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健
摘 要:學科教育是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進行培養的主要渠道.利用數學教學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進行培養,可以讓學生的意志品質和數學素養得到有效提升,本文主要從新時期數學教學中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原則入手,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現狀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非智力因素;學習興趣;意志力;情感態度
在人類的學習活動中,非智力因素對人們的科學文化素質有著重要的制約作用.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學生非智力因素已經成為了改革成果的重要制約因素.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對學生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進行培養,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個性品質.
一、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是學生的數學學習的內在動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體現.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對數學學科的重要性進行滲透,可以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態度向教師所期望的方向發展[1].例如某地一位數學教師發現一位男生經常在他的課堂上玩電子游戲機.在與該生進行談話的過程中,教師向學生講述了電子游戲設備與數學學科之間的關系.這位教師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可以讓學生在興趣遷移的過程中提升數學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鼓勵探究法也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例如在對“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拿出了三根長短不同的木棒來拼組三角形.由于這三根木棒中的兩根短木棒的長度之和小于最長的木棒的長度,因而教師并沒有組成一個完整的三角形.學生也對這一現象表現出了一種驚奇的態度.接下來,教師在將最長的木棒折斷以后組成了一個完整的三角形,并讓學生對上述現象背后所蘊含的數學原理進行探究.這位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就是借助問題意識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
二、學生意志力的培養
學生在數學知識習得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意志力主要指的是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所養成的堅韌頑強、不屈不撓的優良品質.學生在數學知識習得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意志力在他們的心理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從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入手,對學生的意志力進行強化.理論知識的高度抽象性、知識體系的嚴謹性和應用的廣泛性是數學學科的主要特點.初中數學中的幾何證明題是學生較為喜歡的一種題型,一些學生在解答這一問題的過程中會出現跳過某一必要證明過程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表明一些學生存在著數學思維不嚴謹的問題.這一問題的存在,可能會讓學生在解答一些數學難題的過程中產生無從下手的感覺.為了對學生的意志力進行提升,教師需要借助一些嚴謹的推理過程幫助學生加強自控性.例如在對垂徑定理的有關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讓學生對這一定理的成立條件和相關結論進行總結.進而讓學生對一條直徑與弦不垂直的情況下所獲得的結論進行了分析,在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以后,學生發現垂徑定理中所涉及到的兩個條件是這一理論中不可缺少的條件.在解題過程中也會對這一知識點進行關注.
三、學生數學學習的情感與態度的培養
在心理學領域,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的外在表現.在教學領域,情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以數學學科為例,學生在取得理想成績或解決某一數學難題以后都會表現出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良好的師生關系的構建,是教師幫助學生建立良好數學情感的重要措施.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所建構的良好數學情境,也可以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內在美進行了解,例如在對初中數學教材中的圓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數學界用字母r指代圓半徑的原因進行滲透:被數學界用于指代圓半徑的字母r是英文單詞radius的首字母,這個單詞的中文含義是半徑和車輪上的輻條.圓半徑的最初含義是車輪輻條這一說法就可以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趣味性進行感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借助“角色互換法”為學生提供發展機會,例如在對全等三角形的有關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從教材內容入手,將學生編入備課組和評課組中.編入備課組的學生需要分成不同的小組,利用課內外參考資料輪流講課,并讓評課組對每個小組在知識講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這種角色互換方式的應用,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的工作,也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充分激發.師生角色互換機制的應用,也可以讓學生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教學氣氛中增強學習信心.
四、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學生的學習習慣也是數學學習中不可忽略的非智力因素.不論是在傳統教育模式下,還是現代化的教育模式下,教師都需要從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和課后復習等方面入手,幫助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2].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知識點和應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內容進行總結,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對二次函數的相關知識點進行預習的過程中,就需要讓學生借助課前預習對二次函數的基本概念、拋物線(二次函數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圖像)的性質等問題進行展示.在課堂教學階段,教師往往會借助一些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一階段教師需要讓學生對自己所講授的一些疑難問題進行關注,以二次函數解析式的求解過程為例,函數圖像經過坐標原點和函數圖像經過x軸、y軸上任意一點的函數的的解析式的求解問題是這一部分知識內容中的簡單問題,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就可以對上述兩種函數的解析式求解方法進行明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對不經過坐標原點及坐標x軸、y軸的拋物線的解析式的求解過程進行關注.(這一部分知識內容涉及到了換元法等多種代數式計算方法,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困難)在課后復習階段,教師需要在指導學生進行單元復習的基礎上,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歸納,也要指導學生利用知識網絡圖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例如教師在對二次函數的有關內容進行講解以后,就可以讓學生在對一次函數和反比例函數的相關知識點進行回顧的基礎上,構建初中函數知識的知識結構體系.
結論
非智力因素對學生智力因素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教師對數學教學中的非智力因素進行有效培養,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云霞數學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4,(07):63-64
[2]桂文林,伍超標數學教學中非智力因素培養途徑及其有效性檢驗[J].惠州學院學報,2007,(03):115-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