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雅拉其其格,張九春
(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內蒙古 錫林浩特 026000)
藥物化學是研究藥物化學結構、理化性質、制備方法、構效關系、體內代謝等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是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專業課程。本課程在使學生掌握常用藥物化學結構、理化性質的基礎上,學會分析藥物化學穩定性及作用特點之間關系,應用藥物理化性質解決藥物調劑、貯存保管及臨床使用等方面的問題,為其將來從事藥品營銷、管理工作奠定基礎。現結合我院實際,探究對分課堂教學[1]與項目式教學相結合,建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導學作用,提高教學有效性。
我院藥物化學課程從2011年開始采用項目式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項目為載體完成任務,有效提高了學生操作能力。項目式教學過程:布置項目任務→課下預習、自主學習→課上完成項目任務→教師講解、指導,要求學生預習未講解內容以完成任務。由于藥物化學理論內容枯燥,且學生多為文科生,化學基礎差,因此預習效果往往不理想,找不到重點,致使理論解析、拓展不到位,影響后續內容的學習。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創新能力,成為深化藥物化學教學改革的關鍵。
我們嘗試將對分課堂[2]運用于藥物化學課堂教學,與項目式教學相結合,取長補短,在突出重難點、精講的基礎上,通過課下預習、完成任務、完成作業來促進學生內化吸收專業知識,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有效性,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采用對分課堂+項目式教學法,在第一次課上精講各知識點,介紹重點,下發任務書,學生利用課下時間以小組為單位自學,完成任務,節省課堂講授時間。
第二次課上,各組結合任務書進行實踐操作,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對學生學習、操作情況進行檢查和評估,針對共性問題進行講解,學生對本節課任務完成情況總結反思。這樣避免了藥物化學討論時間不足的問題,同時也迫使學生課下主動學習,以應對課上小組討論及教師提問。
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根據醫藥企業的工作任務進行項目訓練。將企業工作任務設計為實踐訓練項目,使學生掌握這些技能。同時以完整的工作過程來組織教學,包括任務目標的確立、相關知識的學習、實訓流程的制訂、實訓操作、實訓結果檢查、評價反饋。
與獨立工作能力一樣,團隊協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職業能力。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5~10人組成一個小組,選出組長,利用對分課堂進行課下自主學習,制訂團隊計劃,在組長帶領下,做好預習,發揮各自特長,協作完成任務。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溝通交流和團隊合作能力。
對分課堂+項目式教學時,除任務書外作業也是關鍵,能在體現知識點的同時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可在線布置、完成、檢查作業,減輕學生、教師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高職藥物化學采取對分課堂+項目式教學法,分兩次課講授知識點,課下增加自學環節,使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學習能力對知識點進行消化,實現學與教、學與做有機結合,切實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