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 山
十九座高高的峰嶺
在大理站成一座城堡
險峻無比的佇望
讓到過大理的人
感受蒼山頂上的積雪
思緒長劍般刺破天空
閃著迷人的銀光
古老的蒼山
每一座山峰都是一部傳奇
在十九座山峰的面前
我默默祈禱
遙遠而又臨近的天空
復印著百里洱海
在雪線的蒼山上
歌聲依稀傳來
我聽熟了獵人的嗓門
白雪只要在山頂閃現(xiàn)
什么都會消失
只有白雪四季常在
蒼山永遠不老
我驕傲的靈魂在訴說
深愛蒼山的每一座山峰
就是深愛我的家族和祖宗
多年的威儀依舊
流傳千古的故事
尚未有結(jié)局
洱? 海
藍色的奧秘
說不清中了什么魔法
舀起來灑在紙上
是無色的液體
而藍色已滲入我的一切
隨風擺蕩的頭巾和衣裳
都是藍色的精靈
夢渴望漫上岸邊
因為洱海的美麗迷人
變幻作心中的陸地
啟航時眼中有淚盈眶
淚是藍色的淚
晶瑩地在浪上滾動
與海波一起澎湃
滾動我真誠的向往
我期待歸航的風帆
飛翔如蒼鷹的翅膀
純美的夢想
沉入洱海的那一刻
我的目光閃耀如金
藍色的夢 永遠純藍如天
鋪展有序 在洱海上
一切心愿都不會走遠
一切走遠的思念都不會沉落
山茶花
春天我再次親近芬芳
在小小的庭院
與山茶花不期而遇
我曾被冬雪覆蓋的眼簾
被花朵映紅美麗的心靈
在馨香中佇立太久
想象早已騰飛
畫山秀水間的驚羨
散落在故鄉(xiāng)的院落
喜鵲般漂亮的妹子
清純而寧靜
超然于情戀之上
她的纖纖素手
撫過綻放的歲月
無比神奇的土地
總有精靈展示人間奇跡
就像這無言但卻鮮艷的花枝
開遍故鄉(xiāng)豐盈的大地
在一個又一個春天
盛開的不僅僅是花朵
山茶花美艷如初
高原雕
任意飛翔的精靈
在高原的群峰之巔
投下小小的隱約的影子
落在突兀的石頭上
濺起的回聲
是雕的翅膀在飛
高空是自由的疆域
雕抖落的羽毛
像秋天的落葉
在風中盤旋
即使是輕浮的飄動
也是九天的使者
巡視神奇的土地
將巢筑在刀切般的懸崖
暮光犀利如劍
切割每一片天空
然后對這獵物俯沖
瀟灑的姿勢
有著勇士的功夫
高原雕的歌唱
是古老的贊歌
是簇新的吶喊
蒼山鷹
金色的陽光
從懸崖上跌落進青郁的森林
鷹從云層里飛出來
箭矢般掠過
長滿秋天的山地
鷹在蒼山出生和成長
翅羽上有蒼山蒼茫的山色
假如獨自在群山中行走
鷹會在高空向你呼喚
那些聳入云端的山峰
也被鷹將深厚的心靈叫得發(fā)顫
在沒有路的天空
鷹是天之驕子
在云層和云層之間
鷹用歌來唱紅土大山
翻涌著云影的飛翔
在高山大河里
投下矯健的身影
蒼山之鷹
當你奮力翱翔時
整座蒼山都在遙望
蒼山雪
蒼山頂上終年不化的積雪
有如銀色的鎧甲
閃耀千年不變的歲月
而那些雪中挺立的樹
有如歲月留下的故事
當山風猛烈地刮過
祖先的英名
鐫刻在山峰的胸膛
千年前必定有一場雪
在蒼山頂上堆集成日子
如今那雪也許凝固成巖石
在蒼山的額頭上閃亮
也許一切都深埋山頂
但那場千年之雪永不融化
就像白子不改初衷的英武
照徹古往今來風雨年華
在雪融化為水的那一刻
洱海的水波涌動著月光
蒼山頂上雪無言而歌
洱海岸邊帆臨風而升
千年不變的神韻
最終展示萬古的風景
編輯手記:
詩人張偉鋒以一種冷靜的、克制的口吻敘述了自己游歷無量山的所見與所感,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寫景記游作品,他的詩沒有浮于寫景狀物的表面,而是將個人命運與自然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從而擺脫了眼前之景的束縛,顯得厚重博大。現(xiàn)實生活的混沌、迷茫、空洞迫使詩人逃離塵世,投入自然之中,“自然”這個博大的詞反復出現(xiàn)在詩里,自然使詩人清醒、洞徹、頓悟、平靜。這組詩中《去云霧間》《無量山》等詩的結(jié)構(gòu)類似,前部分寫景記事,客觀還原自然,注重真實感,較少使用象征和想象,結(jié)尾則卒章顯志,升華詩題。陸向榮的《我在博南山看云》組詩主要寫博南山的鄉(xiāng)土、自然景物和與友人相聚的歡情,筆調(diào)輕松,語言質(zhì)樸,顯得自然閑適。詩人善于選取景物給人的瞬間印象著筆,意象不多但頗有代表性,讓人印象深刻。吳群芝的組詩以寫個人私情為主,表現(xiàn)女性細膩、敏感的情思,語言含蓄,風格清麗,具有古典詩詞的柔婉之美。在意象選擇、意境營造、思想主題方面,或受“婉約派”詩詞的影響,意象上取梧桐、青苔、海棠、梨花、蝴蝶等纖弱的自然之物,主題也以思愁、傷逝為主,意境柔美,情調(diào)幽微。吳江的五首詩短小清新,構(gòu)思巧妙,是對平常生活的所思所得,亦引人深思。蘇金鴻的《蒼山》組詩氣勢磅礴,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地表達了詩人對大理山水和自然萬物的熱愛、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