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燦賢
摘 要: 在該文中,針砭當時庸俗化宣傳毛澤東思想的時弊,鄧小平同志應時提出“科學宣傳”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命題,警醒廣大黨員要尊重真理、實事求是、客觀辯證地宣傳黨中央的重大理論或思想。自覺樹立科學宣傳觀,對傳播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有深遠意義。
關鍵詞: 庸俗化 辯證法 科學宣傳
究其宣傳本身而言,一種理論能否掌握群眾并具有強大感召力,既要看理論本身的正義性、科學性,又要看理論宣傳的方式、渠道等是否得當。宣傳方式不當,不僅不能及時、正確教育和服務群眾,反而容易造成誤解、損失和沖突。
一、批判庸俗和庸俗化
庸俗,原指鄙陋、凡俗之意[1]。若于通途廣陌中,為往來之觀,以聳動庸俗,不可也。(《宋史·范正平傳》)也含平常、日常,平庸之說[2]。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荀子·不茍》)總體上,詞源里一般作釋為俗世,不高雅之義。據此,“庸俗化”可作使平俗、粗陋、不高雅之意解。在文化宣傳領域,庸俗與科學對立,庸俗化的后果是活生生地撕裂真理。因為,庸俗化是以膚淺的、市儈的及粗陋的形式來表達和詮釋原本深刻、高雅和經典的觀念和文化。“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把毛澤東思想用得庸俗化了,……例如,一個商店的營業額多一點就說是毛澤東思想發展了,打乒乓球也說是運用了毛澤東思想”[3]。
從思想傳播史看,“庸俗化”通常是那些不懷好意且卑鄙淺薄者用來攻擊、抹黑正義科學理論的有力武器,其破壞力不容小覷。鼓吹庸俗唯物主義的畢希納認為,食物決定思想,人的聰明才智取決于營養好壞,思想也像一切生理特點一樣會遺傳下去[4]。總之,庸俗化,不僅歪曲了事實,扭曲了真理,肢解了真相,而且杜撰了“事實”,捏造了“真理”,增刪了“內容”,使原本清澈明亮的智慧之光黯淡無光。
二、針砭庸俗化宣傳的流弊
觀察往往從表征現象開始。對“庸俗化宣傳”深層次、整體性抽象一般的概念,是建立在對其豐富的表象具體的扎實掌握基礎上的。
(一)意義淺薄粗俗。對于一些重大理論和會議精神,不讀原文,不加深思考,隨便“瞧幾眼”就以為“心領神會”、“無師自通”,對內容一知半解,習慣于道聽途說,甚至某些用庸俗口語替代專業術語,且好為人師,以致誤人子弟、誤導群眾,這些都是庸俗化宣傳最典型的陋習,是思想與行動懶惰的突出表現。這種思想的惰性最容易滋養宣傳工作的形式主義,流于形式而不重視效果,日久后,也容易滋生出其他弊病。
(二)歪曲顛倒真理。真理是歷史的、具體的,真理說到底是我們對感知的事物的正確認識,它有相對性、條件性。倘若對前提條件不假思索,一味鼓吹“永恒真理”,便會違背認識的辯證法,墜入唯心主義的陣營。那種把腦子里的熱情粉飾所謂真理的做法是幼稚的、沖動的表現,“兩個凡是”共產黨人要不得。心要熱,腦要冷。拒絕認錯的人,通常拿這句話——“擁有無條件的真理權的那種認識是在一系列相對的謬誤中實現的”[5]——反駁。請注意,這個反擊動機是無理取鬧、混淆視聽的。
(三)觀點斷章取義。斷章取義肢解原文意思的陋習在宣傳中也存在,雖然在特殊情況下往往難以避免,但是要主動自覺克服。中央的文件、會議精神等傳達是十分嚴肅的政治問題,馬虎不得,更不允許貪圖便利、節省成本而斷章取義的作風。辯證唯物主義者無論在認識問題還是宣傳解說,都要注意一點,那就是,“人們在理解現實世界時,決意按照它本身在每一個不以先入為主的唯心主義怪想來對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現的那樣來理解”[6]。可以適當畫龍點睛,但不要畫蛇添足、添油加醋。
(四)隨意篡改內容。庸俗化宣傳的思想根源是主觀主義,不僅以自己的意志取代文件精神,而且以自己偏好決定內容取舍,可謂“目中無人”。但是,宣傳黨中央精神,是極其嚴肅的、事關大局的,嚴禁私自篡改內容。把“社會主義民主與自由”解說成為“資本主義民主與自由”,這是認識錯誤的;把“少數服從多數”粗暴說成“犧牲個人服從組織”,這是膚淺狹隘的;把“反對損公肥私”顛倒過來“支持損私肥公”,是思維混亂的。
(五)主觀臆斷聯系。任何理論都是建立在已有的理論基礎之上的,不可能憑空捏造。毛澤東思想也好,列寧主義也好,都是把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原理與本國實際情況相結合的產物,都是對科學社會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科學原理的繼承與發展。我們“不要把毛澤東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割裂開來,好像它是另外一個東西。……也可以單獨提毛澤東思想,但是一定不要忘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不要丟了這個最根本的東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一脈相承的。
三、厘清庸俗化宣傳的動因
(一)政治立場搖擺。一個人的站位體現一個人的格局,一個人的立場反映一個人的思想。是否站在國家、民族的立場上,是否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衡量和評價一切宣傳工作性質及成效的基本桿秤。政治宣傳工作不同于商業廣告宣傳,它帶有明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使命,根本上是為了服務人民大眾的,服務于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和發展的。立場出現動搖,就是思想出現迷茫。
(二)理想信念松懈。信念和道德一樣,之于個人、社會都有基礎性意義。黨員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要有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這是黨員基本的義務。廣大群眾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力量之源,要把我們的信仰講清楚、講明白、講到重點上,化為全社會共同的信仰。
(三)紀律意識不強。宣傳工作違反政治紀律和黨紀法規,就是紀律意識、規矩意識不強的表現。宣傳工作是對人的工作,帶有引導性、教育性,切不能亂評亂議、口無遮攔,亂說一番。某些同志熱衷于傳播惡搞段子、消極信息,這是極沒紀律性的表現。
(四)主觀消極情緒。如果帶著情緒工作,效率肯定無法提高,嚴重點的,還會影響工作大局。宣傳工作也講求宣傳風貌,宣傳者的言行舉止都是第一張名片。一支滿肚子牢騷的宣傳隊伍,往往會把要宣傳的東西加以“主觀改造”,熱衷于“四不像”的宣傳,結果必然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宣傳動員效果不理想。這種消極情緒從哪里來,很大部分是宣傳者自己不理解、不認可宣傳內容,聽憑個人情緒來取舍。endprint
四、堅持科學宣傳觀
科學宣傳,歸其根本,就是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和方法論開展宣傳工作,尊重歷史,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把黨中央重要精神和基本理論掌握群眾、服務群眾、動員群眾。
(一)要尊重作者,且實事求是、老老實實地“宣”。在文中,鄧小平同志就如何宣傳好毛澤東思想反復強調四個字——合乎實際。其大意是,要實事求是、老老實實、原原本本地宣傳毛澤東思想。尊重作者,不要嫉賢妒能,刻意抹黑;尊重原文,不要僅憑喜好,斷章取義;尊重真理,不要摻雜主觀意志、感情進去;尊重實際,不要不做調查,拍腦袋講。
(二)要形式靈活,但堅持原則、堅守底線地“講”。一方面,傳播技術發展為傳播工作創新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群眾學習的熱情是高漲的,也是多樣的,這要求我們傳播精神的渠道、載體多樣化。但是,要注意方式本身“適不適合”的問題。
(三)須契合需求,但有的放矢、著眼大局地“傳”。新的理論都是實踐發展倒逼產生的,偉大的實踐孕育出偉大的理論,新理論反映了新的矛盾和實踐要求,要重點講。毛澤東思想就有許多“新內容”,我們要講好、講對、講全,以便指導工作。
(四)應與時俱進,但不失本色、不丟根本地“說”。改進工作方式方法以提高實效性是應該提倡的,這是就“怎么宣傳”而言的。但是,宣傳方式創新不能忘了“宣傳什么,為誰宣傳”這個根本問題,忘了就失去了方向,容易迷失。
此外,宣傳隊伍素養、業務能力、宣傳機制等方面因素也應該考慮到。
五、結語
“對待毛澤東思想是一個很嚴肅的原則性的問題,不要庸俗化,庸俗化對我們不利,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也不利。”問題是這樣嚴肅提出來的,關系到一個如何宣傳好黨中央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和基本政策的根本問題,關系到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大局問題。做好宣傳工作,從根本上就是要做好人的宣傳工作,要自覺樹立科學宣傳觀,要實事求是,不要無中生有;要辯證分析,不要片面理解;要尊重歷史,不要虛無歷史;要創新方法,不要丟掉本色。
參考文獻:
[1]舒新城.辭海(縮印本)(第6版)[K].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2291.
[2]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修訂.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K].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1788.
[3]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3-284.
[4]劉炳瑛.馬克思主義原理辭典[K].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762.
[5]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6.
[6]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