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暉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兩個環節就是讀與寫,這兩者是相互聯系的。但是在日常的教學中沒有將兩者結合起來,而是孤立地進行授課,所以導致一些學生會讀卻不會寫,尤其是遇到語文作文時,總是無從下手。隨著當前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安排一些隨文小練筆,實現讀與寫的有效結合,從而使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效結合起來,使得學生在閱讀水平提升的同時也能夠提高寫作水平。
關鍵詞:讀寫結合;語文;隨文小練筆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寫作的基礎,編錄在課本中的語文素材都是專家學者千挑萬選出來的,大都是一些經典的文章,可以說是學生學習寫作的良好范例。在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能夠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這就要求教師能夠轉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語文教材找到讀與寫的有效的結合點,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借鑒對象,讓學生通過一些語文隨文小練筆來達到在讀中學習寫作,以寫作來鞏固學習效果。
一、利用文中的留白進行小練筆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地方會在文章的篇幅中專門留有空白。比如,在文章中,有些段落或者句子寫得比較含蓄,教師就可以根據文章的段落大意來引導學生走入角色當中,感受作者當時的思想感情,并根據自己的想象將其補充完整。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語文教材的理解,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比如在學習蒲公英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落在沙漠里和湖泊里小種子的不同命運展開想象,并結合兩者的不同命運來寫一篇隨文小練筆,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感悟和體會。
二、將課文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從語文課本中向外拓展,不斷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提升對生活的認識與感悟,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例如,在學習完有關“掌聲”一文時,可以詢問學生在生活中有沒有因為受到別人的掌聲或者鼓勵而完成一件對于自己來說比較困難的事,或者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懂得給予別人掌聲。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寫一篇小練筆,談談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親身經歷。通過將課本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可以使學生在隨文小練筆時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同時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
三、閱讀范文,學會仿寫
學生學習寫作的第一步就是閱讀課文與素材,自己仿照并進行寫作練習。對于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講,通過閱讀范文,再來仿寫的形式是十分必要的。因為他們的語文基礎并不是很扎實,又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而仿寫可以幫助他們有效地完成練習。仿寫包括仿照文章中的句式、修辭、文章整體結構、或者詞語的搭配,這些都可以運用到小練筆的訓練中去。在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材中,有關文章整體結構的大都以總分式為主,教師就可以根據這種文章結構來讓學生寫一篇小作文。或者,可以仿照一些比較好的修辭手法,比如“小鹿在河邊散步”等,巧妙地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可以讓學生來挑一些好的修辭手法來練習。
四、學會向課文“借語言”
為提高學生的語言使用技巧,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對語文課文中一些比較經典又表達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學會品讀,并且將優美的句子加以摘抄和積累,將課本中的東西內化為自己的。同時,教師也要給學生創設學習的情境,以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的能力。就如,在寫春天的景象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詩句并加以修改,比如“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桃花出墻來”。或者在描寫冬天時,可以給學生拓展一些好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這些優美的語言或句子都可用來學生將其改編或者直接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五、向課本“借題目”
在學生寫作過程中,除了考慮文章的內容,作文的題目也需要學生的仔細推敲。在練習過程中,確定隨文小練筆的主題以及題目對很多學生來講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而很多時候在練習的過程中又需要學生自主命題,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向課文來“借題目”,借助課本中的一些題目或者主題來給自己的作文定題。比如,在教材中很多課文的題目都很經典,《一塊奶酪》《掌聲》等用一個很平常的名字來講述令人深刻的故事。總之,無論哪種類型的題目,都可以給學生很好的借鑒,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在借鑒中學會自主確立題目與寫作主題。
總之,“讀寫結合”是寫作的基本原則,要想提高其實效性必須在課文中尋找思路,在閱讀中尋找靈感。對于三年級語文教學來說,要實現學生讀寫結合,進行隨文小練筆的方式有很多種。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的思路,在教學中多給予學生一些練習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從閱讀中練習寫作,從課文中借鑒寫作,養成讀寫結合的良好習慣,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才會逐漸提高。
參考文獻:
[1]祝桂興.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隨文練筆”[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8):32-34.
[2]朱玉瑜.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隨文練筆[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5(3):42-43.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