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樂 吳佑年(湖北文理學院體育學院 湖北 襄陽 441053)
2016年,根據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和省政府《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襄陽市政府制定《襄陽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到2020年初步建立和完善具有襄陽特色的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計劃實施后,襄陽市參與到體育鍛煉活動中的市民不斷增加,市民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全民健身計劃的提出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和文明進步,在全面實施二胎政策的背景下,運動氛圍的增強,也使得準父母的身體素質逐漸提高,胎兒更健康。在全面二胎背景下實施全民健身的同時也要注意城鄉之間的均衡的發展,要加強全民健身站點的網絡化建設;加大對公共體育設施的投入力度;加強青少年體育建設力度,在促進全民身體素質提高的同時推動了襄陽市的城鄉均衡發展。
襄陽市城鄉居民。
(1)文獻研究法。
通過圖書館、資料室和互聯網等查閱相關文獻資料。
(2)問卷調查法。
根據問卷設計的方法和要求設計調查問卷。在襄陽市市民、健身人群和體育工作者中展開抽樣調查,回收有效問卷后,對調查結果進行歸納總結。
(3)統計分析法。
對調查出來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將整理和分析出來的結果進行研究,最后得出相應的結論。
(1)人口總數變化特征。
根據對襄陽市人口變動情況進行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襄陽市常住人口達到565.4萬人,比上年增加1.5萬人;2013年襄陽市常住人口559.1萬人,同比增加4萬人,近五年襄陽市常住人口累計增量6.3萬人。2017年全市出生人口7.27萬人,同比增加0.48萬人,呈現“一孩出生人數下降、二孩出生人數上升”趨勢。
2017年,全市出生一孩2.95萬人,同比減少0.49萬人;出生二孩3.99萬人,同比增加0.92萬人。全面二胎政策實施以后,群眾希望有兩個小孩的生育意愿得到改善,當累積的二胎生育意愿釋放放慢或結束后,仍將呈現一孩出生率高于二孩出生率的態勢。開放二胎政策后,襄陽市人口增長已經非常明顯,說明二胎政策在襄陽市實施的效果顯著,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未來幾年襄陽市人口增長會更加明顯,人口總數將會進一步增加。
(2)人口結構變化特征。
通過訪談,許多居民認為影響生二胎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一是家長希望減輕子女未來的養老負擔;二是家里面如果有兩個小孩,兩個孩子能有個伴,成長過程中的相互陪伴有助于孩子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三是很多家長希望兒女雙全,希望孩子長大以后能夠互相照應。近年來,襄陽市人口年齡結構變化明顯,育齡婦女人數逐年減少,2017年20歲至29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人數減少近5萬人。另外,晚婚晚育現象也導致人口老齡化趨勢進一步嚴重。二孩出生人數的明顯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一孩出生數量減少的影響,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齡結構,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3)人口分布變化特征。
根據近三年襄陽市各區在籍人口數量和實際人口數量對比,可以看出一個地區人口數量與經濟發展是緊密相連的。樊城區是襄陽市經濟最發達的區,經濟發展快,萬達廣場、民發廣場、人民廣場、火車站等商圈都在樊城區,就業機會多自然也就會導致人口向樊城區匯集流動。據襄陽市第六次人口普查調查結果顯示,襄城區和樊城區常住人口分別為473201人、647684人。對比兩城區經濟發展狀況以及人口總數可以看出,人們大多還是更愿意生活在經濟更發達,生活更方便,教育設施、醫療設施更完善的地區。尤其是年輕人,都想去經濟發展更好的地方工作就業,這在一定程度在不利于城鄉的均衡發展,同時也會導致農村的管理問題越來越嚴峻。
全面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必然導致人口的增加,而在全面開放二胎政策的大背景下,襄陽市實施全面健身計劃有利于兒童和青少年從小養成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提高襄陽市青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青少年和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昌盛,要發動全社會關心他們的體質和健康。學校要積極響應實施全民健身計劃,要重視體育方面的教學工作,提高對孩子們身體素質的要求,督促老師家長給孩子制定運動計劃,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的教育,讓學生愛上運動,能自發的去進行運動健身。
2016年政府出臺襄陽市全面健身計劃以來,襄陽市體育行業發展迅猛,媒體的宣傳、學校對體育教育的重視、健身器材的改善等都讓市民對體育行業有了重新的認識,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把孩子送到體育類學校,從小就開始培養體育方面的特長。高校更加重視運動校園的建設,將學生的身體質素作為年度考核的標準。全面健身計劃的實施同時也解決了部分體育專業院校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越開越多體育專業畢業的學生選擇從事體育方面的相關工作,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更多的人去科學的運動,健康的運動。大街小巷里,各類體育相關場館逐漸增加,成為人們揮灑汗水、釋放壓力的好去處。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也為襄陽市的經濟建設貢獻了一份力量。
襄陽市實施全民健身計劃以來,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跳起了廣場舞,工作之余加入到廣場舞的大家庭中;許多村建成了自己的運動廣場,有了屬于自己的健身器械,在一天的忙碌生活過后,村民們能聚在一起散步、鍛煉身體;鄉村學校越來越重視體育方面的教學工作,成立了自己的足球隊,為那些有足球夢的孩子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同時也開創了各種體育社團,通過社團課的學習讓孩子們初步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讓興趣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全民健身計劃作為一個橋梁,在促進全民身體素質提高的同時推動了襄陽市的城鄉均衡發展。
(1)合理布局并加大對公共體育設施的投入力度。
目前,在場地器材分布上面來說,城鎮明顯優于鄉村,政府集中了大部分的資金來建設城市,而忽視了鄉村體育文化設施建設。隨著全面二胎政策的開放,襄陽市的人口會越來越多,現有的場地器材已然不能滿足需要,因此,要加大場地器材建設,充分完善場地器材建設制度。政府在制定全民健身計劃時,應該在添置場地器材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城鄉平均分配的問題,平衡城鎮和鄉村的發展,在推進全民健身活動中要做好城鄉體育工作的平衡。
(2)加強全民健身站點的網絡化建設。
全民健身作為“健康中國”重要的一個部分已經受到了各級政府的重視,在很多地方是有類似的站點建設,只是沒有規模化和規范化。站點的建設起到的更多的是監督和組織的作用,每天都聚集到固定的地方進行體育活動,人們一旦有了這個習慣后便會一直堅持,加上群體效應帶來的作用,人們參與運動的熱情只增不減。
加強市政府對全民健身的協調指導,將全民健身思想灌輸到每個公民的頭腦中,將體育鍛煉作為生活中的一種習慣,自覺地去健身,并帶動身邊的人去健身,形成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網絡關系。如今是信息時代,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全民健身想要開展,組織網絡建設必不可少,讓人們從網絡上了解健身更能激發人們的運動興趣。
(3)加強青少年體育建設力度。
在全面二胎政策越來越深入開展的時候,對家庭體育的要求可能就凸顯出來了。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如果父母都喜歡運動,經常帶著孩子運動,那么效果一目了然。反之則起到了阻礙作用。二胎政策放開后,一個家庭有了至少兩個孩子,做好家庭體育十分重要,在全民健身中多增加競賽的環節,尤其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比賽是當前需要考慮的問題。
另外,家長和學校、孩子三者之間應該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有一個良好的體育家庭氛圍,能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更喜歡體育,更能融入到學校體育中去,和同學們建立起良好的友好氛圍,家庭體育中接觸到的體育項目,可以在學校與小伙伴玩耍時,一起運動交流,相互促進。學校體育以傳統體育項目為主,在家進行體育鍛煉時,給父母講解相關體育運動的要領,正確掌握動作要領。這對加強青少年體育意識有很重要的意義,多方面發展青少年的體育能力,為體育發展灌輸的新鮮的血液。
(4)加強社會體育骨干隊伍建設。
社會指導員在全民健身發展的作用已經不需要再重復,現在的重點是增加社會指導員的數量和質量。這點襄陽市可以向北京市學習,北京市的社會指導員必須要參加培訓和考試才能獲得等級證書,而且每升一個等級,中間必須有兩年的間隔時間。每年年末也會有表彰大會,對整年的工作做總結。也會對表現的好的社會指導員提出表揚。社會指導員是社區體育工作開展的是否完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僅要引起重視,還要有專人進行管理。
二胎政策的開放會導致人口數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體育人口也會增加。人口基數越大,分布越密集,體育人口數量就越多。襄陽市的體育資源相對集中于較發達的地方,越是經濟落后的地區,體育資源越是稀缺,發達地區的人均體育資源與不發達地區的相比差距拉大,也就是說,體育資源的分布會更加不均,這會影響到襄陽市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的效果。
要提高全民健身的實施力度,縮小城鄉之間體育資源的差距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政府在場地器械的分配上,可以有意向農村稍微傾斜,從政策上對城鄉之間的差距進行調控。農村體育是體育發展的一個大方向,應把握住主要目標與方向,將農村體育作為重中之中,加大體育投入,在農村組織豐富多彩的運動比賽,做好體育檢測,提高農村居民的健身意識和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