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灝
摘 要:美,如何去界定?這個問題很難給出固定答案!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雖然,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無法告知學生美究竟是怎樣的,然而卻可以引導學生從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到需要滿足怎樣的條件,才能稱之為美,并學會如何去界定美,如何去發現美,如何去創造美。在美學范疇,究竟如何才能體現出美感,是一件時刻值得美術從教者去深思、去研究的問題!通過以上敘述便會發現,事實上美在大家的生活中可以無處不在,重點在于自己是以怎樣的心態對待以及用怎樣的觀察角度去面對生活中的事物。
關鍵詞:界定美;發現美;創造美
前美,如何去界定?我想這個問題很難給出固定答案!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由于每個人自打出生后的思想、性格以及生活環境皆有所不同,故而審視美的準則亦有不同!雖然,我們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無法告知學生美究竟是怎樣的,然而卻可以引導學生從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到需要滿足怎樣的條件才能稱之為美,并學會如何去界定美,如何去發現美,如何去創造美。
在美學范疇,究竟如何才能體現出美感,是一件時刻值得我們美術從教者去深思、去研究的問題!從個人近十年的美術教育角度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一、色調的搭配
(一)冷色與暖色
色彩在透明度、飽和度產生變化的情況下,會在視覺上產生不同的感覺。冷色,即藍色、綠色、紫色等色彩為主的配色。合理地搭配冷色,可以為我們帶來高雅、空靈的感覺。而暖色,是以紅色、黃色、橙色等色彩為主的配色。合理地搭配暖色,則可以為我們帶來和煦、溫馨的感覺。兩種色調在不同的場合與環境下,所產生的搭配方式與比例亦有所不同,如若搭配合理,非但不會產生違和感,反而別具美感,為越來越多的美學工作者所推崇。
(二)深色與淺色
在各種顏色中,如果說要挑選出深淺對比最為強烈的兩種顏色,那便是黑色與白色。這兩種在時尚界被稱為永遠不落伍的顏色,在與任何其他顏色搭配的時候都不會顯得格格不入,甚至可以用他們來和諧原本并不協調的顏色,使這些顏色變得自然起來!而除了黑色與白色,金色與銀色同樣可以與各種其他顏色搭配!只是金色與黃色系顏色搭配的效果會更為融洽。而銀色與灰色系顏色搭配的效果會更為出眾。說到色系,許多人會單純地區認為同色系便是一種顏色由淺至深的變化,這是有失偏頗的。同色系,指的是有著相同色彩成分的顏色。如果我們想要讓色彩之間搭配協調,便需盡可能讓各種色彩屬于同一色系,從而有據可依,有跡可循,舉一反三,千變萬化!此外,合理地運用對比色,有時候能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色彩之間的明暗對比,或者是色彩之間的深淺對比……都能讓顏色之間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三)對比色
說到對比色,我想對于從事美學研究的人士一定不會陌生。而對比色搭配又細分為:
1.補色的搭配:指兩種相對顏色互相搭配的情況,如:如橙色與青色的搭配,補色的搭配往往能夠通過產生出的強烈色彩對比而收獲不一樣的效果。而這些顏色還可以細分為:(1)近似色搭配:指兩個相對接近顏色之間搭配的情況,如:黃色與橙色搭配,紅色與橙色搭配,黃色與嫩綠色搭配等。(2)同類色搭配:指明暗、深淺不同的兩種同一類型顏色之間的搭配,諸如:淺綠色配墨綠色,深紅色配淺紅色,熟褐色配赭石色等,同類色搭配通常都比較柔和而文雅。
2.強烈色搭配:主要是指兩種相隔較遠的顏色之間相互搭配的現象,諸如:紅色與綠色、黃色與紫色這些色彩之間的搭配,視覺沖擊比較強烈。因此在進行顏色搭配時應思慮清晰,究竟需要著重表現出哪一種視效。
二、全景構圖
全景構圖,通常情況用以表現人物的全身狀況或場景的全貌,從而突出人物與人物之間、人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烘托氛圍。全景構圖對于突出人物整體、人物身型、人物服飾、人物動態等有很好的作用。因全景構圖具有較為廣闊的空間,從而可以充分表現人物的整個動作過程與人物本身之間所存在的關系,且在全景構圖中中,所表現人物與其周圍環境往往融為一體,相互襯托,能夠表現出人景合一的生動畫面,即便在影視取景當中,多數的開端、結尾部均為全景或遠景,亦因如此,常常能夠收獲很好的藝術表現效果。
三、框景構圖
框景構圖即通過把自然風景,用類似門、窗產生出框架的表現形式將遠景框起來,以達到相應的藝術效果。通俗地說就是將園內自然景觀的部分框住,把框住后的局部景觀視為畫框內的風景畫。框景構圖的主要作用便是將需要留住的景色利用框的定格從而放入一個畫面中,高度突出自然景色。框景構圖對于人們的視覺上可以產生極大的吸引力,我個人亦十分鐘愛這種取景方式,可以將自己需要突出的景致很好地呈現出來。杜甫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便是運用到框景的構圖方式。
“桂林山水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被稱為中國古典園林典范的拙政園中,便大范圍使用了框景的構圖形式,從而將園中的景觀以很好的展示在了世人面前,同時還能將欣賞著的注意力很自然地留在畫面中最精彩、最點睛的部分。
我們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需要在繼承傳統的同時,與時俱進,才能將框景構圖這一藝術形式更好地融入教學研究中去。
四、特寫構圖
特寫構圖,主要是指將人或物的局部強化拍攝,以獲得最佳的視覺效果。但凡采用“聚焦”選取素材的方式方法,或截取人物及場景中最具特征的部分,從而突出地進行強化再現與精雕細琢,并將所篩選出細致而生動的形象描繪出來,使欣賞者猶如身臨其境,這樣的形式在題材上來看便是特寫構圖。
特寫構圖的表現對象幾乎充滿畫面,比之近景距離更近,而背景部分則相對次要,甚至不要。特寫構圖能夠細致地表現出對象的微小特征,且能夠展示出人們平時不是經常能感受到的特殊視覺效果,故而,特寫構圖不論是表現人物抑或是其他對象均能給觀眾以強烈的視覺感受。比如我們在表現一位正在授課的教師,在他的講桌上放著一杯咖啡,如果這杯咖啡在整幅構圖中是很小的一個篇幅,而整個畫面的重心是這位教師,那作者想要表達的是這位老師,而這杯咖啡也只是一杯尋常的咖啡;而如果作為構圖者,將整個畫面的重點部分以特寫的形式著重表現這杯咖啡,就意味著這杯咖啡不是作者簡單想要表現出一杯咖啡這么簡單,此時的重點便不再是這位老師,而是這杯咖啡。
而正是因為特寫構圖能夠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因此特寫構圖通常少而精,絕不濫用,若非如此,則會降低特寫構圖應有的表現力。
事實上,通過以上敘述,我們便會發現,美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無處不在,關乎自己是以怎樣的心理狀態去對待以及用怎樣的觀察角度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如果樂于發現,敢于創造,人生實則處處可以是美景,朝朝可以見彩虹。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善待自己,享受生活。美,其實一直就在自己身邊。
參考文獻:
[1]薛巧梅.圖像色彩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技巧[J].科技信息,2013(1):318.
[2]胡衛國.色彩的情感表達及色彩的肌理[J].美與時代(中),2011(10):44-47.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