避免出現后期資金不足而創業活動終止情況發生。此外,學校也可以幫助學生聯系社會企業,進行相應資金籌集,保障大學生創業資金的充足。
總結
綜上所述,由于外在因素影響,現在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出現了創業實踐經驗不足、創業資金不足情況。為了實現學生創業能力良好進行,學生自身應該加強與社會聯系,多關注社會市場最新信息,實現自身創業項目正確選擇。同時高校也應該提升自身創業教學質量,對學校專業課程設置比例進行調整,適當增加專業實踐課程比例。這樣才能夠更好幫助學生進行創業實踐經驗積累,促進大學生進行良好創業。最后,社會各界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資金扶持,幫助學生解決創業資金不足情況,實現學生良好創業。
參考文獻:
[1]劉坤.“雙創”背景下大學生互聯網創業的困境和路徑研究[J]. 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6,(12):4-6.
[2]孫保營.“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困局及破解[J]. 創新與創業教育,2017,8(01):24-30.
[3]陶鈞.雙創背景下地方院校大學生創業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智庫時代,2017,(08):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