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偉(蘇州科技城實驗小學校 江蘇 蘇州 215163)
我們可以從多種方式來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在訓練的第一階段,教師可以使用押韻的籃球操方式來進一步提高學生體能訓練興趣,促進學生進行鍛煉訓練的積極性;在訓練的第二個階段,我們就可以從籃球運動的基本方式來入手,也就是簡單的籃球入門訓練,這樣的方式可以不斷加強對學生的體能鍛煉的身心發展;最后在教學的第三階段,我們就應該將基礎層面的訓練上升到技巧層面,加強對學生籃球技巧方面的精度訓練,使學生了解到籃球比賽的規則已經相關的裁判知識,并且可以開始進行階段性的體能訓練。
據相關數據分析可得出,在學校進行相對應的體育活動,非常有利于加強學生的體制與健康,分散學生學習的壓力,至于籃球分層訓練的方式則更適合小學生進行體能訓練,以下從生理層面和心理層面進項分析。
總所周知,合適的體育訓練對小學生的成長起著無可厚非的作用。
(1)小學生正處于身體成長的關鍵期,通過加強體育訓練可以促進小學生的骨骼與肌肉的快速發育,進一步增強小學生的心肺功能,當然更也可以對呼吸、消化系統和血液循環等身體機能方面進行不斷地強化作用。
(2)當今經濟正在不斷地高速發展,現代環境存在相當層面的安全隱患,空氣污染,食品安全,網絡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小學生也逐漸地沉迷于王者榮耀、絕地反擊等網絡游戲之中,這些情況的存在都將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較大的影響,導致當今小學生的體制普遍較弱,后天的影響下可能會出現心臟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等疾病隱患。而適當地加強體育鍛煉,便可以在一定的程度提高小學生的身體免疫能力,進而降低疾病出現的概率。
(3)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還可以改善神經系統,增強神經系統的活力,加強神經系統在人體內的判斷能力,這樣就能夠對于身體發生的狀況進行及時的處理,加強了人的身體對與環境的適應和改造能力,保障了機體的活力,從而不斷地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
(1)在心理層面而言當然是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減緩對人們緊張的壓力,并對于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狀態進行適當的改善,加強活力和對待事情的集中度。
(2)體育鍛煉可以鍛煉人的身體,提高免疫能力,促進健康發展,還能將改善疲憊狀態,對于小學生成績的提高也有顯著的作用。
進行適當的體育訓練可以達到加強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的作用,還能促進學生的團隊協作感,而籃球訓練在小學生的體能訓練中顯得尤為突出。對于處于較低年級層次的小學生來說,由于學生身心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和高階技巧層面的掌握相對不夠理想,那么體育教師必須按照適合這一階段學生的訓練方式來參與籃球鍛煉,從而形成小學生對于籃球的初步認識,對于小學生的興趣能夠起到很好的培養作用,對小學生下個階段進行更加深層次體育運動知識產生積極影響。而處于中年級層次的學生而言,由于這一階段小學生的情緒一屆開始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學生對于教學活動的模仿能力在增強,他們能夠對概念性知識形成自己初步的理解,所以體育教師可以開始對學生進行籃球技術技巧層面的培訓,如簡單的運球、防守和拍球等,對學生的場上的規則意識進行培養,學生也能不斷地激發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進而加強身體健康。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而言,身心發展也進入到相對的階段性穩定時期,在運球速度、體能耐力和打球力量方面也得到了提升,教師此時應該在組織開展籃球訓練的過程中開始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團隊意識加以培養,能夠讓學生在培養團結和責任意識,對學生未來適應社會生活產生著積極影響。
在小學就應該讓學生了解到籃球這項體育運動,并對小學生的年級、體能力量、階段特點和心理進行研究,并按照學生之間的體能差異進行合適的分組。通過對以上幾個階段進行研究分析,并定期確定相應的籃球比賽,便于提高學生籃球的實戰經驗。
根據新教改的內容,要將學生當成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幫助學生學習的作用,其主要還是學生自主學習課堂內容展開充分的討論。教學的主要含義就是將教與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加強籃球的訓練,開展籃球活動相對來講對技術的要求較高,但學生的課堂時間有限,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在課余的時間可以進行訓練,在一定的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
在校園里對小學生進行籃球基礎教學主要是現在校園中挑選身體素質相對較好以及有過籃球訓練基礎的學生進行培養,參加相應的籃球比賽,在此為基礎,可以加強籃球運動在小學校園中的影響,促進籃球運動的發展,全面引起小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與熱情。
對小學籃球分層訓練發展學生的體能地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以下對其進行說明:
(1)由于小學生在各個階段的籃球訓練內容和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對教育教學活動所用的材料進行利用,按照小學生的個性、身心特點來進行教學,在此同時,也就要求應該要對小學生的籃球教學通過分層式的訓練;
(2)此外,在對小學生進行籃球分層訓練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對小學生的體能、力量進行研究,小學生還處于身心發展的成長期,應該格外注意按照學生的實際個性特征來制定方案,進行經驗累計,使教學的方式發展趨于模式化;
(3)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對各個階段的小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時,教師應該按照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選擇符合學生自己情況的方案。
(1)在進行教育教育活動研究的過程中,學校的領導成立相應的小組,根據學生個性特征進行分化之后,由各個級別的體育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體能訓練。
(2)在訓練的過程中應對學生的體能進行考慮,在對訓練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不能超過學生的體能要求。還應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案,并按照教材來實施教學訓練。
(3)建立訓練的規范和制度,學校在進行體能訓練的時候應進行制度化管理,由學生、體育老師、學校領導綜合各方意見,制定行之有效的籃球規則,并要求師生訓練的過程中嚴格的進行落實,此外,必須定期招開工作總結會,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應如何解決以及往后工作如何開展進行合理分析。
小學生的訓練方式主要是在體育課的課堂上進行,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按照教育教學的要求對學生的基本動作以及專業理論知識進行系統分層級的訓練。督促學生進行練習,或者是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訓練,來對技術進行鞏固。具體有以下幾種方式:(1)日常化訓練,首先是在體育課進行訓練,體育課每周都會有,所以在上課的過程中加入籃球方面的訓練,例如簡單的拍球、運球以及組織籃球比賽等等,這也是加強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對知識與技術掌握程度的主要手段;其次就是充分利用課外的時間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并對知識進行不斷地鞏固;(2)特色化的訓練,在對小學生進行籃球訓練的過程中,要融入個性化的訓練,按照學生不同的個性差異進行有選擇性的訓練。同時,還應注重民主化,綜合采取學生不同的意見,制定責任制,教師應該落實對學生訓練的責任。
小學階段的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籃球技能,并開始對籃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根據分層訓練思想,體育教師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理解力綜合考慮其訓練效果,然后對訓練方式進行適當的調整,以實行強化訓練。在這段時間內,體育教師還可以結合學校籃球教育教學本身的情況組織構建學生籃球隊,從班級中選取籃球基本技能較好、體能優秀的學生加入到籃球隊中,然后組織學生之間的對抗比賽。這樣,不僅學生在能夠實際參與籃球隊訓練,而且就能夠逐步掌握籃球競技運動的規則,相關技術動作也能夠得到一定的應用,對學生深入學習籃球相關運動知識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同時在學生以籃球對抗賽的方式參與訓練后,學生的集體意識、責任感會進一步強化,能夠認識到自身作為籃球隊一份子的重要責任,應該主動擔負起責任并能正常進行體能訓練。此外,借助籃球強化訓練學生在參與相關籃球比賽的過程中自身心理素質也能夠得到相應的培養,對學生未來發展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可見在小學階段實施分層籃球訓練對學生體能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小學體育教師要想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體能,就應該加強對籃球分層教學的重視,并將其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為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提供良好的支持,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重要的保障。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也開始逐漸運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其主要是強調加強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與進步,將體育運動與實際的教學勞逸結合。使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樂趣進行了解,以此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熱情,并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小學階段的籃球訓練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合理開展籃球訓練不僅有助于發展學生的體能,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也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師應該積極探索籃球訓練優化方式,制定合理的訓練方案,對學生的籃球運動興趣和體育鍛煉興趣加以培養,為學生未來全面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