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青云
(安徽財貿職業學院,安徽合肥 230000)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現階段,高職院校越來越關注學生的思政教育,不斷強化思政課程的改革創新。目前,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學中嘗試探索云平臺下的線上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現階段,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中常常會忽視思政教育,導致人才德育水平得不到提升。目前高職院校思政課程的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要求思政課程積極開展課程教學改革和創新,推動課程的;良性發展。而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步深入到思政課程教育領域,研究云平臺下的高職思政課程教學,有利于推動思政課程的不斷改革創新,實現課程教學形式的轉變,提升課程教學成效。
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對于思政課程的學習興趣度不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不理想,傳統的思政課程教學模式讓教師往往忽視了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借助互聯網、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構建思政課程的云平臺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實現傳統思政課程教學方式的轉變,思政課程不再僅僅是大段大段的文字性表述,更多的是圖文并茂,實現了將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的有效結合,讓原本枯燥的思政課程教學內容頓時豐富多彩起來,學生學起來更加便利,學習興趣不斷提升。因此,探索云平臺下的高職思政課程教學改革,是推動課程不斷迎合新時期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必然要求。
目前,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政課程的信息化發展研究中還比較滯后,各項信息化設備、信息化軟件等基礎設施建設不足,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學信息化理念缺乏,導致信息化元素的融入較少,思政課程教學云平臺建設缺乏有效的基礎和前提。就高職思政課程的線上課程構件上,高職院校也缺乏有效的發展眼光,導致課程構建無法與實際的思政課程統一起來,相對比較孤立,銜接性較差。
現階段,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程教師總體信息化水平較低,他們對于信息化設備的應用能力、對于利用互聯網、計算機等實施云平臺的思政線上課程教學能力有限,這些都阻礙了思政課程云平臺建設的發展,思政課程開展云平臺基礎上的現代化教學實踐實施困難。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程教學模式要僅僅圍繞信息化科技的發展成果開展教學創新,探索有效的思政課程教學模式,研究基于云平臺的創新思政教學方法,探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問題,積極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新時代做好高職院校宣傳思想工作,加強高職院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是一項戰略工程、固本工程、鑄魂工程,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事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對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現階段,基于互聯網、信息化、計算機技術等技術基礎,高職院校應積極探索在線數字化教學云平臺及課程開發技術,在思政學科發展中進行新的嘗試,服務思政教研助推教學改革的經驗和探索,希望能給思政課程教學提供有效參考。
開展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念為指導在線云課堂,以混合學習模式為基礎,推出集資源、平臺、服務于一體的思政SPOC教學云平臺,協助高職院校統籌思政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與網絡教學,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建設思政課的云課堂教學體系。
借助云平臺開展高職思政課程教學,不是簡單的依托互聯網云平臺開展思政課程的線上學習,而是將線上的云平臺思政教學和線下的思政課程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合理劃分線上線下的教學比重,并建立對線上線下課程的統一考核模式,將線上思政課程學習也列入思政課堂的最終考核組成部分中,實現線上線下思政教育的協調發展。目前,已經有多地高職院校開始在思政課程中嘗試使用云平臺教學,借助網絡平臺開展在線教學,塑造師生共享的精神家園,通過引入網絡教學的模式,對傳統的思政課教學模式進行改造,形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每門課用30%的學時開展網絡教學,70%的學時開展課堂教學)以及“3+7”課程考核模式(考試成績占30%,線上教學與線下課堂教學成績占70%),將網絡教學貫穿到課堂教學、課后自學、課程考核等諸多環節。線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為學生相互交流的學習樂園、思政課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平臺。
高職院校要開展基于云平臺的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和創新,還要積極開展對于相關課程教師的專業教學技術和能力培養,開展教師信息化的專題培訓活動,引入優秀的云平臺教學實踐案例,提升教師的云平臺實踐教學能力提升,強化思政教師的信息化水平、計算機軟件應用、程序編輯等能力的培養,切實為他們今后在思政課堂教學實踐中開展有效的云平臺線上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論: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市場對于高素質的人才的需求趨勢變化,高職院校要更加注重學生的思政課程教學,在新時期,要確保思政課程的與時俱進,積極探索云平臺下高校思政課程的有效改革和創新路徑,為思政課程的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有機統一,實現思政課程的現代化發展奠定良好的改革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