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歡,許俊麗
(河海大學,南京211100)
隨著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江蘇沿海地區處在大力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大力建設長江經濟帶,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重大戰略的聚焦點上,是戰略實施的前沿陣地,是長江經濟帶和新亞歐大陸橋重要的出海門戶。而且當前江蘇沿海發展正處在“十三五”開局的關鍵時刻,12月2日,江蘇沿海新興產業投資基金成立,作為江蘇省“一帶一路”(江蘇沿海)系列專項基金中創立的第二支基金,在資金大量投入的前提下,樹立協調、綠色、共享、環保、創新的新思想,促進沿海地區快速發展。以上新形勢使得江蘇沿海地區發展既面臨著許多挑戰和約束,更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條件,為了全面落實國家戰略,實現跨越式發展,江蘇省為響應這一倡議提出一系列對策,力爭開創沿海發展新局面。在這前所未有的機遇下,將江蘇沿海的發展推到了新的高度,建立沿海港口群,極力營造江蘇沿海各港口共同發展的新畫面。
本文首先介紹江蘇沿海地區的發展背景,在“一帶一路”發展前景下,分析了江蘇沿海港口發展現狀,基于蘇北經濟落后于周邊沿海省份,為縮小差距尋找發展中的不足,提出可行的對策建議,使江蘇沿海各港口分工合作,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使其發揮應有價值,從而促進江蘇又好又快發展。
1.江蘇沿海港口優勢條件。江蘇作為黃金水道入海口,兼具“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及長江經濟帶的良好地理位置,是“帶一路”重要的組成部分[1]。江蘇沿海主要位于在蘇北、蘇中地區,處在長江經濟帶、隴海蘭新線區域的三大生產力布局上,而且在長三角經濟圈內,海岸線長近千公里,形成以連云港港為龍頭的沿海港口群,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戰略優勢突出。其次,區位優勢也比較明顯,靠近長江,毗鄰黃河,港口發展前景良好,尤其是素有橋頭堡之稱的連云港,與周邊國家聯系便利,貿易往來密切,對于推動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帶動大陸橋沿線經濟發展和協調東部與中西部發展具有很好的龍頭作用。

表1 江蘇沿海三市的重點港口
2.江蘇沿海港口發展現狀。江蘇沿海有眾多港口,主要沿長江黃金水道和沿海岸線分布,規模已經較為完善[2]。從2016年來看,上半年江蘇省規模以上港口不管是在吞吐量、集裝箱還是煤炭、金屬礦方面漲幅都比較突出。從重點港口看,連云港港增長10.9%,實現了較快增長。從近幾年來看,江蘇沿海港口發展面臨著歷史性的機遇,憑借自身的戰略地位和區位優勢,相比之前,港口規模逐漸完善,功能逐漸齊全,生產逐漸企穩,發展逐漸迅速,資源利用率逐漸提高。連云港港作為龍頭港口發展迅速,但江蘇沿海其他港口較周邊沿海港口發展比較緩慢,起點較低,雖然吞吐量有所提高,但與沿江港口相比吞吐量占比明顯小,形成蘇北、蘇中比蘇南地區經濟發展落后,整體不平衡性尤為突出。江蘇沿海港口眾多,包括連云港港、大豐港和南通港等,但沿線經濟與海岸線不對等,除連云港開發利用比較完善,進入全國沿海港口前十名外,其他沿海港口差距還是很大。目前看來,江蘇還是未能充分利用獨特區位優勢,沿海城市主要分布在蘇北,而蘇北發展卻相對落后。同時,沿江港口由于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影響發展較快,而沿海港口利用率低與國家港口發展能力相差較大,不僅阻礙了蘇北乃至整個江蘇的發展,而且拉低了世界沿海開發水平。
3.江蘇沿海港口發展落后的原因。蘇北、蘇中經濟落后不利于港口壯大。由于歷史的發展,蘇南地區經濟發展較高為沿江港口發展提供保障,長期以來形成“重江輕海”“重南輕北”的現狀,差距越來越大,發展極不平衡[3]。沿海地區總體經濟發展緩慢,隸屬于欠發達地區,成為江蘇發展的軟肋。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物流市場的發展,導致對港口需求減少。再者,蘇中地區也有沿江港口,導致港口內部之間競爭大阻礙沿海港口整體發展。下圖為江蘇三大地區2010—2015年人均GDP情況,不平衡現狀嚴峻。
沿海港口開發無序,缺乏規劃。按照規定的標準來看,相同規模港口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200千米,而在江蘇沿海的實際情況來看,有些差不多規模的港口之間不足80千米,港口建設沒有統籌規劃,各海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全局考慮,最終形成優質大港少、各種小港多,盲目性大等現狀,導致沿海港口只重數量不重質量,缺乏合作意識等。再加上經濟行為主體都想抓住此次重大國家戰略,求富急切,一擁而上;盲目壓低價格,削弱整體競爭力;港口布局分散,缺乏整體規劃。最終導致過度投資,重復建設,功能重疊,無序競爭,資金浪費現象嚴重。

江蘇2010—2015年人均GDP情況圖
沿海港口功能單一,港城脫節。沿海港口主要以運煤為主,功能單一,完善的集疏運系統是港口發展的基礎,而江蘇恰恰缺乏內河、公路、鐵路等完備的交通運輸系統,缺少基本的基礎設施[4],而絕大多數沿海港口又遠離城市,由港城之間的直線距離可以看出,連云港港距市中心20多公里,離縣城最近的射陽港都需要20公里,更不用說大豐港、陳家港、濱海港等港口,一個城市一個港口的格局,使港口和城市之間缺乏互動,未全面考慮綜合水平差,達不到港口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的訴求。查閱2014年的貨物吞吐量數據可知,長三角區域各港口的排名,寧波—舟山港世界第一,上海港世界第二,江蘇眾多港口中只有蘇州港擠入前十,位居第六,沿海港口中最具發展前景的連云港也未出現在全國十大貨物吞吐量排名榜中??梢?,江蘇港口特別是沿海港口發展速度與附近其他港口還有較大差距。
淤泥質海岸阻礙優良港口的建設。江蘇海岸線比較長,占全省很大比例,連云港附近地質較好,擁有44公里利于建設良港的巖質海港,從具有同種地質的香港港和舟山港的發展可以看出,連云港港有良好的發展潛力。除此之外,其他海岸線大都淤泥質海岸,還岸線筆直、整個灘面遼闊、幾乎沒有坡度等特征,存在航道淺、深水距岸遠、淤積嚴重、攔門沙等問題。因此若要建港,從江蘇沿海港口建設的經濟性考慮,投入資金代價太大,不利于港口的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給沿線地區帶來了全方位的發展機遇,江蘇沿海港口建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建立港口群互動發展,整體形成3市12港區的發展框架[5]。而江蘇一開始沒有明確的定位,沒有樹立“大沿海”的發展目標,使沿海建設以低定位的格局發展,港口缺乏規劃,成效較低,不確定因素多[6]。而且立足于全國,江蘇海岸線的建港條件不是特別顯著,淤泥質海岸增加了建港成本。因此,沿海港口建設開發應統籌考慮,根據各港口的地理位置,承擔功能,所依托的腹地,抓住機遇,明確港城、港產之間的關系,找準定位統籌規劃,各港口發揮各自優勢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1.依托“一帶一路”,重點建設連云港港。連云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組成部分,是新亞歐大陸橋的東橋頭堡,比較便利、效益的出???,為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需把連云港作為先驅導向[7]。完善綜合交通系統,建設物流樞紐,提高綜合服務能力,打造自由貿易港區,將連云港港打造成國際樞紐港,暢通交通渠道打造物流鏈,借助長三角地區地理優勢,與寧波港南北兩翼遙相呼應,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服務區域經濟的能力,建設現代化臨港產業基地,充分發揮連云港港的優勢作用。

表2 鹽城市土地資源統計表
2.依靠豐富的土地資源著力打造鹽城港。鹽城地處江蘇省中部,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表2統計顯示,為鹽城市后方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利用土地資源打造鹽城港,合理規劃,合理定位,重點打造臨海產業,塑造高水平產業集聚區。
3.借助區位優勢重點打造南通港。南通可以依靠長三角的輻射作用,依托上海的發展,現在不僅有一定規模的江港而,而且還有通航的海港,區位優勢顯著。集中服務上海港,發揮其“溢出”作用;暢通江海聯動建設,完善集疏運系統,力爭成為長江流域的重要港口,為提高能源綜合服務能力大力發展洋口港LNG項目。
1.科學合理地規劃沿海港口布局。對現有港口統籌規劃,找準功能定位,對新港口建設開發上要有新思考,全局設置戰略布局。做到各港口合理分工,力爭各自發揮優勢;同時根據各自港口的特點,所處的地理位置明確發展定位,尋求并建設港口群功能模式,形成海港互動發展的新局面。
2.整合港口群物流一體化發展。江蘇沿海港口群物流一體化發展的每個節點都至關重要,每座城市以及每個港口都應盡職盡責。港城互動發展以及開發深水港口促進物流鏈的形成,進而推動港口群物流一體化發展。所以,急需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建立綜合交通集疏運系統,為構建信息共享的物流平臺做鋪墊。
3.積極引進港口經營管理人才。在“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綜合服務能力,積極做好宣傳,引進高素質的經營管理人才。江蘇作為科教大省,卻缺少海洋方向的大學,需吸引政府以及社會資金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現狀大力培育人才,制定貼合實際的高素質人才管理機制。
[1] 蔣宏坤.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推進江蘇沿海港口建設發展[J].唯實,2015,(7):4-8.
[2] 李正鋒,鄒宏,楊守衛.江蘇沿海港口發展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特區經濟,2010,(2):46-47.
[3] 周語洋.江蘇沿海港口建設的SWOT分析[J].財經界,2010,(6):38-39.
[4] 朱霞.基于SWOT分析的南通港口服務發展戰略研究[J].交通企業管理,2014,(11):61-62.
[5] 楊燕.江蘇沿海港口建設與港口產業集群發展[J].世界海運,2012,(9):1-5.
[6] 吳汪友,孫秋高.基于SWOT分析法的湖州港口發展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5):50-52.
[7] 蔣乃華.“一帶一路”背景下江蘇沿海地區競爭優勢的確立[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