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華
(寧夏大學圖書館 寧夏 銀川 750021)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人們與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圖書館的聯系日益增多,對文化知識的需求也呈現多元化趨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的圖書館,既有利于保障群眾獲取知識的權利,也有利于群眾提高知識素養,從而能有效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中國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指以政府機構為主要領導,社會成員共同參與形成的普及知識文化、傳播精神食糧,用以滿足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和保障群眾文化權益的,提供各種公益性活動、公共文化設施、文化產品和組織各種文化相關服務的總和[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公共圖書館宣言》中指出:“每一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權利,而不受年齡、種族、性別、宗教信仰、國籍、語言或社會地位的限制?!痹撔躁U明了公共圖書館與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關系。中國圖書館學會也在《圖書館服務宣言》中指出:“圖書館以實現和保障公民基本閱讀權利為天職,圖書館致力于為全體讀者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務。”闡明了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必然趨勢,以及指出了圖書館為群眾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保障群眾享受公正平等的公共文化權利的必要性。
由于公共圖書館是免費開放的公益單位,讀者為滿足自身的精神生活,所以借書還書等需求量也在漸漸增多。然而,部分圖書館員的職業素質不達標,容易產生敷衍了事及以“速度”取勝的現象。加之圖書館內部服務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學的管理制度,導致職權不分的混亂局面。一些圖書館員服務態度極差且專業素養不夠,具體表現為對于文獻采編、圖書整理工作、圖書防潮防霉工作以及圖書基本借閱流程等不熟悉,以致于圖書館圖書館內部運營混亂。
讀者群體良莠不齊,部分素質較低的讀者存在大聲喧嘩、飲食、惡意損壞圖書、長期占位、看視頻、打電話等影響其他讀者的行為。除此之外,由于讀者知識水平不一,容易造成某些書籍僅屬于小眾群體的愛好而基本成為擺設,某些熱門書籍常被借閱甚至被損壞。
現階段,國內已經大力開展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了平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然而,由于部分城市的公共服務體系尚不完善、區域發展不平衡、政府監管力度不夠以及財政補貼資金不到位等問題,以致無法保證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容易造成圖書館不能及時更新修復破損的圖書,以及及時完善場館基礎設施等實際問題。
如今,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人們想要閱讀的書籍都能通過網絡獲得。但是,圖書館作為讀者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尤其是以公共文化服務為主導的圖書館,其館藏資源也并不完善。同時,互聯網的發展還容易造成人們不出門,直接通過手機電腦獲取知識,這又導致圖書館書籍資源難以得到高效配置,而室內燈光、熱水、電能等資源也存在被浪費的現象。這些都影響了圖書館的發展,對于公共文化服務的建設非常不利。
圖書館員的素質和讀者的素質作為管理上的“老大難”,應得到充分重視,因為提升讀者即群眾素質是一件較難的工作,圖書館作為傳播文化的場所,可以在讀者進館前利用多媒體宣傳圖書館內的規章制度,讓讀者恪守圖書館的管理制度。此外,還可以通過公益廣告、張貼海報、舉辦活動等來進行宣傳,讓讀者明白在圖書館時應遵守規章制度。同時,面對讀者不文明行為時,圖書館員還應該友善地糾正讀者不合規范的行為。
除此之外,提升圖書館員素質同樣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相關政策規定,要吸引和鼓勵大學生等高學歷就業人員從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這種舉措利于將高素質、高能力、高水平的人才引進到圖書館管理人員當中[2]。因此,為了保證圖書館員的素質,應采取審核上崗、定期考核機制,以確保圖書館員的專業素養和個人素質。此外,要加強圖書館員的培訓工作,定期組織學習實踐,保障他們的良好發展和個人提升,從而有利于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目前,國內許多公共圖書館采取的是“1+1”的模式,例如,圖書館和茶室的結合、圖書館和咖啡廳的結合,這種融合不僅有利于吸引更多讀者,而且更能增添讀者閱讀時的樂趣。公共圖書館的公益性不以盈利為目的,然而,在公共圖書館旁開設一些服務行業,卻不失為一個良好的選擇,不僅可以促進圖書館及周邊服務行業協同發展,創造新就業崗位,而且還可以擴展圖書館的社會功能,在閱讀之余,為讀者提供一個輕松舒適的娛樂場所。
然而這種創新要做好定位。首先,服務行業要符合公共圖書館優雅安靜的文化特質,KTV、酒吧等喧鬧場所就不適宜這種模式。其次,最好不要在周邊開設飯店,由于飯店的環境大多比較吵鬧,不利于營造公共圖書館的書香氛圍。另外,烹飪需要明火,對圖書館而言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隱患。最后,這種創新還需要考慮地區因素,對較為貧困、服務業發展不是很廣泛的地區,顯然是不適用的。
互聯網對于圖書館的沖擊巨大,但也帶來了很大效益。要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為圖書館的創新提供新思路。
目前,公共圖書館主要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這些技術的發展,相比于傳統文獻,具有高效、準確的優勢,能為公共圖書館館藏的安全做出保障,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效能。對此而言,公共圖書館應提高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應用,推進數字資源均衡化,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利用云計算技術構建共享性平臺,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實現讀者資源和圖書館資源的對接,以節約圖書館的建設成本;應當利用物聯網技術,提升圖書館內硬件服務水平,實現全天候的統借統還,以滿足讀者不同的閱讀需求。因此,現代科技要做到以創新為主導,結合公共圖書館優勢特色,從讀者需求出發,實現現代科技與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有效融合,以更高的服務質量、更全面的服務內容、更科學的服務效率來推動公共圖書館的高質量發展。
在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公共圖書館應緊追時代發展步伐。雖然在發展公共圖書館事業時也會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問題,但應當用創新的精神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圖書館作為保障群眾文化權益,為群眾提供文化服務的體系,要不斷調整改革,與時俱進,同時要整合優化資源,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從而不斷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