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影
(黑河學院通識教育學院,黑龍江黑河 164300)
我國一直都很重視英語教育,國家和教育機構都在英語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大力的支持,英語學習者更是投入了極大的時間和精力。尤其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以及各級政府更加關注英語的教育,隨之而來的便是教育部門各項方針政策的制定和研究者們相關的研究成果,我國的英語教育水平也有了相當大的提高。例如,國家制定了《英語課程標準》,討論了外語教育的核心理念,外語教學的內容及方法等;許國璋,胡文仲等知名學者也都對我國的英語教育內容、目的等進行了談論。歷經幾十年的發展,我的英語教育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尤其是發達的中心城市,然而,經濟相對落后的欠發達的東北地區,學生們雖然有極高的學習興趣,但英語成績還是不夠理想,很多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很差,甚至有學生對英語產生了厭學的情緒。本文就將針對東北地區中小學生學英語的現狀以及對策展開論述。
我國《義務教育法》中明確規定“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從中可以看出,文化教育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而英語教育,尤其是基礎英語教育是文化提高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教育事業的改革,我國東北地方的基礎英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重視程度不夠,尤其是偏遠農村地區。國家對英語教育是很重視的,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設英語課,每周三課時,教材也都是由各級教育部門統一發放的教材。但是,在人們的觀念里,從學校到老師,再到家長,數學、語文才是主科,才是學習的主要任務。數學和語文是每天都要寫作業而且需要家長簽字的,并且每單元都有測試。但是,人們對英語學習的認識盒重視程度卻遠遠不及所謂的主科:教師偶爾留點英語作業,就是寫單詞,讀讀課文等簡單的任務;多數家長也忽略了英語的學習,參加的課外輔導班往往多是奧數、作文等輔導班;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的時候,往往也只看數學和語文的成績;學校在安排英語授課教師的時候,對聘用英語教師的考核也不是很嚴格,只要是學過英語的就認為能夠勝任小學的英語教學工作。
其次,在教學實施情況方面,教學內容傳統陳舊,無法跟上時代和社會發展的步伐。在新的改革開放的時代中,快速發展的社會需要的是與外界的聯系,那么就需要有很好的語言溝通能力的人才。就英語教學來說,在最關鍵的小學基礎教育中,就應該更加重視語言聽說能力的培養。然而,無論小學,還是初中甚至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往往都是語法、單詞、閱讀等針對考試的練習,忽略了英語的聽力和口語的鍛煉。這就導致了目前東北地區中小學甚至高中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不強,無法達到學習英語的真正目的——交流,即所謂的啞巴英語。
再有,家庭環境嚴重影響了英語的學習。目前,東北農村地區的青壯年勞動力急劇減少,大多數外出打工,所以,東北農村地區多為留守兒童和老人。老人的生活觀念遠遠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需要,他們嚴重溺愛孩子,再加上老人的精力有限、文化程度不高,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和學習教育遠不及父母,更別提孩子的英語學習了。久而久之,孩子在疏于照顧和管理的情況下,學習成績多數都不理想,英語的學習也不例外。另外,有的家庭外出到城市打工,家里又沒有老人照顧,于是孩子就被送到由個人成立的臨時管理孩子學習和吃住的地方。這些組織基本沒有任何的資質和相關部門的嚴格審批,在教育孩子的學習方面也無法達到相關的標準,英語的學習經常是由從當地的學校請來的學生進行簡單的作業輔導,而大多數學生沒有相關的教學經驗,長此以往,孩子們不僅學習成績下滑,而且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最后,英語教學的硬件設施嚴重落后,甚至匱乏。東北地區與南方的發達地區相比,經濟相對落后,農村更是是如此。相應地,農村英語教學的硬件設施陳舊落后,甚至偏遠的地區沒有英語教學設備,只靠一支粉筆和一塊黑板授課,這就無法較高質量地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無法提高學生英語的聽說能力,更沒有相應的英語教學設備為學生們的英語學習營造必要的和輕松的氛圍,如:情景教學、語音模仿、聽力回放等等。
首先,組織農村各教育機構的學習和培訓,提高人們對英語教育和學習的重視。要提高農村對基礎英語教育的重視,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英語教育和英語學習的認識,完全轉變人們的教育觀念和理念。要讓人們深刻認識到,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對高端英語人才的需求不會降低,反而會不斷增加。上級領導部門在制定政策和制度的時候,可以向農村基礎英語教育傾斜,還可以經常組織各種針對英語教師的培訓、針對家長和學生開展的宣傳活動等等。只有提高了人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農村英語教育的相對落后的狀態。
其次,加強農村英語教師的培訓,改善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更新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要改變目前農村基礎英語的教學現狀(重語法閱讀輕聽力表達),就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通過組織英語教師的學習和培訓,尤其是口語和聽力的培訓,讓教師接觸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了解最前沿的英語研究和發展動向,從而提高農村基礎英語的教學水平。
最后,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村人們的生活水平,改善農村基礎教育設施。農村基礎英語教育落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當地經濟發展落后,人們與外界的聯系滯后,從而導致人們思想觀念陳舊,對新鮮事物和社會發展認識相對落后。農村經濟得到發展后,人們富裕了,腰包鼓了,就不會有大量的年輕勞動力外出打工,人們的認識就會隨之提高,孩子的教育和發展也就有了更好的監護。從另一方面看,農村經濟發展了,各級政府自然會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設施和環境。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反過來會刺激當地農村經濟的增長,也會促進政府職能部門工作的開展。所以,政府的投入和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
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也是一個民族的希望。我們國家在制定教育方針政策時,兼顧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時代的特點。從個人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來看,英語教育的基礎階段尤為重要,它是一個人語言學習和發展的基礎,也關乎到社會前進的步伐。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東北地區農村基礎英語教育方針政策并未得到較好的落實和貫徹,直接影響到了基礎英語教育的教學效果。為了孩子個人的前途、地區經濟的發展和進步,提高東北地區農村基礎英語教的水平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