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廣西民辦院校五年制高職藝術設計類“雙師型”教師隊伍存在師資隊伍不穩定、師資結構不合理、學校對師資建設投入不足和激勵制度不完善、教師能力單一等問題,提出統一思想、按需招聘、提供平臺、落實機制等措施,從而促進廣西民辦院校五年制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現學校、教師、學生三贏局面。
【關鍵詞】廣西民辦院校 五年制 高職藝術設計類 “雙師型”教師 建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2C-0079-02
廣西于2012年開展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試點,該學制是初中起點,實行五年制中高職一體培養,包括“2+3”“3+2”“五年一貫制”三種學制類型。本文五年制專指五年一貫制(下文均以五年制代稱),即五年均在一所高職院校完成中職、高職教育,該高職院校設立附屬中等職業學校,負責中職階段兩年的教育實施。藝術設計是民眾在滿足基本功能需求后,對空間環境、視覺傳達、產品設計在審美上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廣西很多高校都開設了藝術設計專業,以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具有藝術素養的技能型人才,但是該專業師資隊伍培養方面仍存在不少的問題,尤其是在“雙師型”教師培養上有待進一步改進。
一、廣西民辦院校五年制高職藝術設計類“雙師型”教師隊伍問題分析
廣西共有4所民辦院校具備五年制高職招生資格,都是在高職教育的基礎上增設附屬中等職業學校,以完成五年教育的銜接。這些學校藝術設計類師資存在著民辦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和專業自身特有的缺陷:一是師資隊伍不穩定。民辦院校建校時間短,教師沒有編制,學校沒有政府財政補貼,教師收入水平偏低,造成師資更迭頻繁。二是師資結構不合理。民辦院校師資普遍年齡較低,學歷以本科為主,職稱較低或者沒有職稱,老中青結構不全。三是學校對教師隊伍建設投入不足和激勵制度不完善。由于民辦院校本身資金運營的問題,教師的在職教育和培訓主要依靠教師自主完成,學校投入不多或者不投入;由于激勵制度缺失或者無法貫徹執行(激勵的執行需要資金),教師中存在“多干少干一個樣”的思想,不注重提升自己的學歷、職稱,極少撰寫論文、參與科研工作,職業素養提升不大。四是能力單一。作為教師,由于缺少學術和科研的鍛煉,只教不研,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缺少思考和教改的能力,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缺少長遠性;作為設計師,長期在校任教,不參與社會實踐,缺少對市場需求的觀察力和實踐能力,課堂教學與市場不接軌,學生市場競爭力不強,教學質量不高;在中高職課程銜接和教學實施中,缺少對五年制一體化教學的認識,缺少前后置課程教學目標的溝通,造成割裂地完成單門課程教學,學生整體職業能力提升不明顯。
廣西4所民辦五年制院校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都還停留在“有認識,有方案,執行力度不大或者無法執行”的情況,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師資隊伍不穩定。隊伍建設是一個需要長期跟進、校方和教師本人都要努力的一個過程,一名教師從應聘到離開學校,短則一兩年,長的三到五年,而一個本科畢業生從進入教師隊伍,考取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證,到評為講師,大致需要7年。廣西4所民辦五年制院校的建校時間基本都是十余年左右,這么短的時間,學校尚未有足夠的歷史積淀,沒有名師,沒有名牌專業,難以提高學校在招生工作中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度。
二、廣西民辦院校五年制高職藝術設計類“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策略
民辦院校的運作機制、資金來源和資金的管理使用方式,無法像公辦院校那樣,長期專項基金專人管理,提供資金、項目、平臺和時間去培養教師某項專項能力。從民辦院校的具體實際出發,從自治區的政策和學校的長遠發展出發,加快建設一支具備教研能力、具有行業實踐經驗和能力,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相對穩定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廣西各民辦院校五年制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發展壯大的人力保障。“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點在于統一思想、按需招聘、提供平臺、落實機制,實現學校、教師、學生三贏局面。
(一)統一思想。每年新招聘教師,需經過學校崗前培訓后方能上崗,培訓的內容應包括校情介紹、高校教師崗位職責認識、教師教學業務能力培養、教師職業生涯規劃。通過培訓,新進教師應該對應聘學校的民辦性質、管理模式、自身條件所能獲取的薪資課酬收入有明確認識,以免出現對收入預期期待值與現有收入相差較大而辭職的情況;對高校教師的教學育人、教改科研、參與社會服務、文化傳播的崗位職責要有認知;對進行一門課程的教學需要的課前準備工作、課堂的組織實施、課堂管理、課程考核的流程要熟知,并充分準備;對照自身學歷和條件,在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和提升職稱需要準備的工作要有一個基本的時間概念和方法。同時,人事部門也應對新招聘教師考取高校教師資格證、考取行業職業(執業)證、參與職稱評審提出要求,讓新進教師明白自己今后職業發展的方向。
(二)按需招聘。民辦院校五年制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師的招聘條件,根據人才培養模式和不同的專業課程性質要求,可以在本科起點進行。例如,美術基礎課程,需要授課的是素描、色彩、圖案、美術字之類的課程,一個藝術院校美術教育或者美術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即可勝任;專業理論課程,可以聘請碩士研究生或者高職稱教師進行授課,這類課程總量不多,既可正式聘請,也可從兄弟院校聘請兼課高職稱教師,因為這類教師的理論水平是高于本科畢業生的;專業軟件課程和藝術設計核心課程,需要聘請具有2年以上行業實踐經驗的本科生,也可以聘請中級以上職稱的行業從業人員。其中,每一個專業需要一個副高以上專業帶頭人,對專業教學團隊工作進行指導和培養。通過按照課程教學需求進行招聘,既可以有至少一個高職稱專業帶頭人進行專業建設指導,也能滿足日常教學需求,并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建設一支具有高中低職稱結構、高效且成本合理的教師隊伍。因為五年制高職其中有兩年是中職學籍,招聘本科學歷的教師也是符合要求的。endprint
(三)提供平臺。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雙師型”教師能力提升,在多個平臺均可體現。一是教育主管部門提供的培訓機會。如廣西演藝職業學院選派兩名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參加教育廳主辦的2015年度廣西高等職業學校專業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通過一個多月的培訓,選派教師通過考核,取得結業證。二是參加專業設計比賽和考取行業職業(執業)證。藝術設計類的專業比賽比較多,全國性的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大學生藝術展演,以及各設計行業協會主辦的設計大賽等,教師可以將設計比賽項目帶入課程,既指導學生參賽,也可自己參賽,參賽結果就是教學成果體現,通過參賽,教師提升指導和溝通水平,提升教學質量,學生通過比賽提高專業設計水平,同時也具有榜樣和引導作用。行業職業(執業)證是認定“雙師型”教師重要的標準,藝術設計類職業資格證包括廣告師、建造師、藝術化妝師、多媒體應用設計師等,教師可根據自身專業和職業規劃目標,選取合適的職業資格證,通過自學和參加培訓,考取職業資格證書。三是參加校企合作,到企業設計一線參加社會實踐,拓展專業教師視野,將理論應用于設計實踐工作,并反饋到教學中;教師參加社會實踐,可以在不影響教學工作和學校事務的前提下,自行尋找兼職企業,也可以與學校的合作企業簽訂項目協議,帶領學生團隊為企業的設計項目服務;專業教師服務設計一線工作,可以準確把握市場對人才崗位能力的需求,了解設計生產流程,熟悉施工工藝,與客戶溝通交流,這有助于專業教師積累實踐經驗,將教育教學、設計實踐和教改科研聯系在一起。同時,通過設計實踐,教師也可以參與行業職稱評審,如工程師、美術設計師、美術編輯、工藝美術師、服裝設計工藝美術師等,教師獲得高校教師系列職稱和行業職稱,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硬性指標。
(四)落實機制。每所民辦院校的教師激勵機制都有所不同,但往往是按照學歷學位、職稱、論文、課題、參賽獲獎和指導學生參賽獲獎情況,設置不同的聘用級別和條件,設置不同的考核權重,這其中的關鍵點在于將職稱評審和聘用級別分開,評聘分開有利于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職稱評審有嚴格的學歷、工作年限、專業技術成果要求,不到時間不滿足條件無法參加評審,但是實行評聘分開,可以低職高聘,對尚未達到職稱評審年限,但是其他方面表現突出的教師,民辦院校可以聘為高一級別教師職務,也可以高職低聘,對出現教學事故、考核不合格的教師,降低聘用級別。并且,對于考核優秀、成果豐富的教師,可以在年度評優、教師課酬提升上有一定比例的體現,如廣西演藝職業學院教師考核優秀,課酬在下一年度可以獲得10%的提升,也體現在下一年度教師職務聘任上。
除了民辦院校自身的激勵機制外,教育主管部門也在落實國家和自治區教育規劃綱要、《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區教育發展大會、全區教師工作會議、全區職業院校教學改革及常規管理工作會議精神,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全區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再上新臺階的工作中,分批次分地區在中職學校中開展“雙師”資格認定,并對獲得“雙師”資格的教師的激勵機制在文件中明確提出。2015年自治區教育廳第一次在柳州試點開展了“廣西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資格認定”工作,兩年來,分別在南寧市和區直中等職業學校中,三個批次共計3660名教師提出了申請,2406名教師獲得“雙師型”教師資格。
總之,民辦五年制高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目前可以通過鼓勵教師評雙職稱的形式,參加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資格認定,通過參評雙職稱,推動教師隊伍建設的各方面工作進度,從而促進教師隊伍質量提升,提高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專業能力,以期為社會和區域經濟培養合格的應用型藝術設計人才,形成學校、教師、學生三贏局面。
【參考文獻】
[1]陳建超.五年制高職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問題分析與對策[J].科技信息,2010(24)
[2]劉曉敏.“雙師型”教師職業能力構成與提升——以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為例[J].紡織服裝教育,2015(6)
【作者簡介】黃慧玲(1982— ),女,廣西永福人,工程碩士,講師,工程師,廣西演藝職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高等職業教育、環境藝術設計。
(責編 黎 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