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興
摘 要:全生命周期產銷協同是資源開采型企業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的重要路徑。傳統的經營者任期激勵機制是造成經營者短期行為的重要原因,有針對性地完善資源開采型企業經營者激勵機制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通過創建基于全生命周期產銷協同疊加經營者混改的全周期績效評價考核激勵體制、機制新模式,實現資源開采型企業資源價值最大化。
關鍵詞:激勵模型 企業 價值最大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0(b)-0119-02
通過創建基于全生命周期產銷協同疊加經營者混改的全周期績效評價考核激勵體制、機制新模式,調整當前經營者的任期薪酬和遠期兌現比重,由短期既得利益調整到長期更大利益,激勵經營者在任期內要以礦井整個生命周期作為時間維度,統籌考慮整個礦井存續期的產銷最優協同,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和國有資產的最大增值,體現基于新激勵模式下的全新管理價值。
1 全生命周期產銷協同是資源開采型企業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的重要路徑
資源開采型企業的經濟開采的產量和經濟總投資是基本確定的,只有整個生產周期內資源的產量與資源銷售價格正向協同,即在資源銷售價格較高時產銷量較大,資源銷售價格較低時產銷量較小,從而整個生命周期內產值最大,實現企業資源價值最大化。因此如何引導資源開采型企業實現產銷協同、資源開采價值最大化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2 傳統的經營者任期激勵機制是造成經營者短期行為的重要原因
傳統的任期業績考核激勵機制無法引導資源開采型企業實現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資源開采型企業經營者任期考核激勵機制與全生命周期資源價值最大化存在期限錯配,在時間維度上很難協同。從評價指標上看,傳統評價指標對于估值類指標即企業整體價值評價較少,對于全生命周期經濟價值評價等缺乏系統的、可操作性的考核,小周期和大周期上生產與市場脫節、產銷不能協同。在考核評價實踐中鼓勵了經營者從自己的最大福利出發而不是從公司的長遠價值最大化出發,做出利于完成任期內目標的決策。
3 有針對性地完善資源開采型企業經營者激勵機制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既然傳統的激勵考核體系無法實現引導資源開采型企業實現全生命周期內資源價值最大化的目標,那么有必要通過創建新的考核激勵模型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實踐為激勵模型的創建和應用提供了技術條件。
3.1 探索創建資源開采型企業模擬混改激勵模型和基于全生命周期價值評價模型
3.1.1 模擬混改激勵模型
讓經營者和其他員工共同參股企業,致力打造兩個共同體,即國家、經營者和其他員工利益共同體、勞資命運共同體。
通過模擬混改,實現國家、經營者及其他員工三者利益正相關,企業價值最大化也就是國家、經營者和其他員工利益最大化。
對于資源開采型企業,鑒于當前制度尚未完全明確經營者和其他員工如何持股的情況下,可以探索采取以合同管理為核心、以崗位管理為基礎的市場化考核機制先行模擬持股操作,以契約規則模擬混改激勵,等制度明確后可直接翻牌,再進行形式上的完善。比如可實行“明債實股”“短債長還”等虛擬股權形式。
3.1.2 全生命周期價值評價模型
在打造好兩個共同體的基礎上,實行全生命周期維度的價值評價激勵機制,讓企業資源價值最大化,從而股東價值最大化。
資源開采型企業在成立時就注定其開采時間和數量有限,其資源產品產值最大化才能實現開采價值最大化。因此資源開采型企業應向經濟價值開采轉變,即根據市場調整生產,實現產銷同頻共振、解決生產與市場脫節問題,提高各礦井單位根據市場調整生產、實現經濟開采、產值最大化的能力。
全生命周期價值評價是產銷協同理念在資源開采型企業整個存續期間的應用,是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產銷協同。在總投入遵循經濟可行原則下,實現大中短周期和諧同頻正相關共振,才能實現最大限度產銷協同,結合利潤等傳統指標綜合考評,使開采產值最大化。
3.2 基于新激勵模型科學設計考核評價指標,激發經營者的積極性,致力實現企業資源價值最大化
(1)業績考核重心合理調整是導向。只有把考核重點放到全周期下價值最大化開采、小周期服從大周期開采的方向上來,才能激勵礦井單位通過產銷協同,結合傳統考核目標,突出資源回采率的考核,實現資源經濟開采,向價值型開采轉變。
(2)生產系統滿足設計產能是前提。資源性商品價格的變化有時速度快、幅度大,與資源產能的緩性釋放存在矛盾。因此,合理優化、科學配套各子系統是經濟價值開采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3)科學準確把握售價波動是關鍵。售價波動趨勢是資源開采型企業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生產經營的指揮棒,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決策依據所在,但其預測過程也是最復雜最艱難的。建議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建立模型、聘請專家、充分論證、科學計算、系統預測、力求準確。
(4)保持合理庫存調劑銷量是補充。短周期內保持合理庫存,調劑銷量,價格高時多銷,低時少銷,可強化產銷協同效果,但因需占用資金,在綜合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前提下可合理利用,作為補充手段,最大限度實現產銷協同。
(5)傳統利潤等業績考核指標不可或缺。要想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產銷協同后還需要各周期內利潤最大化,其中包括降低成本、提高銷售價格等,需要配合利潤指標、成本指標等來綜合考核評價,結合新舊動能轉換指標,實現考核體系科學、系統、完整、價值最大化趨向。
(6)強化契約精神規避政策風險是保障。建立以合同管理為核心、崗位管理為基礎的市場化用工制度,讓經營者的權益通過合法有效的合同或協議得到切實保障,才能讓經營者充分信任并認真執行。
4 新激勵模型的重要意義
4.1 新模型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各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和諧統一
新模型讓國家、經營者和其他員工成為企業存續期間的利益和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讓企業價值在整個存續期內最大化,這與企業各股東的利益要求是和諧統一的。通過創新激勵體制、機制新模式,創建科學激勵模型,來驅動經營者的創造力,讓經營者和其他員工對企業有了長遠的、最大的價值追求,杜絕了他們的短期經營管理動機。
在新時代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大趨勢下,資源開采型企業混改模型解決了煤炭企業混改的主要問題,為煤炭企業集團整體混合所有制改革攻下重要堡壘和打下堅實基礎,為下一步國有煤炭集團整體上市,提高國有資產證券化率做出有益探索。
4.2 新模型可激發各資源開采型企業根據市場情況自覺調控產銷量
資源開采型企業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評價模型,引入了市場的無形之手,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作用。如果這種評價模式成功試行并推廣至全國后,由資源開采的經營者自發進行市場供求判斷,自發進行產銷協同調整,會對我國大宗資源性商品的供求關系有自然平抑作用,可減輕國家對于資源性大宗商品宏觀調控的壓力和價格劇烈波動。該模型可徹底顛覆資源開采型企業的經營業績任期考核評價模式,在資源開采型企業價值最大化考核評價方面做出創新性探索和嘗試。
4.3 新評價模型試點成熟后進行公司化運作
新評價模型通過開發軟件系統作為承載體并試點成熟后,可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資源開采型企業考核評價新商業模式,推進新評價模型由工具化、實用化、價值化向產業延伸化、技術服務化、模式商業化轉變,為全國資源開采型企業創新激勵機制、完善考核評價體系貢獻新方案,提升企業新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俊.煤礦企業管理中的激勵機制淺析[J]. 科技與創新,2018(24).
[2] 趙志權.國有企業員工人力資源考核與考核激勵問題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2017(20):56.
[3] 張海云.績效考核激勵機制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