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承武(懷化市郡永實驗學校 湖南 懷化 418000)
近年來,由于我國對體育教育標準的改革,中小學逐漸對開展體育活動引起重視。教體結合作為中小學開展體育活動的一項重要策略,學校會利用“教體結合”的方式來培養體育人才。但是,“教體結合”在中小學體育教育的實施中并不理想,只在經濟狀況較好的地區才得以發展。因此,中小學要充分了解“教體結合”的含義,認識到體育活動實施時 “教體結合”的重要性,發現“教體結合”這一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出相應的具體策略,教育部門與體育部門共同配合大力推進“教體結合”的發展,才能打破應試教育的傳統,培養出一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競技體育后備人才,使體育教育事業向上發展。
近年來,我國不僅加大了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的力度,而且越來越重視體育人才的文化教育。教體結合就是要將文化教育和體育教育有機結合,在發展智力的同時保證體力的提高。中小學在開展體育活動時,要認識到實施“教體結合”方針的重要性,并積極采用教育和體育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現如今,我國對體育教育標準的改革力度逐漸加大,中小學也多方面開展體育活動。由于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家長和學生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體育教育不重要的想法,尤其在中小學文化課任務重的這一階段,更是忽視體育教育。這就使現在的學生體質下降,出現持續發胖的現象。然而,中小學開展體育活動就是實施“教體結合”,讓學生不只死板的學習,可以走向操場,在課余時間放松心情、鍛煉身體,也是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一種有效方式。所以說,教體結合在中小學體育活動中實施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中保證身體的健康發展。
目前,我國中小學的課程安排較重,學生學習壓力比較大,所以學校會忽視體育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重智力輕體力”的現象普遍存在,學校在安排體育課程時,一周可能只有一到兩節,同時還有其他課程占用體育課的時間,壓縮了體育課程。這樣不僅使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減少,還會阻礙學校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保證不了教育與體育的均衡以及體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中小學開展體育活動可以保證學生的體育運動時間,促進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不會受到文化課的壓縮影響體育工作的正常開展。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可以使學校的教育事業和體育事業共同發展,有效實施“教體結合”。
我國培養專業的體育運動員,會在小時候經過篩選進入到專業的團隊進行封閉式訓練,得不到文化教育,因此許多家長并不愿意讓孩子走體育這條道路。近幾年,我國對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引起重視,將競技體育與文化課程相結合,為了可以讓體育人才全面發展。中小學開展體育活動,可以挑選出有體育潛能的學生,培養成競技體育人才。教體結合是培養體育后備人才的基本方式,運動員文化素質水平高時,也會促進體育水平的快速提高,可以快速的了解以及掌握體育技能。因此,中小學實施“教體結合”是時代的發展,是培養體育后備人才的一項重要策略。
我國對體育教育的不斷改革,“教體結合”這一重要政策在一些發展較好的地區有所應用,但因為認識不足以及客觀存在的問題等,在全國的中小學內并未全部實施,不能滿足新時代下的體育訓練需求。因此,對中小學開展體育活動中實施“教體結合”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
教體結合從字面上看,“教”就是指文化課知識的學習,“體”就是體育運動,兩者相輔相成、相互補充,才能共同發展。現如今,中小學校的思想觀念還會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對“教體結合”內涵的認識還不夠充足。學校重視文化教育,壓縮學生的體育運動時間,占用體育課程對其他文化課進行補課,打擊了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學校在培養體育專業人才時,過早的進行基礎以及體能訓練,占用學生文化課的時間,導致學生的文化知識學習的不全面,遺漏知識點。而且,一些家長擔心孩子學習體育,文化知識得不到好的教育,而放棄讓孩子成為競技體育人才。
目前,我國中小學由于對體育課程的壓縮,對體育專業教師的要求也會降低,并且對教師的人數需求也會減少,可能好幾個班級以及年級進行不同體育項目時只有一個體育老師。同時,中小學的體育教師可能具有豐富的體育知識和教學經驗,但是實際訓練的經歷與經驗不足,不能給學生更專業的指導。然而,一些專業體校的教師,實際訓練的經驗比較豐富,可以給學生更加專業的體育技能指導,但是對專業理論知識以及教育經驗缺乏,使學生在文化知識上得不到更好的教育。因此,中小學的體育教師水平比較單一,參差不齊,不能使學生的知識與訓練全面發展,不能實施“教體結合”。
在中小學開展體育活動的最基本的障礙就是經費問題,缺少經費是體育團隊發展的阻礙。中小學一般只有操場,并沒有其他體育項目的專業場所,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各項目可能會因為場地的限制相互阻礙。同時,缺少經費就不能置辦專業的體育器材,以及體育訓練的基本設施。有的體育器材還是老舊的,沒有專人進行維修,也沒有經費換新的器材,使學生的體育鍛煉不得達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學生在進行羽毛球鍛煉時,羽毛球拍有損害,不能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打擊學生的興趣。所以說,缺錢是中小學開展體育活動以及培養體育后備人才的一個重大阻礙。
隨著國家對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視,中小學開展了豐富的體育活動,在文化課程繁重的同時組織體育活動就是在發展 “教體結合”這一政策。為了可以使“教體結合”這一方式可以在中小學有效的實施,針對分析出的其中存在的問題做出了相應的具體策略。
我國中小學也在積極地發展體育教育,逐漸進行符合新時代下體育標準的改革,要有效的實施“教體結合”就要改變老舊的觀念,提高對教體結合的認識。教體結合就是新時代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下,文化教育和體育教育共同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體育競技人才而構建的和諧體系,讓體育和教育相輔相成,相互補充,共同發展。首先學校要積極開展體育活動,保證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不占用體育課進行文化課的補充,正確了解“教體結合”的內涵。除此之外,學生和家長也要打破傳統觀念,不阻礙孩子學習體育專業,積極配合專業教練和教師,正確認識教育和體育的關系。
中小學開展體育活動對資金的需要是有要求的,因為經費的缺少學校減少體育活動的開展,導致學生得不到體育鍛煉,不能使思想品德與體育運動共同發展。學校要加大體育教育資金的投入,合理分配有限的資金,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防止資金流入個人或者使用到其他與體育活動無關的地方。同時,也可以拓寬資金引進的道路,大力吸收社會資金,僅僅靠政府所撥的資金是不夠開展豐富的體育活動的。中小學要將教育部門與體育部門緊密聯合起來,讓兩部門相互配合,相互補充,不但要發揮各自的優勢與價值,還要通過溝通、協調等方式發揮更強大的能力,培養和造就出一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體育后備人才。
目前,我國中小學專業體育教師是缺少的,而且教師的水平也有差異。因此,中小學可以通過選調、引進等方式招募體育人才。同時,也要對教師進行篩選,專業水平或教育水平不足的可以進行培訓等方式,對專業知識以及教育經驗不夠的教師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教課訓練,對實際訓練學生經驗不足的教師進行體育專業的訓練,掌握更標準的體育技能,加強師資力量。除此之外,學校還應定期給體育教師進行專業的培訓和進修,并且建立獎勵制度,可以給培養出國家運動員以及在比賽上拿到獎項的教師進行獎勵,最終可以建設一支教育和體育全面發展的教師隊伍。
“教體結合”是新時代下,中小學發展體育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為了可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動素質教育,促進親少年訓練,為國家培養和造就一批高素質勞動者和體育后備人才。中小學在開展體育活動時實施“教體結合”的方針,可以使學生智力與體力共同提高,保證學生在思想品德和競技水平方面全面發展。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教體結合”也在與時俱進,逐漸成為中小學開展體育活動的不二之選。總而言之,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下實施“教體結合”方針,是中小學培養高素質體育人才的基礎,是學校開展體育活動促進體育教育發展的一種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