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鳳
(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江蘇 南京 211800)
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迅速,為更多學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也為社會培養了更多實用型、應用型高級人才。總體而言,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質量不高,工資待遇較低,很多學生職業定位不明確,易出現心理波動,及早發現并予以干預,不僅能提高學生就業率,還能緩解因未能及時就業而產生的心理焦慮。
高職畢業生就業現狀不容樂觀。畢業生越來越多,而就業崗位有限,導致畢業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大部分學生能理性看待就業問題,明白就業現狀不理想,知道如果不太挑剔并通過努力還是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但仍有一部分高職畢業生就業困難,對就業前景不能正確判斷和預測,缺乏信心,不能提早進行準備。一些高職畢業生過分擔心將來的工作崗位是否專業對口、技能是否得以發揮、個人的福利待遇狀況、進入崗位后自己的人脈關系、工作單位發展前景和工作條件等[1]。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學歷普遍較低,因而一些學生還擔心用人單位對聘用人員的硬件要求等。基于上述原因,有些學生在入學時便產生就業焦慮等情緒,且逐年加重,特別是在臨近畢業時尤其明顯。
衛生類高職院校課程設置多,學生在校時間短、課業負擔重。如我校三年制護理專業學生第二學年的4月份必須到醫院實習,第三學年的5月份要回校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考試結束后便畢業離校,在校時間不足兩年;其他專業一般也在第二學年的6月份開始實習,在校時間也僅兩年。學生為了能順利通過考試按時畢業,普遍根據考試大綱進圖書館借閱,死記硬背、機械記憶是常態,特別是高年級醫學生更是忙于應付各種考試,一切以就業為導向,易出現心理問題。
高職院校主要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符合職業要求、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衛生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大多到農村、城鄉社區、各類中小企業從事護理、康復等工作,就業率雖然比較高,但工作環境、工資待遇等現實狀況與理想存在差距。據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調查,全國有73.33%的醫院出現過病人及其家屬暴力毆打、威脅、辱罵醫務人員的現象。基于以上因素,很多學生易產生焦慮、緊張、迷茫、沮喪、失落等不良情緒和心理問題。特別是臨近畢業時,就業競爭激烈,畢業生多,崗位少,學生就業越來越難[2],部分學生患得患失、寢食難安,個別學生甚至采取逃避的態度拒絕就業。
一項針對我院部分在校生的就業意向調查發現,在面臨就業時,不少學生局限于自己的專業,很少做出跨專業的選擇;還有不少學生對工作地點、個人待遇及工作條件等的期望值較高;某些來自邊遠地區的學生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鄉,不愿意選擇農村鄉鎮衛生院或城市社區服務中心等基層單位就業。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就業定位不明確,總想去規模大、效益好的醫院,殊不知這樣的單位競爭激烈,必須通過省統考、市統考的層層選拔,困難程度可想而知;有的雖然愿意去社區、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等基層就業,但自信心不足,擔心自己的技能達不到崗位要求,不能適應將來的工作崗位,無法迎接挑戰。
新生入學后面臨求學、求職、求偶三大人生課題,在自我認同、學業成績、職業生涯規劃、社會交往等方面易遇到煩惱與困擾。很多學生不善于表達,缺乏交流技巧,遇到問題時不能及時求助,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易悲觀、失望、激動、易怒、抑郁、困惑,對身心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帶著這些負面情緒走出校園,又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便會成為社會的負擔。
圖書館是學校的信息中心,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推進者,是學生汲取知識、培養品格、陶冶情操及樹立正確人生觀的重要場所。圖書館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推動學生就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職業理想是在人生觀指導下對未來從事職業的追求和向往。社會迅速發展給大學生就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可加強職業理想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就業觀,使其將來順利融入社會,在實踐中實現自我價值。
利用新生入學教育,激發新生使用圖書館的興趣并給予正確的閱讀指導,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價值導向作用[3]。利用新生專欄、新生入館手冊、網站、微信等全方位地介紹圖書館。由于新生剛入學,大學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世界,短期內需要接收的信息量大。通過對往年新生入學教育的后續效果進行調查發現,部分學生依然不了解圖書館,更談不上使用圖書館的資源。為了擴大受益面,我院圖書館每年都對圖書館開展的新生入學教育進行效果評價,并及時改進工作思路和方法。今年我院圖書館還走進班級與學生面對面交談,了解學生的需求、困惑,引導學生盡快走進圖書館、使用圖書館,激發閱讀興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來,我院圖書館一直很重視閱讀推廣活動,在推廣模式方面,更是集思廣益、推陳出新,經常根據活動目的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我院圖書館制作的圖書館手冊簡潔明了、實用美觀,一冊在手,學生能很方便地全方位地了解圖書館。手冊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關于就業方面的,學生可以隨時根據圖書館手冊提供的網站鏈接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最新動向及就業信息。在新的自媒體及微媒體時代,我院圖書館更是與時俱進,先后推出了微博、微信公眾號,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快速接收信息,另外還針對固定受眾群,不斷推送一些更具針對性、個體化的服務[4]。
在好書推薦環節,注重經典作品的推廣。經典是經過時間的磨煉,是打敗了時間的文字,是適合不同時代、不同人群從不同角度去閱讀的精品。經典對人類的影響很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在經典作品推廣中,有意識地推薦紅色經典書目,宣傳紅色文化和紅色經典文獻,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更好地弘揚紅色精神,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促進作用[5]。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閱讀經典時在文本閱讀和精神領會方面難免存在一些困難,需要及時給予其指導。可定期邀請院外專家、學者以及本學院相關教師舉辦經典導讀專題講座,幫助學生理解作品,提升閱讀水平,感受經典的魅力;也可制作圖書館介紹與新生特別書目推薦的PPT,走進班級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給學生答疑解惑。大學教育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起著重要作用,經典閱讀既能讓讀者從書中汲取知識,又可以讓讀者與作品產生共鳴,還能陶冶情操、凈化靈魂、完善自我,為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打下基礎。
隨著數字閱讀的興起,大學生使用圖書館的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使用數字閱讀網站和移動閱讀終端來瀏覽資訊、學習和分享交流。圖書館應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建立合理的數字資源配置體系,保證數字資源館藏能夠充分滿足讀者閱讀需求。通過開設選修課、舉辦講座等方式介紹學院的數字資源,指導學生合理使用這些數據庫查資料、寫論文、復習測試、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重難點及專業最新動態等。同時,在每年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后,對推廣效果進行評價,針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學生不滿意的地方,不斷進行調整,以提高實際效能。
圖書館應緊密結合當前就業形勢,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以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為目標,多方面加強對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指導。如舉辦專題講座,介紹各種求職渠道、簡歷投遞方法,講解求職環節中與面試人員的溝通及談判技巧等。另外,還可以與系部合作開展求職禮儀培訓,以提升畢業生職業形象,從而提高求職成功率,引導畢業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圖書館應充分運用自身資源優勢給學生提供就業服務,如提供最新的單位招聘信息、在圖書館網站和微信上開設就業專欄、推薦能幫助學生就業的相關書籍、邀請專家來校舉辦專題講座等[6]。這些活動與新生入學教育、讀書節活動一起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緩解學生就業焦慮。
高職院校旨在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學生在校時間短,課業負擔重,如衛生類高職院校學生要修19門專業課(普通專科設置的專業課只有8~10門),此外,還要學習公共課、實訓課等知識。我院圖書館大約70%的藏書是關于自然科學和專業的,其他的為人文社科類館藏。對我院學生近幾年圖書借閱情況進行統計,發現學生到館借閱率很低,而且所借圖書以文學類為主,文學類中又以娛樂、武打、言情等消遣類讀物為主,過多地閱讀這類圖書勢必會影響學生正常的專業學習及對其他類圖書的閱讀,這說明部分學生的閱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可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進行專業閱讀推廣,提高學生專業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我院圖書館為了更好地開展閱讀推廣服務,根據學生培養目標、課程設置,與各教研室、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合作,共同商討有助于提高學生學業成績、促進心智發展、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專業技能的書目,每學期每專業推薦50本,在校兩年4個學期每專業大約推薦200本。這種與課程相結合的專業閱讀解決了學生讀什么、如何讀的問題,激發了學生閱讀興趣,培養了閱讀習慣,開闊了視野,提高了閱讀能力、閱讀品味和專業技能。
以書籍為媒介,將閱讀作為保健、養生以及輔助治療疾病手段,使讀者本人或導讀者通過對書籍內容的針對性接受、理解和領悟,調整精神狀態、恢復身心健康的方法,稱為圖書療法或書目療法等[7]。圖書療法以費用低、副作用少、療效顯著等優點,成為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首選。可利用圖書館豐富的文獻資源,針對大學生心理狀況,以圖書療法來幫助大學生解除心理困惑,預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質,塑造健全人格。在圖書館大廳或較顯眼的場所開辟主題閱覽活動區,在圖書館網站開設“心靈氧吧”“放飛心情”等專欄,精心挑選書籍并定期推送。對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學生,有意識地推薦一些有助于緩解就業壓力、增強信心的書籍,如《心理學與生活》《誰動了我的奶酪》《做最好的自己》《大學生職業心理輔導》等。通過閱讀這些書籍,使學生在面對挫折時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從而緩解心理焦慮與壓力。
總體而言,目前衛生類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形勢仍然較為嚴峻,面臨就業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如不能及時疏導,不僅不利于就業,還會對其職業生涯產生較大的影響。圖書館作為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在推動學生就業方面充分發揮其社會職能,了解學生就業現狀,及時收集就業信息,了解學生擇業需求,分析學生就業心理,從而有針對性地提供閱讀推廣服務,緩解學生就業焦慮,為創造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1]朱冬紅.衛生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現狀調查與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0):121-123.
[2]孫淑華.大學生就業焦慮與閱讀療法[J].圖書館,2010(3):116-117.
[3]戴玉鳳,賴李江.衛生類高職院學生的閱讀傾向分析及導讀服務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4):114-115.
[4]羅琳.微傳播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新模式構建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7,37(1):10-12.
[5]周婷.高校圖書館科普經典閱讀推廣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5,37(11):71-75.
[6]戴玉鳳.高校圖書館的讀書節活動與閱讀推廣工作[J].圖書館雜志,2015,34(10):40-43.
[7]彭拴蓮,曲佳.運用心理疏導消除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J].北京教育,2009(1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