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可磊
摘 要:企業內控管理水平提升對策的有效落實,一方面能夠增強財務內控管理部門對企業經濟體系的可控力,使企業經濟發展具備更全面的管理保障;另一方面,內控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實,更能夠進一步提升企業經濟系統構建水準,以便企業管理工作的落實更具執行力。本文基于企業內控管理水平提升的必要性展開分析,在明確存在問題與優化對策同時,期望能夠為企業經濟體系的構建提供良好參照。
關鍵詞:企業管理;內部控制;管理水準;提升對策
一、企業內控管理水平提升的必要性
首先,企業內控管理水準的有效提升,能夠為管理者提供更全面部門工作監管平臺,并能夠借助內控網絡實時化監管企業資金的流向,使企業職權更加集中化同時,更可以借助內控部門的數據站在客觀角度判斷潛在風險;其次,從經濟市場競爭角度來看,企業內控管理能夠提升企業綜合管理工作的水準,以此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極大避免了經濟市場環境影響企業正常運營的風險;再次,企業內控管理系統能夠為財務部門更詳細的校對審核流程,以便判定財務信息資料是否與實際情況存在檢查,從而進一步使財務資料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得到保障,以便降低企業經濟風險出現的概率;最后,從企業經濟體系構建角度來看,內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能夠以更長遠的發展目光判定現階段經濟環境的狀況,以便為企業生產體系的運作提供更詳盡的制度管束,并提升財務人員工作的效率,使企業資金儲備能夠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二、企業內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內控管理機制不完善
根據我國企業內控管理機制現狀來看,企業對內控管理工作的落實普遍抱有歧義,認為內部控制措施會影響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信賴關系,致使多數內部控制機制不能有效落實,甚至頻繁遭受阻礙,自然無法為企業內控管理部門的運行質量提供保障。財務人員工作分配模糊,同樣會影響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效率,使企業經濟體系的構建漏洞不斷。
2.內控管理環境不重視
內控管理環境問題通常需要從外界與內部兩個方面分析。首先,經濟市場環境的波動與惡意經濟操縱都極易影響企業經濟體系構建的質量,在此過程中管理者只注重生產功能的產出效益,則勢必會導致內控管理等工作難以識別潛在風險,從而無法為企業財務提供全面保障。其次,管理者對內控工作的不重視,同樣會導致內控管理工作難以開展,甚至相關部門直接忽略財務內控管理流程,自然難以保障財務調動質量合理。
3.內控管理執行力不足
根據企業內控管理調查資料可知,部分企業所謂的內控管理系統存在形同虛設的情況。在內部控制管理工作落實期間,面對財務部門中飽私囊等問題,經常會采取忽略或妥協的措施,從中謀取個人利益。此種狀況不但嚴重影響了企業最基本的經濟權益,同時更為企業經濟體系的構建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損失。
4.財務信息失真問題嚴重
會計信息失真經常是因為各部門協作能力存在漏洞,使財務審核工作的獨立性不高,自然導致財務信息失真,難以為企業經濟決策等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參照。其次,部分財務管理人員為從經濟體系中謀取收益,經常也會編造出虛假財務信息,這不但侵犯了企業經濟權益,使企業經濟遭受極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會迫使企業財務賬目凌亂,難以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三、企業內控管理水平提升的優化對策
1.完善企業內控管理體制
(1)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構建動態的內控制度體系。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決定了企業使用何種企業財務管理方式,同時也一定程度上確定了會計內控制度體系構建,一旦企業經營情況發生變更,相應的會計內控制度也需要隨之而進行修改,不然內控作用將難以體現。
(2)理清會計崗位職責,找出會計內控體系的執行者。每項制度在推行時都需要有一個具體的執行者,不然制度將成為擺設。會計內控管理制度的執行者便是企業中各個會計崗位的員工,他們將是會計內控體系搭建的最直接操盤手,因而作為企業管理者在構建會計內控體系時需要為每個會計崗位理清其崗位職責,編制相應的崗位說明書,只要這樣會計內控體系的構建才不會是空談。
(3)充分利用外部再稽核結果。企業外部審計是企業防范經營風險的最后一道防線,我們應該充分外部審計的結果,將其與企業內控制度相對應,一旦發現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就立馬著手調整和完善企業內控制度,只有這樣企業內控制度才能與時俱進,才能真正起到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作用。
2.改善企業內控管理環境
企業內控管理環境通常是指企業管理者對內控工作的關注度,若管理者并不重視企業可控管理措施,則其他部門在工作期間自然會忽略企業內控管理的職能,致使企業內控管理部門工作難以貫徹。故而,在企業內控管理質量不斷完善期間,企業管理者必須對企業內控管理工作予以重視,并將企業發展戰略與內控措施融合,才能更有利于企業工作系統的管理,以便企業工作效率與質量得以保障。另外,在企業內控管理期間,管理者應結合外界經濟環境判定適宜的內控管理渠道,以此構建更完善的行為規范,才能使會計內控環境得以全面改善,以便后續內部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實。
3.提高企業內控執行力
首先,內控管理在管理過程中,必須結合先進的檢查方案與措施,判斷適宜的檢查制度,以此為基準擬定更完善的檢查方案與措施,同時更能夠明確檢查的范圍與標準,以便為后續內部控制措施的落實提供更詳細的規范要求,以此增強內控工作的質量,使整體執行能力提升;其次,在內部控制措施落實期間,檢查人員應該根據現階段企業經濟與功能體系狀況選擇適宜的監測措施,確保能夠更全面地判斷企業狀況與內容,才能為后續內控工作的落實提供更詳盡的參照。期間,內控管理需根據戰略決策要求,制定詳細的內控審核標準與審查流程,確保檢查人員素質水準滿足要求,才能確保檢查效果更加可靠。最后,在內部控制管理落實間,企業內部必須擬定完善的獎懲制度,以此讓員工知曉如何工作是最正確的選擇,才能有效降低內控工作的壓力,并且借助相應條款與檢測措施,能夠更詳細的判斷是否存在內控風險,以便更全面的判斷企業經濟狀況,并根據問題逐步深入調查,以便將風險隱患從企業發展中剔除。
4.解決財務信息失真問題
會計信息是企業工作開展的主要憑證,若相關信息內容存在較大漏洞或失真的狀況,則極易對企業經濟戰略或部門合作帶來影響。故而,在解決財務信息失真問題時,首先,要確保企業外部經濟環境穩定,避免相應管理結構受到影響;其次,便需要重視投資機構的應用,以便信息核對過程更加嚴謹,降低信息失真問題出現的概率,并以此構建企業管理監督系統,以便為后續財務管理工作提供更詳盡的指導,并協助管理企業內部經濟環境;最后,在股權分配方面應該盡量透明化,確保監督管理系統能夠更全面的落實審核職能,才能進一步增強企業經濟體系的可控性。
5.提升管理人員素質水準
管理人員是內部控制工作落實的基礎執行單位,更是決定內控工作質量的要素。所以,為確保企業內控管理工作質量水準得到顯著提升,便必須著手構建高素質的財務管理團隊,才能確保內控工作的落實具備更嚴謹且效率的優勢。故而,在內控管理部門構建過程中,人力資源部門必須嚴格審核人才素質與技術,判斷是否滿足內控部門招收的要求,再通過培訓教育平臺讓財務管理人員更深刻地認識到部門職責與技術要求,以便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另外,在內控團隊組建期間,企業應結合職業道德修養要求定期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思想教育,以便員工具備服務意識與管理概念,才能保障企業經濟體系的運行質量。
四、結語
企業內控管理水平提升對策在企業財務系統中的有效落實,不但能夠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更完善的數字化監控平臺,通過詳細的資料與資金流動實情,判斷可能潛在的財務管理風險,通知借助內控管理制度,更能夠進一步增強生產等部門工作的效率與質量,以此增強企業管理工作的執行力,有助于保護企業經濟體系安全。故而,在論述企業內控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期間,必須明確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內容與目標,才能為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全面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姚玲玲.企業內控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研究[J].青年時代,2016(20):239-240.
[2]陳一.企業內部資本運營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及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7):41-41.
[3]王穎.電力企業內控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中國市場,2017(26):176-177.
[4]涂智龍.內部控制對企業績效的影響與提升策略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