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設工程造價涉及多個環節,在跟蹤審計期間,要滲透到建設工程造價的全過程中,依據建設工程的特點及工程造價有關管理內容,對工程予以全面的分析,明確跟蹤審計查證的主要控制點,從而達到對建設工程造價成本進行跟蹤審計控制的目的。
關鍵詞:審計;工程造價;成本控制
1.在工程造價成本控制中運用跟蹤審計的作用
建設項目的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具有一定的專業性、知識性和技術性,與國家的相關制度和法規息息相關,對于跟蹤審計工作的重要,既能實現成本的降低,還能夠有效避免腐敗和犯罪行為的發生。為此,要高度重視對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工作,加大運行力度,通過有效的應用,提升跟蹤審計的水平,達到對工程造價的合理控制,促進工程建設發展的長遠性。并且在根源上遏制工程建設領域中出現的貪污情況,對于廉政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建設項目招投標階段的審計內容
2.1審核招投標文件
審計人員首先應對項目的招標文件進行全名審查。審查的內容主要包括:程序的合法性、范圍的完整性、文字表達準確度、評標辦法科學的性、材料設備的規格和型號、材料的質量等級是否符合施工的需求等。
2.2審查工程量清單
審計人員應對工程量清單進行重點審查,審查的內容包括工程量清單是否完整、準確,有無多算、少算、漏算,項目特征及工作內容是否表述清晰。當前市場普遍實行工程量清單招投標模式,工程量清單招標的時候進行工程造價“量”與“價“分離,量的風險由甲方承擔,所以說提交給乙方的工程量清單應盡可能精準。由此可見,實行量價分離可避免結算中因工程量的不穩定性影響到工程造價的大幅度波動。
2.3參與招標過程
審計人員應參與工程招標過程,對商務標出現的“超常價”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原因,可對項目評標過程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在評標過程中,審計人員應以書面形式記錄施工單位的現場答疑及承諾,一旦其中標,將答疑和承諾內容寫進合同條款。
2.4審查施工合同
施工合同是審計人員開展工作的重要依據之一,因此必須對其進行相關內容進行仔細審查。審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合同文件、招標文件、投標文件為同一工程范圍;甲方直接分包的項目,審核分包合同價格的合理性;檢查項目的概算執行狀況、檢查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狀況;尤其是當涉及到合同價款的內容時,要審查計算依照和相關約定所要承擔風險的范圍、費用幅度等;審計在合同期內的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變化或簽證時所制定工程價款的調整方法及相關的支付方式;審查工期提前獎金或延后扣費及相關的標準;最后是核對工程保證和保修金的數額或比例,核實違約責任及索賠費用等。
3.建設項目施工階段的審計內容
3.1搜集和工程造價相關的隱蔽工程驗收資料
在開展審計工作時,隱蔽工程易出現爭論和異議,不容易受到監督。為順利開展隱蔽工程的審計工作,相關的跟蹤審計人員要親自到施工一線,熟悉隱蔽工程的施工方法,做好取證記錄,對關鍵部分還應采取拍照取證。審計人員對隱蔽施工情況進行記錄并整理,經由業主、監理、施工和審計四方會簽字確認后才能隱蔽該部分工程。
3.2現場簽證和工程變更審查
對變更和簽證的審計是跟蹤審計工作的關鍵之處。審計人員應現場核實變更工程量,在隱蔽工程覆蓋前進行現場核實,收集每個施工期的市場信息價格,并作充分的市場調查,對于特殊材料或審計員認為有必要的材料進行現場留樣,以便結算時進行核對。工程成本的不穩定性造成的關鍵因素是現場簽證和工程變更。對此需要注重的是:主要審查理由充分與否、情況屬實與否、計量準確與否、手續齊全與否、資料完整與否、與合同沖突與否等。審計人員必須遵守審計原則,實事求是的辦事,遏止高估冒算的行為。
3.3檢查概算的執行狀況
因概算是成本控制的主要指標之一,若施工方購置的資產超出概算購置資產,甚至是虛列成本,都屬于違法行為,需要對其進行跟蹤審計。
3.4工程結算審計階段
竣工決算審計是工程竣工后進行的審計,這是確定基建項目全部費用的關鍵環節,審計人員如介入施工前和施工中的審計,就可結合上述兩個環節,根據掌握的工程建設中的第一手資料來確定審計重點,認真核查工程量,審查定額的套用,材料價差及有關費用的計取,應避免施工單位在不同的結算書中重復計列費用。在審計查工程取費標準比例過程中,重點審核結算中各項費用的計取比例、計算基礎,其必須要符合相關規定要求和合同約定等。對工程造價的每一環節、每一層次、每一數據都要嚴格審計,剔除造價中不合理的因素。工程結算是工程投資的匯總,也是單位工程造價的最終確定。確保審查工程量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嚴格把關工程量的計算和審核,因工程量的編制結算計算工作量大,易出現差錯,要確保工程量的準確性,必須根據竣工圖紙及其他相關資料及現場情況,對其進行嚴格審查和核實。
3.5審查隱蔽工程記錄及變更簽證單
工程結算過程中,通常在隱蔽工程的簽證的環節出現爭議,工程結算審計人員應與現場跟蹤審計人員及業主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全面了解和把握施工現場情況,對隱蔽工程記錄資料、設計變更內容及會議紀要和補充協議等內容的真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進行全面審查。竣工結算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要與業主、施工方、監理進行多邊的溝通,以事實為依據,按照法律的相關規定,既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又要注意工作方法,最大限度的使工程造價得到正確反饋。審計結果在得到甲乙雙方共同確認后,審計單位出具審計報告,審計報告中除寫明審計結果、核減(增)額,并寫明甩項工程處理方法和甲供等特殊事項等。
4運用跟蹤審計對工程造價成本進行控制
4.1在跟蹤審計模式運行中要嚴格遵守國家的相關規定
在具體的跟蹤審計中,要依據項目實際進行推進,遵守圖紙的國家的制和管理手段,國家針對審計工作,制定了明確的法律條文,對相關的工作人員也提出了相關的規定。對工程造價的跟蹤審計工作而言,在以工程實際為前提的基礎上,要保證全部模式都在國家的相關規定范圍之內,維護更加公正、全面的原則,避免徇私舞弊現象的發生。
4.2選擇合理的審計手段
工程造價審計涉及工程、技術、經濟、法律等諸多行業的專業知識,關系到諸多方法,需要進行統一使用,結合國內諸多建設工程和審計專家,結合諸多審計實踐和研究,對相應的方法、理論進行創新和使用,形成更加科學的方法系統。在跟蹤審計模式的實際運行中,實現對審計手段和方式的合理應用,實現對工程造價的全面、有效、合理的控制。其中,在業內比較常用的審計方式為全面、重點、分組、對比審核方法,要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進行合理的方式的選擇。
4.3培養高素質的造價審計人員
對于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時,需配置較高素質和能力的人員,要具備能夠運作項目工程造價的技能和知識。跟蹤審計人員要深入施工現場,對施工以及工程造價控制的環節有所認知,從而滿足跟蹤審計工作的基本需求,還要具有解決和處理各方關系的能力,對工程的相關制度和規范較為熟悉,市場意識較強,在根本上保證造價的全面性、公正性和準確性。要選擇具有高素養的造價審計人員,保證審計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5.總結
規范管理是全過程跟蹤審計要達到的最終目的,采取合理高效的措施控制工程的成本,促進投資效益的不斷提高。對于跟蹤造價審計模式的運用,實現了對傳統事后審計方式的替代,有助于提升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支出,發揚公正和廉政的傳統。
參考文獻:
[1]徐慧光.對建筑工程造價審計若干問題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 ,2010(06):176.
作者簡介:
羅付文(1986年3月)男,漢族,大學本科,工程師,從事工程造價咨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