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麗丹(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 廣西 柳州 545616)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發展,信息化教學的浪潮已經變得不可阻擋。在人們傳統的印象中,高校體育教學向來是以實體課的形式展開的,但傳統的體育課堂既有人數的限制,又有場地的限制,教學條件要求高,成本投入大,教學覆蓋面又不足。當體育課教學用微課形式展開時,就可避免傳統體育課堂的一些缺陷,方便快捷,只要擁有電腦、手機等即可參與學習,尤其是一些不需要器械和輔助器材的課程更是如此。現如今,學生多習慣于信息化的學習方式,微課又可以將課程內容切割,使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學習,比較方便。但微課畢竟是一個較為新興的體育課教學方式,也存在著沒有真人教師指導,學生學習不到位,和學生沒有鍛煉動力,容易懈怠課程等問題。為盡最大的可能發揚微課在體育教學中的優勢,彌補體育教學的不足之處,需在微課程內容的設計上多下功夫,使學生能夠掌握動作要領,課程練習強度適當,課程內容豐富有趣。
微課是以網絡為載體,用視頻形式記錄下老師對某一知識點展開的課堂講解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一般來說,微課沒有龐雜的教學課程體系,也沒有眾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看起來,似乎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許多人將這種特點稱為“碎片化”。但是,微課的特點首先是在其“微”,即視頻內容往往短小精悍,一般不超過20分鐘,以5-10分鐘為最佳;二就在于其教學內容不多,只以某個重要知識點為核心進行重點講解;三則在于其內容還有著體系化的要求,由于微課容量較小,不可能像傳統課堂一樣在一段視頻中包含眾多的內容,但是多段視頻之間仍然是有其內在聯系的,碎片化教學之中又暗含著體系性的特征;四在于精準化特點,雖然微課不限制觀看人群,只要可以上網就可以進入視頻進行學習,但是視頻內容是固定的,是針對特定人群的。體育微課,顧名思義,就是以體育教育為內容的網絡視頻課程,高校常設的體育課程如足、籃、排、健美操、武術、等都可以通過錄制微課視頻上傳網絡,講解動作精要,讓更多的同學都有機會學習,也讓選到實體課程的同學可以通過微課視頻提前預習或回顧課堂內容。
微課以其短小精悍的時長和直擊重點的內容為主要優勢,這些優勢使它在教育方面成為了一個有突破意義的新型教學模式,正日益走進教學的一線,為推進我國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高校學生普遍存在厭倦學情緒,對傳統的體育課逐漸喪失興趣,從而導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如何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使命,也是提高教師自身業務水平的必經之路。微課是體育教學與信息化結合的重要體現之一,它能夠利用網絡資源,迎合學生的學習習慣,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建立起網絡信息化背景下的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最終達到教與學兩方面都有所提高的良好效果。本著服務學生,服務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與需求,在充分領會《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指導綱要》基本內容和目標下開啟讓信息技術走進體育課堂,讓體育學科在信息技術發展潮流中也能從中受益,使體育課真正成為學生喜愛的課堂。
體育微課與其他類型微課相比有其特殊的地方,即學生需要掌握教師口頭講授理論同時,還需要從視頻中學習動態的技術動作。因此,在視頻內容設計中必須考慮到學生學習動作的可能性與可行性,這是高校體育微課設計的基本性要求。微課的成型需要教師的教學內容設計、擬定拍攝腳本、實地拍攝和后期制作等四個步驟來完成,最終通過直接的動作展示和教師的口頭講授達到教授體育理論知識和動作技術要領的目的。
體育微課不僅是一趟單純的體育課教學片段,而是有一定教育性和藝術性要求的,因此,教師在設計微課內容時,應采用一些互動話語,比如視頻開頭可以使用一些平易近人的話語進行引入,同時,開場白也不應當太過于冗雜,讓學生感覺沒有終點、浪費時間,喪失繼續觀看的興趣。在設計開場白時,應當首先用簡練的語言進行自我介紹,進而概括本節視頻的大致內容,讓學生把握住主體知識和大致的框架。如果教師能夠發掘出運動的正規做法與大眾的常規認知之間的矛盾,就更容易使學生感到矛盾帶來的刺激感,引起學生繼續觀看視頻,尋找矛盾原因的欲望。
由于學生觀看視頻進行學習的時間不固定,那么學生對體育動作的記憶、學習和接受也就被分割,即使學會了某一個技術動作環節,也常常只能是分散的,零落的,為了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在微課教學內容設計中,教師必須首先為學生進行課程整體內容的介紹,使學生直觀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或是主動讓學生明白教學內容的整個體系,做到心中有數,在練習的時候不至于茫然,其次,在每一段的視頻學習中可以帶領學生重溫教學體系,并指出本節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處于什么位置,與其他動作之間是否有什么聯系,如果有的話,學生們需要注意什么,最后,要在課程結束時,又一次帶領學生從頭回憶和梳理學習內容,讓大家對本系列課程所學的內容有一個整體性的把握。
分解式教學要求教師把一個動作技術進行合理的分解,而不是僵硬的。氣排球課程中的銜接性動作,如多步扣球,若教師在分解教學時沒有將步法與扣球動作鏈接起來進行教學,而是分別放在不同的視頻中,就會給學生的學習造成困擾,學生在學習多步扣球時就不好將步法與扣球動作聯系起來,也沒辦法從整體上審視思考這個動作,當自身錯誤動作發生時,也不好及時發現和更正。除此之外,如百米短跑中的起步動作,先蹲下,接著一條腿往后,兩只手臂撐地,背部向上拱起,當發令槍響起時立即起跑。這樣的步驟是環環相扣的,而每一個步驟都是有標準的,不能做錯的,這些分解動作步驟關系到最終動作的標準性,像類似這樣的技術動作進行分解教學就對體育教師的能力要求較高,必須要在微視頻有限的時長內將所有的連貫動作都解釋清楚,并做出最終完成后的正確動作示范。
微課教學與實體教學的一個不同在于師生之間的互動并不是真實的、面對面的和直接的,而是間接的。“互動”一詞,既包括身體上的互動,也包括心理上的互動,微課是不可能使師生之間進行身體上的互動,因此,對于師生心理互動的要求更高,然而在微課視頻錄制時如果不表現出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就很容易讓學生走神,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視頻學習上,從而降低學習的效果。如“這堂課我們要學習的是氣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技術動作,在視頻中可以采用提問的互動方式?比如這個動作可分為哪幾個部分?同學們知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呢?等等,進行簡短的互動檢測。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是比較有策略性的,除了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的語言之外,還需要自然地隨時用簡單的語句鼓勵學生,比如“再堅持一下”、“加油”、“很棒”等,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有一種成就感。由于微課視頻錄制基本上是單向的,這就對教師的教學姿態要求更高,教師要著裝和打扮得當,還要隨時將自己的情緒調整到比較高漲的狀態,在身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上都要積極向上、充滿活力,能夠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這樣才能讓學生能夠投入到學習之中,而不會感到無趣。
學生要掌握一項技術動作離不開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設計的一系列練習方式。體育課堂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的學習活動,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練習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成果與否。在練習方法的選擇和設計上,首先要充分結合學生和教學內容,練習方法應簡單易行為原則;其次是循序漸進,練習內容既不要過多,過深,又要在統一性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個體差異以不同的練習目的進行因材施教;三是練習要突出重點,有針對性。例如氣排球墊球技術動作教學中,手型和擊球動作是掌握技術動作的關鍵,教學難點就在于上下肢各動作之間的銜接配合。因此在練習時應把練習重點放在掌握手型和擊球動作上,引導學生多體會完整動作模仿的連貫性。因此,在練習中針對具體情況,可分步驟以某個環節為重點進行練習。同時為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技術動作,教師在練習中有必要正確指出學生的錯誤動作,并給與指導糾正。
學生觀看體驗應該也是需要被重視起來的,但視頻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好不好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首先是教師的平民表現力,這一方面,大多數教師在首次錄制微課時常常不能有效地適應攝像,因此,不能表現出自己的最好狀態,然而比起其他更注重書面知識的課程,體育類微課常常是以動態為主,教師在設計體育微課時充分利用動態優勢,應當注重好教學的節奏感。初次錄制的教師可以向網絡上的其他同類型視頻學習,如運動軟件“K EE P”上有眾多的運動視頻,示范動作的錄像者會配合動作的強度,將各種動作搭配起來,并時刻注意與鏡頭對視。人體在做動作時,正面、側面、背面、鏡面等所展現出來的特點和形態都是不同的,哪怕同一個技能動作,如果按傳統的拍攝方法,只從一個角度展現,就不能夠全面地展示動作的特征,因此,視頻拍攝的視角也應該不斷變化,從各個角度展現動作,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觀看和學習標準動作,避免沒有學習到動作的精髓,反而對學生的身體鍛煉有負面的影響。其次,微課視頻的拍攝還有其他一些技術方面的問題,比如一定要保證視頻的清晰度和流暢度,尤其是需要保證動態的體育微課視頻,除此以外,也要在視頻的后期制作上下一番工夫,如視頻的音頻配置和滾動字幕設計等。
高校體育微課是高校教學和網絡現代化技術的有機結合,早期網絡視頻課程還沒有發展成熟,各項配置條件也沒有發展成熟,學生進行網絡學習的熱情不高,近年來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為信息化網絡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在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改革中,微課的普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通過合理的教學資源分配和教學內容的設計,有效地發揮出網絡體育微課的優勢作用,并結合傳統體育課堂的優點,在教學設計上,將體育課程分解為宏觀上的和微觀上的內容,注重動作分解與整合之間的連續性和整體性,讓視頻教學內容具有延續性和可持續性。除了教學內容的設計,也需要在體育微課教學技能上進行有效設計,激發學習者的學習激情和學習欲望,利用碎片化的學習時間,最終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高校體育微課的普及和推廣,既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也需要校方給予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通過校內、外比賽等形式提高微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