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春梅
(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商貿學院,寧夏銀川 750021)
《市場營銷》《市場調查預測》《營銷策劃》是工商管理類專業,尤其是市場營銷專業的三大核心課程,分別回答了為什么做營銷、怎樣做營銷、做出什么樣的營銷結果(方案)。當企業要投資一個新項目時,首先要做調查預測,即綜合商情分析、綜合論證項目的可行性及運營方案;當企業需要解決日常運營中的某些具體問題時,也需要通過市場調查找出問題的真正原因,制定相應的對策。
市場調查預測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這就決定了本課程在整個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其技能性很強;同時,我們不斷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強化學生職業素質及職業技能,要求我們不斷探索本課程的教學方法,實現學校與用人單位的深度對接,讓企業營銷項目進入課堂,將企業的業務活動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達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強化職業教育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對技能型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深層次的探討。
縱觀國外多數企業,一個項目的開發要經過多次調查、反復論證,調查時間持續幾年,甚至更長,而我國目前的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由于缺乏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人才,專業性調查公司費用過高,市場調查流于形式。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學校按照企業要求承擔其調查項目,幫助企業完成調查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也指導企業逐步建立自己的調查團隊。
基于以上幾方面原因,結合本人多年一線教學經驗以及多次在企業的實踐鍛煉,對本課程的教學進行全面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就某一專業來說:根據人才培育目標—確定學生核心能力—由哪些基本能力指標體現—如何培育學生的基本能力—對應之課程(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檢驗考核方式。
核心能力的范疇及理解:應包括四個層面,即就業知能(實務應用能力)、價值知能(批判與獨立思考能力)、公民知能(公民參與國際視野)、學術知能(專業知識)。
如何對某一核心能力進行學習分解:能力是各種知識的集合體,沒法對某一能力與某一課程進行一一對應,我們只能說,某一核心能力需要具備哪些基本能力,這些能力需要哪些知識點支撐。例如,職場溝通能力:包括簡報構思能力(邏輯性簡報構建)、商業簡報制作和技巧(對信息的處理、加工和展示)、商業簡報的整合和技巧(多種信息的整合及傳播方案制作)、企劃案策劃能力(設計、制作)、圖表溝通力(商業圖表的分析及制作技巧)、圖解表達力(商業圖解與應用技巧)。這些基本能力可以概括為信息的接受、加工處理、信息的傳播三個方面。這三方面能力所對應的知識點就是信息的收集、整合、邏輯分析、列示、撰寫完整的調研報告、根據報告的可行性與否,提出項目企劃案。將這些知識點都歸結于《市場調查預測》課程,將職場溝通能力這一核心能力的培養作為該課程的能力目標。
目前我們的職教模式下,這些基本能力所對應的知識點是分散在各門課程中,比如說,《應用文寫作》《演講與口才》《市場調查預測》《市場營銷》《營銷策劃》等,下一步我們可以嘗試通過對每個專業的職業領域及崗位調查分析后,確定出該專業的幾個核心能力,按每一核心能力所需知識點整合課程,每一課程重點培養某一核心能力,使每門課程學習有明確的針對性,學習目標更明確,考核及檢驗指標更具體。另外,每門課程有針對性地集中培養一種或兩種核心能力,也避免課程內容交叉重復,同時,也能使每個專業老師形成自己的教學專長和特色。
以市場調查基本工資流程設計本課程的教學項目,每個教學項目由兩到三個典型工作任務(教學任務)來實現。本課程內容由市場調查和預測兩大模塊——6個教學項目(市場調查目標確定、市場調查方案編制、各種調查方法在調查中的應用、整理分析調查資料、市場調查報告撰寫、市場預測基本知識)和18個教學任務構成。其中,市場預測模塊,根據我國多數企業的具體情況,企業預測做得較少且由高學歷的營銷人才和高層領導完成,所以,這部分內容作為本課程的次要內容,只用幾個課時介紹市場預測的基礎知識、常用的定性預測方法、時間序列預測法,對于復雜的各種預測模型不做講授的內容。
本課程教學團隊與校企合作企業聯合,根據企業提出的調查項目或企業存在的問題,設計出課堂訓練的內容和訓練項目,按照調查工作流程分解在不同階段,由授課教師與各個學生團隊共同完成,將教學目標與內容滲透在各項訓練中,達到課程的總體目標,將調查結果提交企業,校企共同解決企業的問題及策略的制定,真正實現課堂走進企業,企業融入課堂。根據本課程教學目標,我們設計七個由學生團隊來完成的訓練項目:如我們為某葡萄酒企業做的 “女士葡萄酒開發”市場調查項目,訓練項目包括:①女士葡萄酒調查目標確定;②調查計劃的制定;③抽樣調查的設計與實施;④問卷調查設計與實施;⑤訪問調查的設計與實施;⑥女士葡萄酒調查資料整理與分析;⑦某品牌女士葡萄酒調研報告的撰寫。通過系統的訓練過程,使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得到綜合提升,達到基礎崗位應具備的能力、目標崗位應具備的素質、職業經理人應具備的理念;也完成了企業的專項市場調查任務,由學校與企業共同解決運營中的問題,實現職業教育服務社會、服務地方經濟的目的。
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以學生完全掌握市場調查實踐技能為目的。把企業真實調查活動作為主線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在實施每一個教學任務時,根據企業提供的調查項目,按照調查的工作流程,提前布
置學生自己完成哪些準備。比如,確定某一調查項目的調查目標,需要學生查閱二手資料,拜訪有關專業人士、有關行業和部門,進行初步分析,確定本調查項目的調查目標是什么。如果學生能夠準確完成該任務,老師則只做總結性的點評,提出要注意的問題,提煉出所涉及的核心知識點;如果學生完成得不夠理想或不能完成,那他們將是帶著問題來學習,會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針對性。這個過程實現了自主學習,也使學生學會了如何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被動為主動。
將本課程考核分為三部分:基本知識考核(試卷考試)占50%;基本技能考核——各團隊完成的所有訓練項目(學習過程的考核)占40%(在學習過程考核中七個訓練項目根據其在課程中重要性及難易程度不同分別占有不同比例);基本素養的形成及學習主動性占10%。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職業教育之路漫長而悠遠,每個職教人的探索之路將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