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化新,王 路,劉旭東,劉慧慧,單德紅
(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2)
目前對拖延癥的具體概念仍未統一,但普遍為大家接受的是Piers Steel在2007對拖延癥的定義,即自愿推遲開始或完成某一計劃好的行動,盡管預見到該行動會因推遲而變糟[1]。
結合學生學習生活中拖延癥的各種典型表現,歸納其具有以下3個方面特點:第一,他們有完成任務的意愿;第二,他們以種種理由拖延任務實施,不到最后期限不動手執行;第三,他們拖延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因未能完成任務會產生內疚、焦躁及自責。
調查表明,學生的時間意識缺乏,他們在中學學習生活中基本處于教師和家長的被動管理之下,進入相對自由的大學校園后,個人學業規劃能力不足的缺點暴露無遺。調查發現,有的學生對學業根本不制訂計劃;有的學生盡管制訂了計劃,由于對計劃的時間分配合理性、完整性、突發情況及結果預期估計不足,導致計劃難以執行;有的學生制訂了計劃并進行了實施,但信心及技能缺乏,導致執行結果差強人意。研究顯示,時間管理和拖延癥關系密切[2],如果個體能夠嚴格地監控時間、有效地利用時間,拖延行為的發生會明顯減少。
醫學生的學業繁重、專業課程眾多且學制長,醫學生面對沉重、枯燥乏味且深奧難懂的醫學知識,心理及生理上產生巨大壓力,對學習任務產生抵觸情緒,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大打折扣,產生畏難情緒。另外,學生由于害怕失敗,對成功完成學業的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低下,不能對所遇到的困難及挫折進行正確歸因,所以拖延癥的發生也就在所難免。
責任感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調查顯示[3],絕大多數學生盡管清楚責任感的重要性,但學生責任感的培養機制不夠健全,導致學生對責任的認識層級偏低,內容不全面,責任感表現出淡化趨勢。Watson在2001年的研究表明,學習拖延與責任感呈顯著負相關[4]。說明責任感差的個體發生拖延的頻次會更高,責任感強的個體則避免了過于自我,更善于溝通與合作,規劃能力和管理能力更強,行為規范且誠信度高,發生拖延的可能性明顯降低。
當今世界處于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眾多學生沉迷于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難以自拔,導致學業上的拖延。另外,大學校園的生活豐富多彩,各種社團活動及社會活動占用了學生諸多時間,且學生之間彼此互相影響,導致拖延行為發生的比例不斷增加。
拖延癥對醫學生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兩方面:一方面拖延癥會嚴重影響醫學生的學業成績。由于時間和精力在拖延中被大量消耗,而任務并未減少反而越積越多,醫學生只能在最后期限來臨之際疲于應付,任務完成效率及質量難以令人滿意。另外,醫學生意識到自身存在拖延癥時,面對拖延造成的不良后果產生內疚、自責、沮喪、焦躁等不良情緒。雖然他們不愿自甘墮落,但是在面臨新任務時又是一拖再拖,最終導致不良情緒持續累積,形成惡性循環。
思維導圖是英國心理學家托尼·博贊在20世紀70年代根據腦神經生理的學習互動模式創造的一種組織性思維工具[5]。思維導圖的特點是圖文并茂,借助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融合,直觀呈現知識關聯及思維過程,并且增強信息搜集、加工處理效率及學習記憶能力。我們在生理學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實踐表明其能夠有效改善醫學生的拖延癥。
首先,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習興趣。很多醫學生學會思維導圖后,利用導圖總結知識的熱情高漲,因為總結的導圖不僅可以作為學習資料,而且是一件精美的畫作。有些醫學生認識到學習不再枯燥乏味,面對學習的畏難情緒大大減輕。其次,利用思維導圖提高自我效能感。很多醫學生抱怨醫學科目多,太多內容需要記憶背誦,大量的知識在他們看來顯得雜亂無章,一旦成績不理想,醫學生對自身的學習能力將產生懷疑,結果導致拖延甚至放棄學業。思維導圖總結知識的特點是將知識條理性、系統化、結構化,通過提煉關鍵詞,幫助醫學生在大腦中有效構建知識的整體性框架。再次,思維導圖可以提升醫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導圖提高了學習興趣和自我效能感之后,醫學生的認知能力、知識的構建能力都在逐漸提升,積極進取意識及潛能的激發會引導醫學生重新設定成就目標,成功的期望會增加,學生將為了成功不斷主動進取,自主學習能力將不斷增強。
時間管理矩陣圖將任務分成四類: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緊急。醫學生的拖延行為表現為將時間更多地消耗在緊急不重要和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上,如休閑娛樂、各種社團活動等,重要不緊急的平時學習時間則被壓縮且延后,當重要且緊急的期末考試來臨時,拖延的不良后果就會彰顯。事實上,拖延的后果是使重要不緊急的任務最終變成了重要且緊急的任務,醫學生身心俱疲,最終可能仍舊難逃成績不理想。因此,學會科學地管理時間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實踐發現,引導醫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定期制作導圖學習卡片,例如每學完一章或一節理論內容,及時用思維導圖進行提煉總結,目的就是讓醫學生科學合理地分化繁重的學習任務。醫學生制作思維導圖學習卡片的體會是:卡片制作不會耗費過多時間,制作的過程可以復習知識。由于每張卡片的內容少,且清晰有條理,方便醫學生充分利用每天的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如課前、課間休息、下課前的幾分鐘、睡前等。經過不斷鍛煉積累經驗,醫學生的時間意識、安排時間及管理時間的能力不斷提升,拖延癥的發生率會明顯降低。
如果個人的自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責任感不強,拖延癥將難以改善。通過建立思維導圖學習小組,開展合作學習模式,能夠使拖延癥者感受到集體壓力,自覺地進行自我約束及履行職責,拖延行為也會相應改善。思維導圖小組每組成員5~7人,教師要求小組成員學完某章內容后,組內成員分工將重點內容繪制成思維導圖,嚴格規定完成期限,最終讓組內成員分別匯報自己負責的導圖,形成集體智慧結晶。每學期的期中和期末在班級內舉行思維導圖演講競賽,各小組間進行思維導圖總結比賽。實踐表明,思維導圖小組的合作學習加強了醫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導圖作品既展示了不同醫學生的個性及潛能,又將充分共享成果,成員之間在相互競爭、相互激勵、彼此影響的情境下,形成人人學習、團隊學習的良好氛圍。有拖延行為的醫學生在集體成員的督促監控之下,自控能力及責任感都有所提升,基本順利完成分配的任務,有效抑制了拖延現象的發生。
[1]Steel P.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 [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7(1):65-94.
[2]朱攀華,李霞.大學生自我決定動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拖延的關系[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5(12):71-75.
[3]劉艷,何鳳梅.基于實踐培養體系的大學生責任感調查研究[J].文史博覽,2012(1):68-70.
[4]Watson D C.Procrastination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A fact level analysi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1,30(1):149-158.
[5]BuzanT.大腦使用說明書[M].張鼎昆,徐克茹,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