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謝
(云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云南昆明 650500)
由于受各方面條件限制,相對于城市初中學生而言,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較弱,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高,學習能力也亟待提高。多媒體技術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能將以前老師滿堂灌的形式轉換為生動形象的的聲畫模式,這不僅符合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也是有利于實現農村初中英語的多元化教學,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作為農村的英語教師,在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需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習如何更好的將網絡資源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與英語教學水平。
在21世紀初,我還是一所農村中學的初中生,英語課堂教學中,主要以教師為教學的中心,課堂上老師主要靠黑板、粉筆、錄音機來向我們學生傳授新知識。每堂課知識的重難點,教師都會書寫在黑板上,一節課大部分時間都用在黑板書寫和教師的講授上,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很少,學生大部分時間在聽老師講和抄寫黑板上的重難點。英語閱讀部分主要靠老師給試卷,學生不停的做題去提高閱讀水平;而聽力主要靠收音機播放教材配套的磁帶;至于口語部分,出于害羞的心理,很少開口鍛煉。學生學英語為了升學,不斷的刷題,久而久之,學生成了做題機器,直接導致有些同學雖然學了10多年的英語,在社會生活中仍然不會說。
通過觀察湖南一個小縣城的幾所農村初中的英語課堂教學,課堂上英語教師幾乎都用到了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的重要工具,相比之前沒有多媒體輔助,在有限的45分鐘教學中,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性,而不是像以前一樣按照教材及課程計劃來上課,而不顧學生是否完全理解及是否完全跟得上教學進度。對于學生而言,多媒體的使用和眾多的網絡資源,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堂知識,并且學生自主的學習的課外知識,這一過程學生是自主的、求知的想法中獲取知識的。比較農村初中有無多媒體教學,我們不難發現,多媒體的運用確實有其自身獨特的優點。
赫爾巴特認為興趣能引起人對物體的全面、正確認識,引發的是有意義學習,能記憶的長期保持,并為進一步的學習提供動機。杜威在1913年,提出以興趣為基礎的學習結果與僅僅以努力為基礎的學習結果有質的不同[1]。使用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化,尤其是多媒體,將抽象的文字轉變為具體客觀是picture,video,voice或者它們間的不同組合,這樣不僅能有效的展示事物內部和事物間的內在聯系,而且形成的畫面,真實的情境展現先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的積極性。
在教學的導入階段,我們可以使PPT展示一些和教學單元相關的圖片,或者當時在學生中流行的英文歌曲,同學們再聽的過程中不由自主的跟唱。這樣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在輕松的氛圍中獲取知識。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Do you have a soccer》為例,這一單元主要圍繞球類展開,在導入環節,可以先播放科比打籃球,梅西踢足球,安德魯-拉客打橄欖等關于球類的片段,然后詢問學生“what kind of ball they are playing?“,我們能預測到,這樣的片段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班級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回答問題,課堂非常的活躍,并且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最終收到良好的教學反饋。
在21世紀初,我作為一名初中生上英語課時,受輔助教學手段的限制,對于新受知識的重難點,很難把控,難于區分,遇到問題時,往往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查詢圖書或者咨詢老師去解決,有時甚至無解。得益于信息技術在農村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現在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圖片、視頻等,降低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難度,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也易于被學生和教師解決。新穎的教學方式,圖聲組合,學生更易于接受新知識。
比如,人教版七年級第四單元《Where is my school bag?》,教學的重難點是Where疑問的使用;方位介詞on,in, under的使用; 連詞and的使用。于剛學英語的農村學生而言,他們以前的基本沒有接觸英語,基礎相對城市的孩子而言要差一些,第一次學這些重難點,很難掌握。所以在教學中,適合用圖片和文字來展示where,under,on ,in,and等詞,并附上中文加以說明,便于學生理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使用,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多樣化,同時優化了課堂教學,把教材中晦澀、難懂的部分轉化為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知識,且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理解。
自主學習是一種與傳統接受學習相對應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是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通過獨立的分析、探究、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學習的現狀,倡導學習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整個教學過程提供了便利,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率,符合新課標的課程要求,有有利于推動英語課程改革。鼓勵學生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提高他們自身的學習英語的意識,從而促進農村地區初中英語的發展與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