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英
摘 要:目的 針對大型醫院建筑規模大、科室多、布局分散、就診流程復雜等特點,建設內部導航系統,緩解患者尋找目的科室的困難。方法 采用微信小程序和iBeacon技術,利用3D高精矢量地圖、導航服務,結合患者就診流程狀態,智能化地為患者規劃目的地路徑。結果 患者可以準確到達就診科室,提高了就醫體驗。醫院也通過系統建設,降低了導診人員的工作壓力和用人成本。結論 通過院內導航,打通各種系統的信息流,構建了一個精準、自助、智能化的便民服務系統,解決了關鍵痛點。
關鍵詞:iBeacon 微信小程序 院內導航
中圖分類號:TP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0(b)-001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build an internal navigation system to alleviate the difficulties of patients in finding the target department,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scale hospital buildings, many departments, scattered layout and complicated medical treatment process. Methods Using Wechat applet and iBeacon technology, 3D high-precision vector map and navigation service, 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of patient's visiting process, intelligently planning destination path for patients. Results patients can reach the visiting Department accurately and improve their medical experience. Through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hospital has reduced the work pressure and the cost of personnel.
Key Words:IBeacon; WeChat applet; Nosocomial navigation
目前,現代化的大型三甲醫院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深刻融入到信息系統的設計之中,信息化建設不斷升級到新的高度。但是由于醫院自身規模龐大,科室眾多,就診流程復雜,致很多患者進入醫院仿佛到了迷宮,傳統的墻地面標識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患者需要,如何做好患者院內導向,提高患者就診效率和體驗成為新的課題和信息系統的建設方向。
隨著智能手機、互聯網和微信的普及,利用微信小程序和基于無線通訊技術的室內導航系統得到了進一步運用,南京市中醫院南部新城新院區建筑規模達30萬m2,通過室內導航技術的采用,極大地方便了患者。
1 系統特點
1.1 iBeacon
系統采用了iBeacon技術,它是一種基于藍牙的精準微定位技術,當手持藍牙設備(如智能手機)靠近一個iBeacon基站時,該設備就能夠感應到iBeacon信號,距離可以從幾毫米到50m。iBeacon相比原藍牙技術有以下幾個優點:(1)不需要配對,即連即用;(2)大大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和通訊距離;(3)功耗極低,基站內部電池可使用約4年。
1.2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程序,用戶掃一掃醫院的二維碼,或搜一下導航應用,即可打開室內導航小程序。通過醫院公眾號,用戶可以輕易地在公眾號與小程序之間相互跳轉,患者通過公眾號掛號之后,便可以直接跳轉到院內導航路徑,直達目的地科室。
1.3 輕量級3D矢量地圖
根據建筑CAD圖和院內采集實際場景,生成高精度、輕量級的3D矢量地圖,地圖本身帶有坐標信息。在導航的過程中,地圖可任意旋轉和縮放不失真,實現了跨樓層、跨樓的路徑規劃,可根據方位角的不同切換任意視角,更加立體、直觀、真實,并實現了輔以真實照片的導航。
1.4 先進室內定位技術
系統采用電磁指紋比對,定位迅速、精準,不跳閃,定位精度約1~3m,原地2~3s可完成初始定位和初始方向。多元路徑規劃和慣性導航則實現了導航平滑,圖隨人轉。離線引擎實現了無需網絡和零延遲的優點。較之傳統室內iBeacon定位技術算法,克服了三角定位的不精確,在線定位網絡依賴所造成的延遲,本地需要架設定位服務器的高成本等缺點。
2 系統實現的功能
院內導航系統基本覆蓋了醫院線上、線下的入口,線上入口包括醫院公眾號、微信導航小程序;線下入口則包括了各樓層的掛號收費窗口、自助機以及打印憑條上的二維碼等,當患者抵達醫院時,只需打開微信輕輕一掃就可以進入院內導航系統,開始患者的就醫流程。
2.1 院內導航與就診流程的緊密結合
患者通過醫院公眾號進入院內導航系統后,導航系統如果識別到患者不在醫院,則會自動調用手機本身的GPS導航,如百度導航等APP,將患者導引到醫院所在地理位置。抵達后,患者可自主選擇人工掛號窗口或自助機自助掛號,掛號完畢后,系統通過基于就診流程的自動導航方式、基于就診的掃碼導航等方式,給出該患者需要的院內路徑,通過地圖箭頭指向、聲音提示和實際場景引導患者前往指定科室就醫。在導航過程中,系統能夠識別患者是走應急樓梯、自動手扶電梯還是垂直電梯,根據患者的行走路徑,自動調整優化。患者就診后,導航系統會根據醫生的醫囑信息或憑條上的二維碼,導航到收費處,依次完成檢查、檢驗、取藥等診療全過程。
2.2 患者自主搜索導航
患者可從系統中列出的自助服務、掛號收費、去取藥、去抽血、去輸液、便民服務等圖示自主選擇導航,如尋找衛生間和商業區的超市等。
2.3 找人功能和院內位置共享
醫院時有發生患者和陪同親友走散的現象,通過院內導航系統把自己的當前位置發送給陪同親友,就可以實現一鍵導航到親友的身邊,大大緩解了患者和陪同親友的焦慮心情。
2.4 LBS位置服務應用
通過院內定位服務,可以實現包括線上報道、人員考勤、會議簽到等多種多樣的LBS位置服務的應用。
3 結語
雖然醫院在信息系統的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費用,但仍有一些關鍵痛點沒有得到解決,如:由于醫院自身規模大、就診人數多,造成患者在院內路徑識別困難、流動性不暢,這不僅給導醫人員帶來了巨大的工作壓力,也使醫療流程難以進一步提升效率,給患者帶來了煩惱情緒,容易誘發醫患糾紛。
立足于“以病人為中心”的指導思想,通過建設醫院內部導航,打通HIS、LIS等各種系統的信息流,結合患者掛號就診、繳費、檢驗檢查等各種狀態,智能為患者規劃院內導航路徑,大大緩解了患者尋找目的科室的困難,患者可以快捷、準確地到達就診科室,提高了就醫體驗,也提升了病人的滿意度。而醫院本身也通過構建了一個精準、自助、智能化的便民服務系統,降低了門診導診人員的工作壓力和醫院的用人成本,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基余.GPS衛星導航定位原理與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2] 黃丁發.衛星導航定位原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
[3] 倪育德,盧丹,王穎,等.導航原理與系統[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4] 李云偉.全景圖技術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