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雪蓉(蘇州市平江實驗學校 江蘇 蘇州 215005)
隨著教育改革力度的深入,傳統評價模式的弊端也越來越突出。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對體育課要進行科學的評價,通過教師的評價,學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對所學的動作技術掌握的好壞,當然這評價也是對學生課堂努力學習的肯定和引導學生繼續努力的“引線”。通過教師的評價,學生可以自我進行評價和檢查。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指導思想、原則方法、標準體系等直接影響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影響體育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多元化評價是新課改背景下的產物,它注重對學生技能、知識、態度、價值觀、素養等全方位的評價,它改變了傳統單一的評價方式,拓展了范疇,促使了評價體系的科學化、體系化發展,充分展示了評價體系在教學中的作用。為了積極響應素質教育要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質量,體育教學應當對傳統的評價模式進行改變,實施多元化評價,即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主體多元化等,以此提升評價的客觀性和全面性,讓教師和學生都能有針對性地調整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從而達到優化體育教學效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在陽光體育和新課改的背景下,進行高效率的體育課堂教學,是一線體育教師追求的永恒目標。所以體育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對體育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教學內容和評價方式等進行轉變。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當然科學的對課堂和學生進行評價,可以促進素質教育目標的達成。也可以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學習體系,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體育技能。筆者就體育教學中評價的設計和意義進行分析。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家長和社會對體育課認識不足,沒有認識到體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通過體育課,可以促進學生的新陳代謝加速,刺激細胞,從而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千方百計的為學生設計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教師要重視學生身體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評價方式主要是由對學生成績的單一評價改為關注學生情感、關注學生進步的學生自評互評的多種評價方式。而優化小學體育教學多樣化評價的方法又是多種多樣的。下面筆者就如何對學生和體育課堂進行多樣化的評價進行分析和說明。
素質教育的主體是學生,而多樣化評價的主體也是學生。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特別的主體,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不斷的關注每個學生個體,進而才能有效的放大每個學生的"優點"。體育教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其不僅僅是一個運動技能學習的過程,其更是學生個性培養與發展的過程。小學生年齡尚小,且心智發育尚未成熟,他們的本性都是單純善良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保護好每個學生的童心,并積極的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從而及時的給予鼓舞與表揚,以此來有效的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從而幫助他們去除自卑,保護自信。
鼓勵是人不斷前進的動力。因此,小學體育老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不斷的鼓舞與激勵每個學生,從而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此外,小學生已不同于幼兒時期的小孩,其也擁有了一定的自尊心,因此,老師在課堂上應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讓他們能夠在體育活動中既能享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而且還能體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感。因此,小學體育老師就應不斷的將教學目光放在小學生的身上,不斷的關注他們的需要,進而才能有效的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從而才能給予準確的評價與鼓勵,進而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來有效的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此外,老師還應不斷的關注和鼓勵班中的后進生,不斷的安排給他們一些適合他們干的工作,從而使他們擁有成就感。
發展能力,自評互評也是優化小學體育教學多樣化評價的主要方法之一。現代小學體育教學較傳統的體育教學不同的是,現在的體育教學更加注重學生這一主體,不斷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傳統的體育教學,教師處于一個較為權威地位,且對學生的評價具有一定唯一性,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現在小學體育教師應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撇棄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斷的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對其他同學的評價和自我的評價,進而才會對自己有一個更新的認知。此外,老師還可不斷的豐富評價內容,可從多個方面來對學生進行評價。
融洽的師生感情,是上好體育課的基礎。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關心每一位學生,尤其是一些運動能力較差,不愛體育鍛煉的學生。對于一些協調性較差的學生,教師要積極的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在教學中要和學生進行一定的溝通,教師要放下“架子”,蹲下身來和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走進學生的心靈。教師對學生的關心不僅僅在體育課堂上,對于學生生活也要關心,只要這樣才能成為學生知心的“朋友”。在課堂上,老師還應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不斷的督促和鼓勵學生,進而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為學生營造一種較為和諧溫馨的學習氛圍,以此來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習。
評價內容直接影響評價結果。一般來說,評價內容應當與教學目標保持一致。在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學目標主要是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教師在實施教學評價的時候往往將關注點放在對學生體育專業技能學習結果的評價上,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過程的評價。素質教育將教學目標分成三個維度,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這種情況下,教師在實施教學評價的時候應當從這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既要關注學生體育專業技能學習結果,還要看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具體表現,確保教學評價的客觀性和全面性。就筆者個人教學經驗而言,在對學生實施評價的時候,為了確保評價內容的多元化以及評價結果的全面性,教師必須要從各個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首先要關注的自然是最基本的體育技能結果。其次還要將學生個人身體素質、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納入到評價體系之中,以此豐富評價內容。除此之外,對于教學評價人員以及教學目標等也應當視為評價考核的內容。教學評價人員很容易受到自身綜合能力水平差異以及興趣愛好的差異影響導致評價結果缺乏準確性和科學性。因此,要在評價內容范圍中將這些全都納入其中,以此提升評價結果的公正性和客觀性。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以自己為唯一評價主體實施評價,這種情況導致評價結果具有一定的壟斷性和主觀性,比較片面化,不利于學生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提升體育評價的實效性,教師應當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讓學生也參與到評價活動之中。例如,在體育項目訓練或者體育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自我評價。相對于他人的評價而言,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夠剖析的更加深入。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自我反思,還能讓教師對學生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學生自我評價結束之后,教師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這是學生相互學習和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徑。由于學生之間年齡相仿,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相近,所以實施的評價往往比老師的評價更加到位。而且在評價他人的過程中,學生也能自我反省,發現自己在體育項目中的不足與優勢。教師也可以通過這一環節對學生的學習需求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最后,教師再綜合學生的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實施總體評價。這種由多主體實施的教學評價相對于只由教師一人實施的評價來說更加全面、客觀。
除了追求評價內容和評價主體多元化,體育教師在實施評價的時候還要強調評價形式多元化。在傳統的教學評價中,評價形式比較單一。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當實施差異化評價,即對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評價。這種差異性的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對于那些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在課堂中表現活躍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并且鼓勵學生要將這種體育活動熱情繼續保持下去。對于體育活動中參與不積極或者表現一般的學生,教師不能一味地呵斥或者指責,應當立足實際,進行差異化分析。
綜上所述,教學評價是教學體系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都有一定的指導和參考作用。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應當打破傳統體育評價單一化的局面,從評價內容、評價主體、評價形式出發,實現多元化評價。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