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楊
摘 要:高校新任輔導員由于多選拔于應屆畢業生,普遍存在工作經驗不足、專業理論知識不夠、工作思路欠成熟等問題,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學生的日常管理事務的正常開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本文從五個方面入手,探討如何促使高校新任輔導員盡快完成角色轉變,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高校學生工作者。
關鍵詞:高校;新任輔導員;角色轉變;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來,隨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斷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日益壯大,一大批新任輔導員陸續加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隊伍中,為學生工作隊伍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但與此同時,高校新任輔導員由于多選拔于應屆畢業生,普遍存在著工作經驗不足、專業理論知識不夠、工作思路欠成熟等問題,對輔導員工作的正常展開造成了很大困擾。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盡快完成由學生到學生工作者的角色轉變,成為了高校新任輔導員們亟待解決的難題。
實現高校新任輔導員的角色轉變有難度,這是由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質決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3號《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對輔導員的職業角色做出了具體定位:“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并對輔導員工作的職責做出了詳細的劃分。輔導員的工作過于細致,細到哪個宿舍多空了一個床位,哪個軍訓學員多領了一個馬扎,哪個女生剛剛結束一段戀愛,這些都屬于輔導員的工作范疇。作為一個新人,初次面對大量細致而繁瑣的工作時容易產生一種無力感,旁觀易,上手難;完成易,做好難。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盡快找準輔導員工作的著力點,完成新任輔導員的角色轉變,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勤學多問,知行合一,避免個體私人化傾向
對于新任輔導員來說,在面對自己所不熟悉的工作時,首先要勇于去做,不怕出錯,因為多動手才能早上手,早出錯才能少出錯。另外,各高校對于學生工作都有一套完整的理念和方法,對于新任輔導員來說,首要的工作不應是創新而是融合,不應是立意而是選擇。珠玉在前,新任輔導員應做到多學、多思、多反省。要勤向同事取經、向領導取經,尤其向經驗豐富的專家型輔導員取經。避免一味埋頭于自己的工作,寧愿在黑暗中摸索也拒絕與同事多交流的現象。作為一名新人,應以絕對開放的心態接受領導與同事的指導與批評,并在批評中不斷做到自我反省。“每日三省吾身”,而后知“道”,而后應用于實踐,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二、知人、善任,借學生骨干之力,乘黨團組織之風
“高等學校學生會、研究生會是黨領導下的大學生群眾組織,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大學生自我教育的組織者。學生會、研究生會要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在共青團指導下,針對大學生特點,開展生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把廣大學生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作為一名新任輔導員,要充分利用學生黨員和學生骨干的力量,在上任之初讓他們協助自己完成部分日常工作。在協助過程中,既做到了向學生學習,進一步完善了對學生工作的認識與了解,又發揮了學生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職能,真正做到了雙贏。
在學生干部的選拔上,要充分做到知人、善任,將學生的道德品行放在第一位,綜合考察學生的責任心、奉獻心與工作能力,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雙贏效果。否則,不但與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還助長了歪風邪氣。《論語》中曾提到“問智,子曰'知人'”,老子也曾說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兩位圣賢都認為知人的人是最聰明的。認清一個人很難,用好一個人更難,因此古人把“知人”與“善任”并列。輔導員并不是要做智者,但輔導員的工作性質要求充分調度有限的人力資源完成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因此,充分借助學生骨干的力量,發揮學生黨團組織的作用,有助于新任輔導員更快地完成角色轉變。
三、未雨綢繆,保持高度的敏感度
高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輔導員又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求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心存大是大非的觀念,在重大政治問題上要始終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每當國內外有重大政治事件發生時,要及時向學生傳達并做到正確引導。如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用實際行動踐行“中國夢”,都需要輔導員通過種種形式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和集體榮譽感。在形式的選擇上,應盡量避免態勢保守化,力求創新,盡可能以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樂。特別是在網絡新媒體陣地的運用上,要充分利用當下在青年學生中流行的微博、微信、人人等網絡新媒體工具,密切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
輔導員的日常管理工作多由繁雜的小事組成,在生活小事上也要具有前瞻性,善于發現潛伏的問題。如校內黑出租事件、畢業生返校問題、校內農民工問題,這些看似的生活小事卻潛伏著極大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新人來說,很容易因忽略小問題而最終釀成大問題。因此,要求新任輔導員要深入學生、深入校園、深入宿舍,盡快掌握情況,排查安全隱患。此外,新任輔導員無論是走訪宿舍還是班會例會,都要時時加強安全教育。只有保持高度的敏感度,理論實踐兩手抓,才能真正做到未雨綢繆。
四、難點不難,勇于攻克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涵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學生黨建團建、學生骨干的培養與選拔、學風校風建設、大學生社會實踐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任務繁雜,千頭萬緒,里面存在諸多重點、難點。對于一個新任輔導員來說,在常規工作還沒有理順的情況下,再遇到這么多的困難,很容易產生畏懼情緒。一旦處理不當,就容易受到打擊,影響對工作的信心與熱情。基于此,建議新任輔導員在工作中遇到重點、難點時,不要心存畏懼,而是欣然接受。要對工作保持興奮度,越是難點越要挑戰,把困難看成是一次自我成長,自我提升的機會。在保持興奮度的同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善于變通,想辦法將難點化解,真正做到難點不難。endprint
以民族生為例,由于生活環境、文化背景、風俗習慣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個性鮮明的民族生在與漢族學生的接觸與融合中會產生諸多的問題與困難,甚至部分剛入學的民族生對于高校的服務與管理也存在諸多意見。一旦處理不好,不但會影響這些正處于心理成長期的民族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樹立,還會進一步影響我國“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實施。因此,如何做好高校民族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重點與難點。處理這一問題,建議新任輔導員要做到兩個“不能”。一是不能“一視同仁”,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關愛。對他們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表示充分的尊重,對他們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及時反映或解決,想他們所想,知他們所需,要讓他們時刻感受到老師的真誠,學校的溫暖。二是不能一味嬌慣,要做到“軟硬兼施”,即關愛之余加強管理。要讓他們明確知道自己是普通學生中的一員,與其他漢族學生一樣服從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接受學校正常的教育與管理,不能一味搞特權。只要新任輔導員端正態度,勇于變通,難點也就能迎刃而解。
五、始終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這里的“赤子之心”指的是事業心,是選擇這份職業時的初衷。根據一項權威調查顯示:71.5%的人選擇輔導員工作是因為“熱愛或樂意”,22.8%的人選擇輔導員工作是因為“沒想那么多”,4.6%的人選擇輔導員工作是因為“迫于無奈”。可見,大多數輔導員當初在選擇這份職業時還是出于自身喜愛的。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工作后(不超過四年),認為輔導員這一職業“有前途或很有前途”的占40.7%,“沒有前途或不太有前途”的占33.1%。可見,與當初選擇這份工作時的熱情與期待相比較,工作一段時間之后的輔導員對工作滿意度和職業認同度并不高。
興趣能決定態度,正如孔子所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始終保持對輔導員工作的興趣,對于新任輔導員來說尤為重要,關系個人的職業發展與專業化的提升。要求新任輔導員在盡快完成角色轉變后要極力避免取向短期化,要清醒認識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漫長而偉大的工程。不要在枯燥繁雜的工作中迷失了自己,要始終保持對輔導員工作的熱愛,始終保持為教育事業奉獻的赤子之心。多年后,當新人變成老人,初學者變為資深,回頭審視自我時還能做到“我心光明,不改初衷”,這就是每個高校新任輔導員應有的人生追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R].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7.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R].北京:中共中央國務院,2004.
[3]張效英,鐘軍,葉少燦,等.高校新任輔導員專業化發展問題及對策[J].輔導員工作論壇,2011(7).
[4]馬菁.淺談高校新任輔導員如何實現角色轉換[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3).
[5]劉燕清,李雪芳.試析高校新輔導員角色轉換的影響因素[J].宜春學院學報,20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