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蕾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四川 成都 611741)
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醫學人文的回歸,面對醫患矛盾加劇的現狀,加強醫護生人文素質培育尤顯急迫[1]。因此,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提升中職衛校護生的人文素養就成為時代所需。
人文素養是當代中職護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對于其他素質的形成與發展的影響力和滲透力不可低估。但中職護生的人文素養不是與生俱來的,其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醫學人文知識在個體身上逐步積累與內化的結果。良好的醫護人文素養可以使護生自覺地關懷他人、關心社會,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其綜合能力。沒有良好的人文環境,缺乏醫護人文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于醫學人文素養培育中。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職護生人文素養培育同根同源,二者具有淵源的一致性、目標的同一性。淵源的一致性主要體現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并在借鑒、吸收人類先進文明成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根本體現。而醫護人文素養是中職護生在不斷學習、成長中形成的精神品格。二者都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吸收了人類先進的文明成果。目標的一致性體現在中職護生人文素養的培育強調以人為本的人文理念上,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行為層面追求的基本理念是高度一致的。
中職護生人文素養的培育離不開醫學人文知識的教育和傳播,更離不開良好醫德醫風在精神層面的引導。而當前嚴重的醫患矛盾、國內外各種消極思想都影響了中職護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為此,中職護生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在人文素養培育過程中明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中職護生人文素養培育的最高目標,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讓中職護生的人文素養打上中國特色的時代烙印,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護生心中的指南和行動上的追求。
20世紀80年代,關于護生人文素養的研究受到廣大學者的青睞,取得了豐碩成果,引起了教育部門的關注和重視,但新形勢下護生的人文素養培育還存在很多不足。因此,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開展中職護生人文素養培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市場經濟的發展深深影響著當代中職學校護生的思想和生活,在從傳統到現代、從封閉到開放、從單一價值取向到多樣化價值取向過程中,社會存在的負能量給中職護生的價值觀帶來很大沖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在文化形態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受到嚴重挑戰。人文素養的本質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體現,上升到國家、民族凝聚為愛國精神和民族精神,這是人生最重要的人格品質[2]。然而如今一些護生盲目推崇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在消費觀方面存在著超前消費、追求時尚的情況。他們忽略了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和認同出現危機。
在思想觀念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精神受到忽略。一些護生重利輕義,缺乏集體觀念,缺乏責任感和義務觀念,人際關系淡薄,自由主義、享樂主義觀念盛行。一些護生社會公德意識淡薄,對他人和社會缺乏愛心和奉獻精神,對待學業消極,貪圖安逸,缺乏艱苦奮斗精神。
在價值取向上中華民族傳統核心價值觀遭到漠視。一些護生功利化傾向嚴重,只注重專業學習和專業技能的培養,處理師生、同學關系只考慮是否對自己的實習、工作有用,忽視了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的養成。
中職護生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對象之一,而中職護生普遍存在著素質差、管理難度大的問題,因此在中職學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必須為其找到落腳點和切入點,將核心價值觀融入中職學校人文素養培育體系是其合理和科學的選擇。從這方面來看,中職護生的人文素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戰略性的工程。
另外,人文素養培育的長期性以及對教育者的高要求也決定了它是一項長期戰略性的工程。從學校層面看,各種價值思潮的影響對學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人文素養培育造成阻礙,加之大多數衛生類學校的教學體系設置不合理,德育教育只重視教忽略育,難以形成一套具有醫護人文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系。從教師層面看,多為非醫學專業教師,缺乏與專業教師就護生的價值觀教育內容進行溝通的平臺,難以對護理專業的護生量身備課、授課,講授案例與護生生活、學習實際相差甚遠,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價值觀是一種持久的信念,“它體現的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文化內涵,指引著社會大眾的行為方向,是國家和社會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積淀,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家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美德,已成為中職護生人文素養培育的時代之需。
然而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利益分化和價值觀多元化,醫療衛生行業醫患矛盾突出、醫護倫理道德缺失、醫護工作者個人私欲膨脹的問題凸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只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取向,才能自覺屏蔽社會上存在的不良思想,才能從容應對醫療衛生行業的不良習氣。因此,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中職護生人文素養培育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培育中職護生的人文素養,既要全面,又要突出,構建融課程教學、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于一體的育人體系,促進中職護生學會勞動、學會勤儉,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謙讓、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4]。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對行動具有指導作用。提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的中職護生的人文素養,必須更新學校教育理念。筆者所在的衛生學校在深化課程改革上狠下功夫,一方面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課程化,把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常規教學計劃,切實滲透到學科教學中,滲透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求每一門醫學專業課程對“這個領域的歷史與傳統、所設的社會和經濟問題、面對的倫理和道德問題”等3個問題做出應答[5];另一方面把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化為護生培養的具體標準,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規范護生的行為,提升護生的人文素養。
文化自身的屬性和功能決定校園文化能夠潤物細無聲地對中職生發揮影響。校園文化建設應該落到實處,讓人文精神成為一種必需,讓護生學習人文知識成為一種自覺[6]。筆者所在的衛生學校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增強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是著力打造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文化品牌。圍繞愛國、誠信、敬業、友善等舉辦系列主題班會,真正讓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護生頭腦。充分利用主題教育活動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活動中,促使護生在校園文化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自身人文素養。
二是重視文化環境的熏陶和榜樣的模范傳導作用。文化自身的特性決定了它能夠持續性地發揮作用。筆者所在的衛生學校通過在教室、走廊、辦公室等處張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標語,時時處處提醒師生規范自己的言行,提高人文素養。通過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演講比賽、板報大賽、經典誦讀等。注重榜樣的傳導效應,在學校甄選一批優秀校友、先進個人等組成報告團隊,通過宣講先進事跡,帶動師生感受正能量,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提高護生的人文素養。
三是充分發揮校園網的引導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上傳播陣地。一方面在信息化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以校園網站、官方微信平臺、學校QQ群、學校電視臺、廣播站、移動數字電視等載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全方位宣傳和報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7]這一重要論述突出強調了社會實踐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筆者所在的衛生學校把實踐教育作為護生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醫院實習,開展義診義演活動、義務獻血活動,組織教師和護生到社區進行熊貓血篩查活動、開展助殘日活動等,讓護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人文素養。
[1]楊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醫學生人文素質培育的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20):52.
[2]劉大勇.高校大學生人文素養提升途徑[J].內江科技,2016(6):12.
[3]杜楚源,王小林.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與思考[J].醫學與社會,2015,28(12):93.
[4]袁貴仁.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N].人民日報,2014-05-23.
[5]歐內斯特·博耶.美國大學教育——現狀、經驗、問題及對策[M].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
[6]昂晴.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芻議[J].教育發展研究,2007(10):87.
[7]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