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蘇
摘 要:對于企業社會責任和經濟績效的分析需要結合當下的經濟發展體系以及實際的經濟發展狀況,結合市場環境,做綜合的分析和考慮。因此,本文以兩者關系分析為出發點,圍繞兩者的關系,所產生的影響以及兩者之間的互相作用來進行綜合論述,詳細而全面地對于社會責任和經濟績效的實際關系進行闡述。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經濟績效;關系
引言:無論是企業的經濟績效,還是企業所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都是作為一個企業在市場運營過程中所必須存在的內容,而要對于兩者的關系進行分析,則需要基于評價指標、成本關系間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由于企業本身所涉及的資本和運營標準不同,因此從長期和短期不同的運營時間來看,責任和經濟績效之間所呈現的關系水平是不同的。
一、從定義角度對于兩者關系的分析
從社會責任來看,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從最初的經濟領域的責任逐漸延伸到今天包括對于社會領域、生態文明等各個方面的責任,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的關注,社會責任在企業中所占的比重,也逐年提升,對于政府而言,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是對于環境、消費者以及社會的一種貢獻行為,既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又是企業應當遵守并規范的一種管理道德準則。
具體到實際當中,對于一個企業而言,企業的社會責任可以分為六個部分來分析,首先是企業對于政府的責任,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中,政府更加趨向于服務機構,而企業則處于社會公民的抉擇,因此企業應當自覺接受并承擔來自于政府部門的督查工作,這是企業對于政府而言的社會責任。其次是企業內部企業對于股東的責任,對于一個企業而言,股東隊伍的日益壯大標志著企業本身的日益壯大,而企業應當提供一定的安全的、合理的回報給股東,保障股東利益,并避免存在欺詐行為或問題。再次是企業對于消費者的社會責任,企業的利潤從根本上來說,還是需要通過消費者的實際購買情況來體現,以此,企業應當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為消費者提供符合產品質量的,滿足服務需求的產品,并接受消費者對于企業的產品質量監督。第四是企業對于企業員工的社會責任,當然,這種社會責任更像是企業內部利益關系的一種演變。第五就是對于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經濟的快速發展不應當與生態環境的破壞形成正比,如果一味注重發展,從長期的角度來看,也勢必會影響到企業自身的進步與發展,因此企業對于資源環境也存在社會責任。最后就是企業對于社區的社會責任,企業與其他功能性內容共同構成了社區,因此作為社區的一部分,企業既有索取,也要有付出,而慈善、捐助等行為就是一種責任承擔的具體表現。
企業經濟績效則需要通過不同企業之間具體的評價標準來進行分析,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衡量資源的分配和利用問題,來分析實際績效。但是企業的經濟績效分析本身最困難的地方在于如何尋找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評價標準來完成對于其的基本分析,一般情況,要對企業經濟績效進行具體分析,主要采用的是內容分析法,即通過對于企業現有的各類報表數據的綜合數值分析,來實現評價,但是在數值分析過程中,又需要考慮到關于企業長期社會責任下的成效與結果反饋,因此兩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
二、社會責任對于經濟績效的影響與作用
企業在承擔其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時,普遍存在以下的一種問題和現象,首先從對各類責任履行結果來看,一般情況下,如果企業本身的收益處于一個上漲的階段,那么企業對于承擔責任的熱情度就會有所提升,所主動承擔的社會責任相對就比較多,反之,如果企業本身的收益過于低下甚至無法維持正常的資金周轉,那么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時,就需要更多的考慮到企業自身的問題,所能夠承擔的社會責任就比較少,承擔社會責任的態度也會比較低迷。除此之外,企業普遍存在一個誤區,就是認為社會責任的承擔并非企業本身應當承擔的義務,而是企業的一種負擔,是一種單方面無回報的支出,是對于現有資金的一種不合理運用。這種思想下,很少有企業會主動認識并承擔社會責任,更多的是將社會責任當作一種負擔。
實際上卻并非如此,從社會責任對于企業經濟績效的影響來看,承擔社會責任首先能夠為企業帶來較好的社會聲譽,而社會聲譽則會影響到企業在整個市場環境中的形象,并間接的影響到企業后續的經濟效益。反言之,如果企業在應當承擔社會責任的部分選擇忽視社會責任,如某加工廠并沒有進行污水處理就直接進行污水排放,導致污水污染附近的水資源,如此一來,企業的社會聲譽就會受到影響,并間接的影響到加工廠加工產品的實際銷售單,其他企業基于社會聲譽的考慮,也會終止或減少與該加工廠的合作,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所面臨的,就是嚴重的經濟績效縮減,甚至破產的風險。因此,對于經濟績效而言,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雖然在短期內看起來是單方面的無回報資金投入,但是長期累積下來,帶給企業的是無形的經濟績效增長和進步。
當然,社會責任的影響不僅僅作用與企業聲譽這種外部環境,從企業內部的角度來看也一樣具有巨大的影響力,承擔社會責任,能夠幫助企業進入一種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尤其是對于生態環境的愛護與能源的保護,如此一來,從長期發展的戰略角度來看,企業實現的長期的穩定進步,在長期發展中逐漸形成較為強勁的綜合實力,在激烈且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能夠應對任何問題和考驗,始終在市場競爭的洪流中站穩腳跟。而對于企業的股東和員工而言,所享受的就是企業在長期踐行社會責任時所帶來的穩定經濟績效,對于消費者而言,則是放心安全的合法權益的享受和選擇。因此,總體而言,社會責任對于經濟績效的作用是長期踐行下產生的,同樣的,其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
三、經濟績效對于社會責任的影響和作用
企業的發展始終是要圍繞經濟發展開展和進行的,圍繞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情況,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一方面要與社會發展的大背景相契合,不違背實際的社會發展規律,另一方面,應積極地做出調整和應對,來面對一體化經濟發展中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而在上文中提到,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時,實際上是分為六個方面去實現的,其中對于企業內部而言,就包括對于員工、股東、產品等,因此,企業在自身內部進行調整,如擴大企業生產規模,促進人員就業,或者調整質檢步驟,對于產品質量進行進一步的把關等,實際上也是在履行社會責任中的一種。而這種社會責任的履行,則更加直觀地反映到經濟績效上,這種影響是相互的,或者說,是短期的社會責任履行對于企業經濟績效的一種影響。而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企業的經濟績效實際上與社會責任的承擔是不可分割的,只有承擔責任,才能夠長久發展,而發展才是創造經濟績效的關鍵,或者說,經濟績效的創造源于企業不斷的發展,而發展的動力和持續不斷的機遇,源于十年如一日的社會責任的踐行。
而需要重視的是,經濟績效與社會責任除了相輔相成的關系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兩者之間呈正比的關系,也就是說,當一個企業獲取了越來越多的經濟績效,企業規模越來越大時,企業所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應當是正比例關系的增長趨勢,且對于一些企業而言,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應當起到帶動作用,主動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在行業中形成標桿和榜樣,當然,這并不是要求企業整體做出無償奉獻,總體而言,企業仍舊需要以自身為出發點,立足于自身,以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實際經濟績效為基準,在不損害、不破壞企業利益的前提下,對于社會責任進行承擔和踐行,使得企業能夠形成良好的循環和長期穩定的發展軌跡,這既是對于企業長期發展的一個重要保障,又是對于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無論是長期的踐行社會責任,還是圍繞企業內部做出調整,短期實現社會責任,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都是有利的,但是社會責任的承擔與經濟績效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值,雖然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相推動的關系,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還是要綜合考慮承擔責任給企業造成的壓力,酌情進行改善,在大目標、大前提不變的情況,完成企業在社會責任與經濟績效之間的平衡。
參考文獻:
[1]姜啟軍.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經濟績效的關系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7(22).
[2]姜志華.企業社會責任是否能提高企業經濟績效[J].商場現代化.2018(11).
[3]熊淑萍.情緒管理對企業經濟績效的實證研究--基于組織行為學新視角[J].老區建設.2015(18).
[4]薛崢.企業經濟績效分析及其提升對策探討[J].商.2015(35).
[5]賀遠瓊,田志龍,陳昀.企業高管社會資本與企業經濟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J].管理評論.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