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艷娜
(焦作市圖書館 河南 焦作 454150)
圖書館事業經過多年發展,本著“以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從滿足廣大市民的精神需求出發,舉辦公益講座。公益講座的開展不斷提升著圖書館在廣大市民心中的影響力。
圖書館公益講座從開始創辦到日漸成熟,進而形成自己的品牌,政府的文化惠民政策功不可沒。近年來政府將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作為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并給予大力支持,圖書館事業有了強有力的后勤保障,文化設施得以改善,公共文化事業服務體系也不斷健全和完善。在政府指導下,各地圖書館不斷投入人力和財力,使公益講座由單一化向多樣化轉變,從而得到人們的認可。
公共圖書館作為知識和信息聚集、傳播、交流等的中心,是公共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圖書館向社會公眾傳播知識,利用自身優越條件及文化資源舉辦公益講座,提升公眾文明素質,道德修養、科學意識、促進社會成員全面發展。例如:焦作市圖書館周末開展的《國學大講堂》公益講座,通過邀請專家、學者講論語、讀易經、誦經典方式,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周末相約到圖書館聽講座已經成為焦作市民一種休閑娛樂的方式。
公益講座立足于自己的主陣地,擴展講座形式多樣化,從內部走向社會,走進農村、社區、弱勢群體,把資源共享于需要的人。例如:焦作市圖書館利用端午節送祝福進社區活動,開展關于“端午節”知識講座,講述端午節的由來及與端午節相關知識,同時把知識和節日祝福送給每位聽眾。
雖然圖書館公益講座得到了發展,滿足部分市民精神生活需求,公益性也得到了社會認可,但在某種程度上也存在一些問題。
由于公共圖書館在自身功能和作用宣傳上還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市民對圖書館認知上還有誤差,因而參與度不高。再者,由于交通限制,距離較遠的人員不愿“浪費”時間。
雖然參與講座的聽眾涉及不同年齡層次,但老年人占比高,青年與中年參與率低[2]。以焦作市圖書館為例,工作日的講座聽眾幾乎都是老年人,周末開展的講座中老年人占大半。究其原因是青年與中年人時間不充裕,交際應酬較多,老年人業余生活單調、時間充足。
社會上也有此現象:“打公益旗號開辦講座,以公益性為幌子,其目的是宣傳自己,推銷產品等。”這就導致“公益”變了味,因此很多人會曲解“公益”,聽到“公益”二字就變成驚弓之鳥,出現抵觸情緒和懷疑態度。
圖書館公益講座是一項惠民工程,是為了滿足大眾對知識需求而開辦的,但是人們對講座的需求、理解程度和要求不同,致使人們對其期望較高。現實情況是大部分講座都是按照傳統模式,課堂式教學方式,一人講眾人聽,導致聽眾激情降低,配合不默契,無法引起共鳴,以致講座效果大打折扣。
為了滿足不同的聽眾,公益講座內容應涉獵廣。現實中公益講座的主題基本是以文化、歷史、社會等常規內容為主,內容基本可以涵蓋多數聽眾,但是專業性差,無法滿足特定群體。再者實用性不強,講座內容多數是理論知識,聽眾無法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運用到生活中去。例如:針對不同的群體給出相應選題。老年人最關心的是健康問題,可以針對他們的需求開展健康系列知識講座,常見疾病的救助手段等,既滿足老年人的需求也豐富了其業余生活,使老年人的生活不再“凄涼”。
隨著社會信息的大膨脹,各種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傳播途徑亦是五花八門。信息多元化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但同時網上信息也良莠不齊,如何能讓大眾及時有效地接收到圖書館舉辦公益講座的消息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焦作市圖書館開展的活動信息基本是通過電子大屏、官網、微信平臺推送三種方式進行宣傳,但三種宣傳方式都有局限性,電子大屏需要參與者提前到來并看到宣傳信息;官網宣傳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少有人員會專門瀏覽一個網站;微信推送雖然容易被關注公眾號的大眾及時關注,但是微信平臺受制于資金限制,免費推送消息次數有限。因此,圖書館應積極與電視臺、廣播臺、報社及相關行業網站、論壇、微博、博客、微信等聯系,尋求更多合作,及時的把相關信息發送出去[3]。
圖書館是事業全供單位,資金依靠財政撥款,財政部門撥款需要進行預算。圖書館事業發展需要資金維持,公益講座的開展也受資金限制。如何能用最少的資金取得最好的效果,需要提前規劃,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可以尋求社會幫助,面向社會籌集資金,比如與企業團體合作,開辦一些宣傳企業正能量的文化專題講座,從而籌集資金進行優勢互補。
公益講座能擴大聽眾的知識視野,因此公益講座所涉及的內容要及時更新,緊跟時代步伐。內容豐富多樣并符合大眾口味,把社會中的民生、熱點等能夠引起聽眾關注和興趣的話題融入公益講座中,因為關心所以關注,關注越高,越能引起共鳴,驅使更多的聽眾走進公益講座中來。但熱點問題一般都有時效性,這就要求圖書館公益講座負責人能夠及時高效地在問題退熱之前進行剖析,安排相應的公益講座。
公益講座從計劃、實施及善后各環節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把公益講座中出現的普遍問題用制度進行規范,強化領導及專人負責,嚴加落實及強化監督。總結歸納公益講座中的問題,以便總結經驗教訓,從而最大效應地發揮圖書館公益講座的作用。任何東西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制度亦是如此,要隨著變化而及時地修改調整相關條約,使其與圖書館公益講座開展的初衷保持一致。
不管圖書館以何種形式開展活動,其目的是豐富廣大讀者及聽眾業余生活和精神食糧,公益講座是實現圖書館多元化服務的一種形式,為提高圖書館事業的影響力,圖書館必須發揮各個環節的工作熱情,在發展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