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川
什么是數學核心素養?張奠宙教授認為包含“真、善、美”三個維度,就是人類理解數學真理的意識和能力,可以通過數學化的思維解決問題,學會欣賞數學之美,感悟數學的魅力。在當下的數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忽視了對數學文化的教學,過多強調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技巧的掌握,導致學生產生不知為何而學以及學了何用的思想,逐漸喪失數學學習興趣。本文從數學史料、數學思想、數學之美三個方面闡述了數學文化的重要性,下面將具體分析。
一、鏈接數學史料,感受數學真理
數學學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數學知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們勞動的經驗積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數學教學內容與數學史料相結合,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為學生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學生不斷提高理解數學真理的能力。
1.感受數學文化價值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數學教材中的知識進行詳細化,對一些有歷史背景的數學知識點進行擴充和鏈接,讓學生能夠建立起數學文化思維,不斷展開想象,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古人掌握我們今日的數學知識時,是如何進行計算以及規劃的,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好奇心,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種教學可以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文化情境,不僅幫助學生加深對我國數學文化的認識,同時又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因此,教師應當深入挖掘數學教材,將數學知識與文化史料相結合,增強學生對于文化的認同感,為學生傳播更多更豐富的數學文化,讓學生不斷建立起對于數學文化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數學核心素養。
2.體驗數學文化智慧
在我國悠悠的歷史長河之中,涌現出了無數的著名數學家,如劉輝、祖沖之,為后人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如《九章算術》《周髀算經》等。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文化,教師可以借助這些作品,引導學生關注數學發展史,學生在了解這些文化的同時,能夠深刻感悟到有關數學文化智慧與人生活的相關性。此外,學生對于數學文化史料的學習,能讓其與數學文化進行深刻交流,促使學生形成數學文化思維。由此可以看出,教師應當重視起對數學文化史料的研究,讓數學文化與數學知識更好地結合,促進學生的理解。
二、鏈接數學思想,培養探究能力
學習數學知識不僅是為了掌握基本的技巧,而是為了更好地能夠用到實際之中,因此理解數學思想,形成科學的數學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學習方法,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
1.鏈接變元思想,培養數學探究能力
數學學習中,應用到變元思想的地方很多,這種思想并不會直接展現在教材中,而是以一種隱形的方式融入數學知識體系。教師更要深度發掘數學教材,通過對學生的引導,形成探究式思維,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的實際處理問題能力提升。學生一旦掌握了這類探究題目的解題方法,就能夠以后在解題的過程中,把握變元思想的精髓,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學會做題。
2.鏈接極限思想,培養數學探究能力
實際上,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極限思想是始終都存在的,無論是在日常的學習之中還是在學生的作業練習中,教師通過極限思想對學生展開數學知識教學,有助于進一步打開學生的思維,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思想,讓學生可以通過數學思想,提升學習效率,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三、鏈接數學之美,提升學習情感
美不僅僅是對于藝術品或者自然,在數學之中,也有著數學之美,數學的美在于數學是一種符號化的語言,是對事物以及客觀現象的高度概括,形成的數學定理以及概念。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的美,感悟數學的美,構建良好的數學情感。
1.鏈接數學簡潔美,提升數學學習情感
人們在對數學規律進行闡釋的時候,會使用一種十分簡單的方式,即數學符號,數學符號是一種十分簡單的語言,通過符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文化內涵,因此教師在對學生提升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要善于把握數學的符號語言,通過簡練的語言,教導學生理解更為復雜的問題。數學的簡潔美是數學的一大魅力,理解數學簡潔美能夠幫助學生提升數學核心素養。
2.鏈接數學對稱美,體驗數學學習情感
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對稱圖形,這種對稱美不僅僅體現在教材上,更被人們廣泛應用到實際生活之中,教師可以借助這些對稱之美,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加強學生對于數學文化的理解,同時對稱是一種抽象化的思維,在具象上的展現就是生活之中的對稱構造,讓學生建立起對數學對稱美的理解并進一步促進學生形成邏輯化思維。
總之,數學學科來自于人們對日常生活經驗的歸納與總結,更加具有文化氣息,教師要重視對數學文化的應用,將數學文化貫穿在學生數學學習進程的始終,讓學生可以深入了解數學發展史,感受數學的深厚內涵,主動探索和發掘數學文化精髓,培養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更豐富的數學知識及數學運用,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情感,最終提升數學核心素養。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