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城
(南江縣文化館 四川 巴中 636600)
詩中的“巴山”,歷史上究竟位于何處?歷來爭議很大。有人說是川陜交界處的大巴山,也有人說是重慶市北碚區的縉云山,還有人說在湖北、湖南接壤的洞庭湖一帶。有人說詩中的“巴山”是實寫,確指某山;也有人說是虛寫,泛指某個地方的山。“巴山”究竟在何處,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管外界如何爭論,作為南江人,以下為我們有理由理直氣壯地打出“巴山夜雨”文化品牌的一系列依據。
一是古詩文網中對唐詩《夜雨寄北》中的巴山注解:“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縣以北。”
二是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語文教課書《海邊語文·一起學古詩》的第一首詩就是《夜雨寄北》,其中對巴山的注解也是:“在今四川省南江縣以北。”[1]
三是由喻守真教授編注,中華書局出版的《唐詩三百首解析》,對巴山是這樣注解的:“巴山在四川南江縣北,有大巴山小巴山。”[2]
四是始于漢中、止于巴中的米倉古道,上通西安,下連重慶,西通成都,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考證此詩是詩人李商隱作于大中五年(851年)[3]。而該年秋季李商隱剛好就任東川節度使柳仲郢梓州(今三臺縣)幕府,他從長安到三臺,走米倉古道的可能性非常大。
五是南江位于四川盆地邊源,處于南北氣候交界處。秋季的夜晚,巴山夜雨已成為南江一帶的自然現象[4]。
一是符合南江縣“生態立縣、文旅強縣、綠色崛起、同步小康”的發展思路,為加快全域旅游發展注入了文化之魂。隨著巴陜高速的全線貫通,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的成功申報,以及光霧山AAAAA級景區的打造,未來光霧山旅游業勢必會更加火爆。
二是《夜雨寄北》詩中蘊含了濃濃的鄉愁,打造“巴山夜雨”文化品牌,有利于振興鄉村文化,教育后人愛祖國、愛家鄉、愛親人,讓人們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詩人創作此詩于米倉古道的南江境內,充分說明米倉古道作為交通要道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米倉古道融入古蜀道申報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已被列進名錄。
三是“巴山夜雨漲秋池”,道出了大巴山秋天濕地,秋雨綿綿的特點,打造“巴山夜雨”文化品牌,有助于研究南江地理的氣候特征。
四是此詩題為《夜雨寄北》,即寄給北方的親人或友人,詩人思念的妻子或友人,表明夫妻間純真的感情或友人間崇高的友誼,這是值得弘揚的。
五是有利于提升南江“公園城市”名片的品味。
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成立“巴山夜雨”文旅品牌全球專家智庫委員會,聘請國內知名歷史學家、古詩詞研究專家、李商隱文化研究知名學者及南江本地對米倉古道文化、巴山文化有研究的專家、學者和愛好者為成員,制定“巴山夜雨”文化品牌的推廣方案,深入研究“巴山夜雨”的文化內涵。
將斷渠濕地公園管理房建成“巴山夜雨”主題文化館。其中將地下停車場出口前面的管理房一樓作為“巴山夜雨”圖書館,二樓可作為“巴山夜雨”文學院。
依托東榆職業中學的師資力量,與四川省藝術職業學院聯合成立“四川巴山夜雨文化旅游產業職業學院”,為全國培養和培訓更多的“巴山夜雨”文旅產業從業人才。
努力爭取得到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畫院、西安中國畫院、成都市天府新區文化創意產業行業協會等文化機構的支持,以南江縣美術館、影劇院為基地,聯合成立“中國巴山夜雨書畫院”;依托光霧合谷,打造“巴山夜雨”山水藝術博物館。
按照李商隱創作的《夜雨寄北》詩句場景,在斷渠濕地公園打造“巴山夜雨”詩意秋池,仿建“巴山夜雨幺店子”,制作大型李商隱吟詩雕像。
結合文旅融合發展,在寨坡光霧合谷、關壩米倉古道文化特色小鎮、橋亭紅葉之旅小鎮等地,打造一批具有“巴山夜雨”元素的文化主題酒店和民宿,開發秋池溫泉、秋池探險游等項目;將長灘、青杠、玉白等農村原有的農家樂轉型升級為別具“巴山夜雨”特色的藝家樂,深挖傳統飲食帽兒頭飯、鼎罐飯的歷史特色。
創作以“巴山夜雨”文化品牌為主題的舞臺劇,爭取與國家一流演藝團隊合作,圍繞七言絕句《夜雨寄北》,結合南江民歌、爨壇戲、薅草鑼鼓等民間音樂、舞蹈藝術,打造一批高端的舞臺藝術精品劇目,創作一批可供游客欣賞的藝術作品。一是建立“巴山夜雨”微電影劇場,讓游客變身為演員,使他們能參與到電影的拍攝現場;二是開發系列文創衍生產品;三是生產并包裝“巴山夜雨伴手禮包”;四是開發“巴山夜雨”系列文創產品。
切實提升“巴山夜雨”文化的品質,推進“巴山夜雨”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和鄉愁教育融合發展,辦實南江縣鄉愁文化學院;推進“巴山夜雨”傳統文化與公共文化和鄉愁文化融合發展,建好南江縣鄉愁圖書館;推進“巴山夜雨”傳統文化與川劇藝術融合發展,打造南江縣鄉村川劇藝術團;推進“巴山夜雨”傳統文化與民樂藝術融合發展,打造朱公百坪南江國際民樂小鎮;推進“巴山夜雨”傳統文化與民間文學融合發展,打造南江西廂國際文學小鎮;推進“巴山夜雨”傳統文化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打造南江國際電商小鎮;推進“巴山夜雨”傳統文化與旅游經濟融合發展,打造南江國際紅葉之旅小鎮;推進“巴山夜雨”傳統文化與米倉古道文化融合發展,打造南江國際米倉古道小鎮:推進“巴山夜雨”傳統文化與美食文化融合發展,打造長灘南江國際美食社區;推進“巴山夜雨”傳統文化與民間音樂融合發展,打造金臺南江國際民歌社區。
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辦的原則,由南山縣委宣傳部主辦、南山縣城投公司具體承辦、南山縣文廣旅局協助指導,在斷渠濕地公園舉辦一年一次的“巴山夜雨”嘉年華文化周主題活動。通過舉辦“巴山夜雨”千人誦詩會、“巴山夜雨”民歌賽(大會)、“巴山夜雨”書畫創作展、“巴山夜雨”論道主題活動、“巴山夜雨”國際電影周、“巴山夜雨”歌舞篝火晚會、“巴山夜雨”農特產品展示展銷活動、“巴山夜雨”文化品牌形象大使選拔大賽、“巴山夜雨”相親交友大會等系列活動,真正讓“巴山夜雨”文化品牌在南江縣生根,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