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韻之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江蘇揚州 225009)
我國的高校管理體制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宏觀社會環境的變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動,這些改動使得高校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人身安全以及學習和紀律等責任,都由輔導員進行負責。輔導員每日都在為學生的生活、學習等進行奔波,幾乎成為學生和學校的“代理人”。事實上,輔導員的本職工作是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進行負責,引導學生向良好的方向進行發展。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僅關系到人才的培養,還關系到社會的發展和治理,與國家的長遠發展密不可分。輔導員應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而不是整日處理繁雜瑣碎事務,而忘卻本職工作。因此我們應該找準高校輔導員的定位,讓高校輔導員的工作重點得到落實,對輔導員的角色進行準確的把握。
扮演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首要人員就是輔導員。大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接觸的最多的老師就是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對學生的思想觀念的形成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得以正確地形成,讓民族的精神得到培育和弘揚,提升個人道德素質。而輔導員的任務,根據相關文件可知,是通過中國共產黨組織的領導,對學生的成長進行全方位的關心和關注,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設立輔導員的初衷,就是對學生的政治思想進行引導,對學生的政治學習進行主持,讓學生的思想得以深層次的改造,所以思想政治就教育者是輔導員最初的定位。
學生在進入大學階段之后,開始逐漸走向成熟,同時脫離父母成為一個真正具有獨立性格的個體,大學階段也是學生邁向社會之前的最后一個階段。學生邁進大學之后,會發現大學生活與之前的初中、高中生活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相對于高中注重學習的成績而言,大學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更加重視,培養的是學生多方面發展的能力。同時大學的授課方式與學生以往的學習階段也是不一樣的,課堂氛圍更加活躍,范圍更加寬廣,涉及的領域也更加多樣化。所以,部分學生對于突如其來的變化不能很好地進行適應。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發展速度超乎想象,各種以互聯網為依托的科技如雨后春筍般生長。網絡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離不開的一個工具,對于學生而言尤其如此。網絡作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來源渠道以及娛樂渠道,很多學生由于自我控制力不足,而沉迷于網絡,這些情況都是需要輔導員對其進行引導的。
教育部出臺的意見 《教育部關于如何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指出了輔導員的地位,高校班主任以及輔導員,在高校教師隊伍中,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的主要力量,主要負責的是協助學校對大學生的德育工作進行推進,同時關注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對大學生的成長進行引導。
在新的時代,輔導員需要順應時代的要求,將輔導員的功能進行適當的轉變,新的時代,學生的訴求越來越多,輔導員需要主動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需要的滿足著。同時,新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思維活躍,對于新的事物接受能力非常強,樂于嘗試新鮮的事物,因此對于輔導員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在這一背景之下,輔導員還需要對自身的專業背景進行利用,開展學生的思想工作。
互聯網時代,各種媒體發展迅速,而大學生的自主意識變得越來越強,因此大學生在面對自己感到不公平或者無法在現實世界找到宣泄口的時候,會選擇互聯網這個渠道進行宣泄。大部分學生會將自己所遇到的事情通過圖片或者文字的形式,在網絡上進行發布,并以此對自己的需求進行傳遞。但是互聯網的信息傳遞碎片化較為嚴重,很多信息都會受到曲解,或者被有心人士加以了利用,造成不良影響。針對這一現狀,輔導員首先應該對互聯網這一平臺進行重視,針對大學生這個血氣方剛的年齡段,內心的訴求應該進行引導發泄,而不是壓制。所以大學生利用媒體對訴求的表達,輔導員應該進行滿足。但這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而是通過網上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并于情理教育的方式進行結合,讓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得到增強,同時提升學生對事物是非判斷的能力,讓學生的思想覺悟得到提高。
自媒體是一個非常豐富的信息平臺,大學生對于自媒體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就是因為自媒體的信息更新速度快,具有及時和新鮮的特性。大學生對于位于前沿的、新鮮的信息接受程度更高。由此可見,大學生對網絡前沿信息的需求程度是比較強的。所以,輔導員應該對如何利用前沿信息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這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應該對大學生的思想活躍進行鼓勵,同時輔導員應該與時俱進,為了更好地進行開展思政治教育,需要融入大學生的生活方式中去,滿足大學生獲取信息的前沿性,真正明確大學生的需求。
其次,盡力成為大學生所需要的新鮮信息的傳播者,原因是,如果大學生通過其他途徑獲得信息 ,這些信息沒有經過篩選,或者已經是經過加工,不具信息的真實性,那么這些信息可能會對大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如果通過輔導員對信息進行獲取,一是可以保證信息的正確性;二是可以對偏離思想正確性的信息進行篩選,提升大學生的辨別能力。輔導員成為信息的傳播者,也可以讓大學生對輔導員有一個新的認識,認可輔導員的作用,讓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得以打破,轉換為學生更能接受的教育模式,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最后,輔導員在自媒體傳播中,應該通過實際生活走向學生的網絡生活,這樣才能更好地讓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更加貼近。同時輔導員加以引導,有利于學生對虛擬網絡進行正確的認識,讓大學生將虛擬網絡與現實生活分開 ,減輕“網癮”,專注于學習,更好地對大學生生活進行體驗。
高校輔導員所面對的學生是大學生,這與初高中班主任的工作是有明顯區別的。大學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每位大學生都希望教師能夠全方位地對自己的疑惑進行解答。這樣一來,就要求輔導員應該具備所帶班級的相關專業知識。
自從高校擴招之后,學校對于專職輔導員的需求在不斷地進行增加 ,所以越來越多具有專業知識技能的研究生也加入到了輔導員這個隊伍中來,在這個群體中,不乏本專業的佼佼者。但是這部分群體進入到輔導員這個職務中的時候,學校卻在對其進行崗位劃分的時候,沒有進行細致的調查 ,大量復雜繁瑣的事務,讓輔導員忙得不可開交,無法有更多的精力對于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進行幫助。所以,這也讓輔導員自身工作的積極性受到了影響。通過對輔導員的調查,我們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輔導員由于工作量太大,并且工作種類太過繁雜,使得他們對于自己的角色的定位不清晰,甚至對自我的工作價值產生了懷疑。
通過對多所高校的不同班級的輔導員進行調查,筆者發現,部分專業對口的輔導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更具積極性,同時與學生之間的相處也更為融洽。這部分輔導員在工作的過程中由于工作經驗的不斷積累,以及對工作中失敗經歷的總結,能夠更好地對多元化的教育管理方法進行探索。
在大學的眾多教師中 ,與學生聯系最緊密的教師就是輔導員,具備專業知識的輔導員,在與學生進行接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本身的專業知識,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師生之間的關系得到更好的改善,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更加專業化的建議,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同時也讓輔導員能夠更進一步地對學生進行了解,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輔導員與學生進行接觸的時候,可以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并且這些影響隨著接觸的時間越長,影響就越深,可以說一位優秀的輔導員,可以充當大學發展的領航人。具有專業背景的輔導員是具有非常大的優勢的,輔導員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對當前專業的就業前景,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自己進行自我評價,從而獲得相關的職業信息,提早對今后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幫助學生對社會進行提前認識。
輔導員在實際的工作中,所做的工作都應該是為學生的思想教育服務的。但是思想教育的成果很難進行實體量化評價,但是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 ,輔導員不得不花費時間做一些可以量化的工作,但是這些工作由于量大、繁瑣,會占據輔導員的大部分時間。新時期背景下,輔導員應該確立自身角色,應該扮演的是學生的“導師”,兼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甚至是通過學習,做出改變影響生活,而不僅僅是忙于瑣碎事務,成為學生的“保姆”。新時期的輔導員更應該站在專業的角度,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幫助,幫助學習進行自我評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