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基于鐵道專業建構課程教學內容,發揮思政課對高職生就業能力的培養作用。
【關鍵詞】鐵道專業 思政課 就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2C-0167-02
就業是民生之本,關系著高職生個人發展,也關系著家庭、學校、社會和整個國家的穩定和發展,高職生實現就業的關鍵就是提高就業能力。以鐵道專業為導向,在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簡稱“思政課”)中加強高職生就業能力培養,能有效激發鐵道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和實效性,增強學生的獲得感,發揮高職思政課在鐵道專業高職生就業能力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下稱“基礎”)課程為例,以鐵道專業為導向重構課程教學內容,發揮思政課對高職生就業能力的培養提升作用。
一、以鐵道專業為導向,在高職思政課進行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一)加強鐵道專業高職生職業政治素養的要求
思政課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通過對高職生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學習,引導高職生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從而幫助學生畢業后盡快適應鐵路現代化建設奠定夯實的政治基礎,成為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明確職業院校的定位和方向,實現鐵道專業高職生培養目標的必然選擇
《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等職業教育應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高職院校要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鐵路是個多部門、多層次、多工種的生產企業,工作崗位大多數以室外作業為主,多分布在生活條件艱苦的小站,工作時間不確定。鐵道專業的學生應具有更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實現最終的就業。這個目標不僅需要在專業課教學中培養,更需要發揮思政課對高職生就業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
(三)提升鐵道專業思政課教學實效性,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吸引力的迫切需要
堅持“以生為本”,實行“因材施教”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高職思政課的基本要求。盡管近年來思政課不斷得到加強和改進,但在堅持“以生為本”“因專業施教”方面還做得不是很到位?,F在的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就業,更注重自身的發展。全國使用統一的思政教材,教學內容缺乏專業針對性,吸引不住學生,學生認真聽課的不多。加上學生對行業、職業的感知甚少,難以培養企業需要的職業道德和高素質技能。所以,鐵道專業思政課要提升教學實效性,就要針對鐵道專業的就業要求,選取教學內容,激發出學生的專業熱情,切實增強學生的獲得感,實現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和實效性,引導學生自覺提升就業能力。
二、以鐵道專業為導向,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建構教學內容
歷年鐵道專業類畢業生招聘公告明確標有以下內容:富有團隊精神,服從領導安排,能適應駐外工作;工作認真、吃苦耐勞、愛崗敬業,有責任感和工作積極性;熟悉并能靈活運用鐵路生產安全常識,熱愛鐵路事業等。從中可以看出高職生就業能力包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職業素養、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較強的表達能力和溝通技巧、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等。所以,思政課要想從根本上提高高職生的就業能力,就必須以鐵道專業為導向建構教學內容。下面以基礎課程為例,按章節內容從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個角度提出重構建議,通過“講、讀(看)、辯、行、寫”的參與式教學方法培養和提高高職生就業能力。
(一)緒論“珍惜大學生活 開拓新的境界”
緒論部分可開門見山直接設置“適應鐵道專業學習,樹立鐵道職業學習新觀念”專題,在學生入校之初的適應性教育中滲透職業啟蒙教育。設置主題發言“你心目中的鐵道專業”,課內討論“計算機鐵道專業學習成本”,實踐匯報“大學生涯規劃”等實踐項目,讓學生更快地適應大學生活,轉換角色,思考職業人生,激發學生的職業意識。
(二)第一章“追求遠大理想 堅定崇高信念”
本章第一節“理想信念與大學生成長成才”可重新設置“鐵道職業信念與大學生成才”專題,通過課內討論“當代大學生應該有什么樣的鐵道職業理想”,課后思辨“逆境出英才還是順境出英才”等實踐活動,更好選擇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專業特長的職業,以及明確自己職業成長的道路,確立職業理想,堅定自己到基層、艱苦工崗位中為祖國作貢獻的職業理想信念。
(三)第二章第三節“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本節中的第三部分“做改革創新的實踐者”設置為“做開拓創新的鐵道職業人”專題。開展課后調查“鐵路發展現狀”,明確在就業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鐵路要得到發展,核心就是要創新,作為鐵道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技能時要理論聯系實際,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去解決具體問題,有質疑精神,形成自己獨立的見解,提高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為今后就業創業打下堅實的能力基礎,為鐵路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四)第三章“領悟人生真諦 創造人生價值”
本章“在實踐中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可融入職業實踐,設置“在鐵道職業實踐中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專題。開展“學習柳鐵驕子 確立職業偶像”專題教育,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勞動模范、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事跡材料,撰寫心得體會。從而在求學階段樹立自己的職業偶像,在三年的學習、班團干、社團工作、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中明確人生的責任以及鍛煉能力,為今后能更好更快適應工作做好準備。
(五)第四章“注重道德傳承 加強道德實踐”和第五章“遵守道德規范 錘煉高尚品格”
這兩章內容可融合為一個專題“踐行鐵道職業道德,遵守鐵道職業道德規范”??烧n前布置學生觀看《大國工匠》專題片,課堂分組結合鐵道職業道德規范談體會,整合企業對鐵道職業崗位所需職業道德和職業規范的內容,培養學生愛崗敬業、團隊合作、服從管理、鉆研業務、樂于奉獻的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完善職業人格,形成扎根基層、服務企業的艱苦奮斗的作風,企業都非??粗羞@樣的作風,對提高高職生的就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六)第六、七、八章關于法律教育部分
可插入“學習鐵道法律精神,加強鐵道法律修養”專題。通過主題發言“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常用法律法規以及鐵道方面有哪些法規”,初步學會并運用與日常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來分析和解決現實職業工作、家庭生活中的法律問題。通過課堂上組織學生觀看、教師講解法律警示教育片,教育學生法律是做人的底線,做守法的鐵道職業人。
總之,在新形勢下通過思政課教學來提高高職生的就業能力是非常必要的?;A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則是思政課程提高高職生就業能力的重要載體,也只有把思政課教學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結合起來,才能提高思政課的實效性,增強高職生的獲得感,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解決好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參考文獻】
[1]李丹華.論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與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觀察,2014(3)
[2]廖敏.淺談高職思政課教學中對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4(3)
【作者簡介】龍紅梅(1977— ),女,廣西融安縣人,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學。
(責編 丁 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