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格(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 保定 071051)
高校教育的改革和深入發展,促使高校體育教學越來越重視終身體育理念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終身體育理念的提出,對于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工作以及體育教學的創新和改革發展,都具有較好的推動作用,有助于不斷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效率,改善體育教學的質量。因此,在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中,需不斷總結高校體育教學中現存的問題,在終身體育理念的指導下,加強對體育教學方式的改革,從而不斷激發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熱情和積極性,促使高校體育教學落到實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終身體育是指個體在出生至死亡的整個過程中,都在體育鍛煉思想的驅動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即個體在自身生活發展的過程中,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并且將它認為是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也指個體受終身體育思想的影響,來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過程。對于終身體育的思考和理解,是從生命的角度出發的,并且從哲學角度講述了個體、體育鍛煉、自身發展、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終身體育理念的提出,是為了增強人的綜合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的。學校體育教學作為學生接受系統體育教育的平臺和途徑,有助于終身體育理念的貫徹和實施,同時,不斷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提高他們的體育技能,最終,讓學生理解健康生活、健康學習的重要性,展現體育教學的價值和意義。總之,終身體育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踐和運用,不僅有助于擴展學生的思維,開發他們的智力,從而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此外,多元化教學方式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也有助于不斷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激發他們的鍛煉熱情,最終完善他們的健康人格,促進其全面發展。
終身體育在選擇參與體育鍛煉的主體時面向全部群眾,因此,它具有全民性的特點。參與終身體育的主體,并不一定是運動健將或者愛好體育的個體,它積極倡導社會全部民眾參與其中。因此,終身體育理念的貫徹和落實,有助于促進我國全民積極參與健身運動,從而推動大眾體育的發展進程。
終身體育包含的體育鍛煉項目和內容非常豐富,因此,終身體育又具有多元性特征。對于參與體育鍛煉的群體來說,終身體育充分分析了每個個體的差異性特征,并且根據每個人興趣愛好的不同,為他們設置相應的鍛煉項目。對于參與體育鍛煉的個體,終身體育充分考慮了個體在不同人生階段的身心特點,并且據此,為他們選擇了適合他們身心發展的運動項目。
作為終身體育理念最明顯最重要的特征,終身性即是指體育鍛煉活動貫穿于人的一生,一個人在他一生中的任何階段、任何情況下,都在自覺的進行體育鍛煉。
新課改的提出和發展,促使高校體育教學在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理念下,加快了體育教學改革的步伐,雖然取得了一些可觀的成績和效果,但是,當前的體育教學中還仍然存在著一些缺陷和不足之處,不利于素質教育的全面貫徹和實施。沿襲原有的教學方法,采取反復訓練的枯燥教學方式,來加深學生對體育訓練項目的記憶,并且一味的向學生灌輸生澀難懂的理論知識和技術要求,導致學生缺乏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并最終喪失對體育學習和鍛煉的興趣,因此,在終身體育理念的推動下,學校需注重對教學方法的改革。
綜合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可以看出,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包含較多以競技性為主的體育活動,缺乏休閑娛樂內容。作為非運動專業的大學生來說,接受專業性較強的體育教育,往往會讓他們感到枯燥單調,因此,無法激發他們的運動熱情。體育運動能力較弱的學生,對于體育課往往具有反感和消極情緒,經常逃避體育課程,而縱觀從小學至大學階段的體育課程,大都存在一些類似和重復的體育項目,缺乏新穎性,因此,也無法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因此,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落后和單一,不利于學生貫徹終身體育的思想,而且,高校體育課程和社會體育實踐活動的脫節,不利于體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通過分析我國高校一直以來的體育教學課程,可以得出我國的體育教學大都在室外進行的,讓學生進行自由活動和簡單的訓練,缺乏室內理論知識的講解。而且有些院校缺乏體育課程的教材,這就導致了學生嚴重缺少接受理論知識的途徑,從而促使高校體育教學缺乏較強的針對性。由于缺乏系統、專業的理論知識,促使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動作要領和技術原理認識不到位,最終導致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認識不足,缺乏運動熱情和信心。
縱觀我國高校的體育課程,大都注重競技體育項目的教學,旨在讓學生一定的運動技術,忽視了對使學生意志品質、體育能力、運動方法等內容的教育。而且,高校的體育課程不具有連續性和長效性,往往隨著學業的結束和終止。因此,為了積極響應體育教學改革的號召,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必須要轉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切實貫徹和落實終身體育教學的思想,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并且加強對體育教育的宣傳和改革。此外,還需加深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激發他們進行自主訓練的信心,并且不斷增強他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高校也應將階段性的教學目標,同終身體育目標進行有效的結合,促使高校在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增強學生進行終身鍛煉方面,發揮出重大作用。
運動興趣即是指人們根據自身喜好,積極的參加體育鍛煉,獲得體育知識的一種愿望。為了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切實貫徹終身體育教學的思想,教師需加強對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培養,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調動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參與積極性,促使體育課堂更加活潑有趣,增強學生的體育學習意識,并且逐漸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例如,在體育課程教學中,關于“足球”體育項目的講解,為了深化學生對足球項目的認識,增強學生對足球運動的喜愛,需轉變傳統的足球教學方式,將充滿趣味性和競技性的游戲項目,引入到足球課堂教學中,例如,讓學生雙腿夾著球進行往返跑,根據他們往返的次數,來確定各自的成績,并且對于獲勝的一方,給予一定的獎勵。這種帶有趣味性的體育教學形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運動熱情,激發學生的體育意識,讓他們將體育訓練當作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從而主動參與其中,發揮自身的運動才能。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體質,也有助于教學目標的落實和實現。
為了貫徹終身體育理念,深化教學改革,首先,需注重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伴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制度的實施和發展,為了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需轉變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方式,從實踐教學轉變為創新教學,不斷增強教師在教學設計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促使他們根據課程內容的不同,積極創新多種教學方法,并且將它們靈活的、有針對性的運用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再者,需注重對教學組織形式的多元化發展。依據終身體育理念,積極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并且使其順應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形勢,根據學生需求的不同,來為他們創建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的教學組織形式,從而促進他們更好的發展、學習等。
為了更好的落實終身體育教育理念,全面貫徹素質教育改革措施,需創建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校園體育文化包含兩方面的內容,即體育知識文化和運動文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團結合作意識、倔強不服輸意識等等,這些對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和構建,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營造良好的體育活動氛圍:第一,在校園內積極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如籃球競賽、拔河比賽、校園運動節等,號召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并且培養自己的體育運動技巧,針對成績較好的個人或者團隊,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來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和運動積極性,從而創造一個生動、活潑、有激情的校園體育活動氛圍。第二,加強對他們專業知識和觀看體育比賽能力的培養。通過組織學生觀看體育比賽項目,來達到陶冶情操、增強他們喜愛體育運動、熱愛體育比賽的目的。
綜上,在終身教育思想的驅動下,所衍生出來的終身體育理念,有助于增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培養學生自主鍛煉、強身健體的的能力,從而不斷完善學生的身心健康,促進其全面發展。高校體育教育在教學時,需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目的,在終身體育理念的指導下,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體育型人才。在教學的過程中,需注重對學生終身體育信念的培養,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和鍛煉的體育意識,并且通過體育教學和體育課外活動,來完善學生的體育能力,促使他們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尋找到樂趣,從而更好的促進他們的生活、學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