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如今教育水平和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面的消費,當面臨五一,十一各種小長假的時候,會開始更多的選擇去博物館,或是古遺址這樣文物資源豐富的地方。但是隨著近幾年旅游人數的急劇上升,以及文物旅游資源初開發且各方面保護不完善甚至空白的情況下,文物資源存在著嚴重的破壞以及丟失等各種問題。
關鍵詞:文物旅游資源;價值;立法;保護
中圖分類號:D922.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32-0277-01
作者簡介:張瑞平(1992-),漢族,山西臨汾人,本科,就讀于集美大學,法學專業,上海海事大學,2017級經濟法學術碩士生。
一、文物的價值
正如人們所了解的,時間具有一維性即單向不可倒流的特性,而文物是產品在某個特定的時期所產生的,也同樣不可逆轉,不可替代,因此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物的價值是普通物品經過時間的洗滌之后才顯現出來的,只有經過滄海桑田的變遷與洗禮以后,文物的價值才能逐漸的形成,并且在時間的長河里不斷的發展著。
文物的價值是和文物同步形成的,任何文物都必須把不以人的主觀意志而獨立真實存在的物質實體作為存在形式。一個文物,可能會具有藝術價值,也可能反映當時的民俗民風,更是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文物對文化的傳承和宣揚具有一定的作用,如變臉的道具,刺繡,皮影戲里用到的皮影,這些道具正是通過它獨有的色彩和技藝去反映當時所產生它的年代和地域的文化以及民俗民風的,當我們再次看到這些承載著歷史和文化的色彩斑斕的刺繡與皮影時,也是在回味歷史,感受過去的文化,傳承我們的歷史精華。
文物旅游資源是人文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文物是綜合利用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發展人文旅游的最佳載體,為旅游者提供了高層次的文化精神享受,所以文物旅游資源法律保護制度的完善,對于人類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文物旅游資源保護中的問題
當下文化旅游資源在開發建設過程中的破壞、過度旅游中保護不力帶來的破壞、以及人為管理不力造成的各種破壞性事件經常發生,各種媒體針對這方面的報道我們也是經常看到,此處就不再舉例說明。針對保護文物旅游資源中的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文物資源的保護資金的缺乏
現如今對文物旅游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使原本脆弱的世界遺產更加岌岌可危。文物資源日漸遭損毀,對這些毀損以及文物周邊環境保護的忽視熟視無睹的現象時有發生。由于文物資源在實施各種維修以及修繕等各個項目所需資金較多,盡管中央和地方財政逐年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但由于未設立這方面的專項經費,從其他渠道吸收的資金有限,因此我們可以不難發現在文物旅游資源保護管理方面投入的資金與實際需要的資金相比具有較大的差距。(二)相關的法律以及法規尚不完善
目前我國還沒有相關的世界文化旅游資源保護管理方面的專項法規。《文物保護法》中也提及文物旅游保護相關的內容,但是不具體,并沒有針對性,很難運用到實踐中去,各種法規和規章之間也存在著執法空白或者執法重復等問題。此外,與之相關的管理機構較多,不能統一管理,甚至出現管理混亂和無人管理的現象,文物旅游資源的保護導致嚴重不到位等問題。
三、從立法層面上對文物旅游資源保護給出的建議
為了讓這些文物更好的發揮其價值,我們需要從立法層面開始去保護文物旅游資源。
(一)針對在文物旅游資源方面存在的立法的空白和滯后并存的問題,應當制定相關的《文物旅游資源法》,詳細的列明各種違法行為及其應當承擔的責任。可以適當加大文物犯罪的懲罰力度,比如加大刑法對文物旅游資源破壞犯罪行為的財產刑,從而達到威懾民眾減少文物犯罪的效果。可以具體列明文物資源保護中各有關主體相對應的法律責任及其具有實際可操作的承擔責任的形式,從而積極的督促文物旅游資源保護過程中的監管方以及經營管理者等都能積極依據法律積極的保護文物旅游資源。
(二)針對我國大多數的文物資源屬于國有資源這一現實情況,應當建立相應的公益訴訟制度,給與公民、法人、社會團體對破壞文物旅游資源的主體資格,可以由國家來承擔相應的訴訟費用并給公益訴訟提出方相應的交通、住宿方面費用的補貼,從而提高民眾保護文物旅游資源的積極性,盡可能實現對文物旅游資源保護的全民監督。
(三)為了提高執法的效果,避免各行政部門聯合執法中的職權分工不明,標準不一,甚至出現重復執法的問題,可以建立相對獨立的文物旅游資源保護方面的執法機構,更好的實現保護文物旅游資源的目標。四、結論
文物旅游資源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面對經濟快速發展和文物旅游資源的保護之間出現的矛盾,我們應該積極的去應對,不能一味的追求經濟的發展而忽視了文物旅游資源的保護。我們在通過立法改善文物旅游資源保護難的處境的同時,更要積極呼吁人們自發的愛護身邊的文物旅游資源,只有這樣文物資源才能得到更有效的保護。[參考文獻]
[1]凌波.文物價值簡論[J].中國博物館,2002(02):2-8.
[2]李慧娟.論我國文物旅游資源法律保護制度的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7.
[3]馬青紅.論山西文物旅游資源開發的法律保護[A].中華全國律師協會.規劃·規范·規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秀論文集[C].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中華全國律師協會,2006.4.
[4]裴巧玲,馬青紅.我國文物旅游資源開發保護存在的法律問題分析[J].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0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