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文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也逐漸走向正軌。追求學生的全面發展已成為每一位教師的責任與義務。而在農村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以及對話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英語整體水平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以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口語水平和英語對話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本文從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注重評價等幾個方面淺要論述在農村英語教學中示范性對話教學的策略應用,以期為廣大教師同仁提供建議。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 示范性對話 教學實踐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特別是農村的中學,常常會出現因為條件的限制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很影響教學效果。比如,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作為教學重點,而忽視了學生的口語水平和知識運用能力,這樣和容易會造成學生“啞巴英語”的情況,即學生在英語書寫及閱讀方面有著較好的表現,但在英語運用及口語方面卻顯得能力較為匱乏,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顯然是不利的。因此,合適的教學方法以及正確的教學理念在提升學生英語素養的教學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同其他學科不同,具有知識點雜,難以形成知識系統的學科特點。在初中階段,大部分學生認為英語學習較為枯燥,且學習難度較大。而教學實踐表明,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不大,很難能夠潛心學習英語,不能夠了解英語學習的敲竅門。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方法,最大程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將情景教學法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形式,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逐漸在各個鄉鎮學校中普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影視資料、圖片等帶給學生足夠的感官感受,比如英語電影、歌曲等,這樣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到有用的知識。
二、巧妙融入生活,提升學生自信
教學實踐表明,由于地域、教學資源的條件的限制,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存在很多的問題。其中最為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一項便是相對于城市學生而言,農村學生的英語基礎較為薄弱,而這一問題的直觀表現便是農村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的自信心不足,特別是在練習英語對話時很大一部分學生都沒有足夠的勇氣來參與到課堂中去。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注重教學方法,將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作為教學重點,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首先,在教學的初級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創設對話情景,也就是將口語練習生活化。比如,教師可以這樣來和學生對話:“what time did you get up today?”“what did you eat today?”等等,通過日常的對話來消除學生對于英語對話的恐懼。當然,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對話時應該注重學生的反饋,盡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去,對于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充分鼓勵學生,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三、注重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意識
當今社會,競爭與合作無處不在。作為一名合格的新世紀人才,不但需要在專業領域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來提升競爭力,同時也應該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識和能力,能夠在面對困難的時刻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因此,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識和過硬的能力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而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在進行對話訓練時,學生便可以以小左為單位進行練習。學生可以與小組內的成員搭檔,通過對話練習一同進步。這種學習形式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意識,同時由于學生之間的限制較小,學生在練習時可以完全發開自己,收到較好的效果。當然,教師在分組時應該注意小組內學生能力的均衡,不能讓學生認為自己的能力強于或若于組內的其他成員,負責會出現挫傷學生的自信心的情況。
四、注重評價,鼓勵學生敢于“說”
初中階段,學生的年齡較小,也較為敏感。往往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話便可能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工作,而不是簡單地“有錯必糾”。在英語對話訓練中,由于學生之間的基礎和能力不同,很容易會出現部分學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教師應該注意不能對這部分學生過于嚴厲,而是應該充分引導學生,讓他們尋找自身的原因,從而提升自己。教師應該鼓勵他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失敗而喪失學習熱情。當然,對于能力較強,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也要及時對其表揚,并引導他們戒驕戒躁,保持好成績。
總而言之,現階段的農村初中英語示范性對話教學仍存在很多問題。做好這方面的教學工作能夠最大程度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對于學生英語方面的學習以及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當然,教師應該明白,培養學生的口語水平和知識運用能力是一件很難短時間內見效的工作,教師應該具有足夠的耐心,充分引導學生,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教師也應該勇于探索和創新,努力尋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同學生一起進步。
參考文獻:
[1]李艷娜.農村初中英語對話課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6(25).
*本文系泰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課題研究成果系列論文,課題立項號YBLX20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