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 要:計算機成為支撐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礎。計算機水平是衡量國力和競爭力的標志。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計算機技術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同時要求學生具備計算思維,因此對于當前高職公共課程教學而言,應當關注對學生計算思維的重點培養。本文主要是分析面向計算思維的高職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內容體系,以供相關專業人士進行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計算思維 計算機 公共課程 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0(b)-0167-02
對于計算機公共課程而言,應當注重對于學生計算思維方面培養,提升學生綜合文化素質,進而幫助學生計算能力以及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當前高職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開展過程當中要注重教學內容體系的完善,針對于教學內容體系當中存在的某些問題要進行解決,進而提升高職公共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促進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體系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1 計算機公共課教學計算思維主要內涵
1.1 計算思維概述
對于高職計算機公共課程而言,教育學生過程當中應當對學生計算思維進行培養,計算思維是2006年提出,計算思維主要是通過使用計算機對于問題進行求解,計算思維涉及到系統設計及人類行為等多方面內容,2006年提出了計算思維之后,社會進一步強調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同時計算機以及信息技術在社會發展過程當中起到一定輔助決策作用,這樣促使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得到廣泛以及普遍應用,相對于傳統性思維,計算思維融合數學思維方式,依托了計算機強大功能,所以,促使處理問題、解決問題質量以及效率更高。
1.2 計算思維是信息時代趨勢
當前信息技術時代,由于數據較為龐雜,同時較為復雜,另外,信息領域涉及到的問題呈現出綜合化系統化現象,如果依然采取傳統思維模式難以處理這些問題,所以當前時代背景之下應當發展計算思維,通過計算思維融入到傳統思維模式當中,融入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從而促使人們解決問題廣度以及高度得到大范圍提升,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展以及信息處理需要,對于當前院校而言,應該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操作人員,加強對人才培養,應當注重對學生計算思維培養,促使當前教學模式得到改進和完善,進而促使高職人才質量得到顯著提升,進而促進高職院校健康穩定發展。
2 高職計算機公共課傳統教學存在主要問題
公共課程在教學之中主要問題包括知識分點教學效果偏低、演示以及實踐操作機會少、過度重視內容教學忽視思維培養。
2.1 知識分點教學效果偏低
對于高職院校而言,開展公共課程過程當中,傳統方式習慣以點帶面,計算機課程內容講解的過程當中,往往是將課程劃分多個知識點,人為將完整操作割裂,這樣,學生學習過程當中難以對于公共教學內容體系全面把握,劃分為多個知識點教學模式,雖然有助于學生對于各個知識點進行充分記憶,但是如果一味采取分解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知識學習較為分散,學生無法將知識學到融會貫通。
2.2 過度重視內容教學忽視思維培養
對于高職計算機公共課程而言,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內容就是關于計算機基本操作方面知識,但是,如果僅僅講解關于計算機操作方面知識,學生僅僅只能簡單使用計算機,但是,學生不具備計算思維,計算思維從根本上來講是一種思維模式,而不是一種操作技能,對于學生操作技能方面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注意有意識融入思維教學以及思維鍛煉,促使學生能夠逐漸感悟到計算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3 演示以及實踐操作機會少
公共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不但應當注重理論教學而且應當高度重視實踐操作,尤其為了促使學生計算思維能夠得到培養,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得到更深層的會同時促使學生對于計算思維能夠產生更為深層次認知,然而,根據當前學校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學生實際學習的過程當中還是缺乏對于實際操作技能充分了解,學生實際操作機會較少,大多數情況都是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堂之上進行很簡單操作,課后沒有進行引導,這樣直接導致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效果難以得到提升,同時難以促使學生計算思維得到有效培養。
3 計算思維培養背景下的高職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體系完善
3.1 對于課程重新定位
高職院校教育人才過程當中應當以就業為導向,堅持學生能力本位思想,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人才目標進行制定過程當中要緊緊圍繞著學生未來職業發展需求,要求職業院校對于當前公共課程教學內容體系進行必要完善,選擇課程內容過程當中要服務于對學生能力的建構,只有這樣,才能促使當前高職院校公共課程教學內容更為豐富以及更具有內涵,隨著當前社會信息化發展,社會崗位需要學生具備較高計算思維以及計算能力,高職院校當中應當根據社會實際發展需求以及課程特點,重新制定教學目標以及課程標準,應當注重對學生計算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方面能力培養,從而促使學生計算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專業課程知識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以滿足社會對于信息技術人才基本要求。
3.2 調整教學大綱以及教學內容
對于當前高職院校教學而言,由于專業不同,所以,培養方案以及課程設置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性,應當根據不同專業以及崗位需求進行不同能力培養,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另外,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應當準確把握公共課程學科特點,對于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大綱進行優化和調整,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教學重點及難點,從而達到理想教學目標,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進而促使公共課程的教學內容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3.3 編寫合適的教材以及突出特色
目前教學過程當中,為了促使當前高職計算機公共課程體系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應當促使當前教學內容符合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以及學生實際水平,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對于高職院校的公共課程開展而言,不能缺失必要的教材,在教材的編寫上應當合理以及科學,應當獨具特色以及合理教材,根據實際情況要進行必要延伸,教材當中要配有實用案例或者某些操作實際案例,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學習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另外,教材重新編寫不但能夠促使教材進一步豐富,而且能夠促使教材深度進一步拓展,提升各個知識點之間聯系,促使學生計算機能力和計算機思維得到全面培養,促進學生進一步的發展,進而提升高職院校辦學能力和辦學水平,促進高職院校健康以及穩定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院校公共課程開展而言,應當根據學生實際出發,結合當前信息時代發展特點對于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和改善,同時教師要和學生改善關系,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實際教學過程當中要注重理論以及實踐相互融合,提升學生計算思維意識以及能力,促進學生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聶哲.計算思維視野下高職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改革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4(7):20-23,29.
[2] 苗金萍.高職計算機公共課教育改革方向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4(8):112-113.
[3] 蔣燕.適應專業發展的高職計算機公共課的改革與實踐[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3(22):126-127,137.
[4] 胡曉燕,張宇.中高職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對接策略——以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5,3617: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