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軍
摘 要: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能夠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情況并不理想,必須充分地發揮提問的作用,開展有效化的數學教學.
關鍵詞:問題情境;動手實踐;拓寬思路
不管是哪種形式的課堂教學,都離不開老師提出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這一教學環節.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為學生創設問題教學情境,為課堂教學設計合理的問題,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數學老師單一、枯燥、乏味的知識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從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被動接受者、服從者變成主動的發現者、探究者.
一、創設生活性問題,激發學生興趣
由于初中生年齡普遍不大,他們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為學生創設一些既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而又富有實效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能夠在問題情境中,增強學生主動求知的內驅力,積極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數據的統計與分析》這一課時,由于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是我們社會生活中比較普遍的一個知識點,它與我們的生活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引導學生在設置的豐富問題情境中參與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自主學習的欲望,進而讓學生想學、會學、樂學,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聯系.在上課時,我為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繁華的世界,它是一個充滿信息、瞬息萬變的世界,而表達信息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數據.如果大家看看報紙、電視就會發現無論是新聞、廣告或者是體育比賽,很多地方都十分頻繁地使用數據,大數據時代悄然而至,大家知道自己身邊存在哪些有意義的數據嗎?誰能夠列舉一兩個有意義的數據,并想一想從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在問題情境的引導下,學生會從自己的身邊舉出許多的數據,作為老師的我們,也要能夠引導學生合理、準確地獲得這些信息.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為學生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并在學法上有一定的收獲,還能夠引導學生通過自己思考和搜集相關信息,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設計針對性問題,引導學生學習
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不僅是為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其中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學生習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能夠學會舉一反三,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循序漸進的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教學問題,使學生能夠在問題不斷深化的過程中拓寬解題思路,理解教材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提升數學綜合能力.
比如,在帶領大家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這一課時,我先用雞兔同籠的問題為學生引導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同時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們引入了相關的問題情境.然后,我引導學生思考:如果雞兔的只數必須同時滿足上面所寫的兩個二元一次方程,那我們把這兩個二元一次方程結合在一起,用花括號連接起來,那我們可以叫它為什么好呢?這時候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學生也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和學習了相應的解題方法,借以巧妙運用二元一次方程組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我并沒有直接向學生們灌輸理論知識,而是在循序漸進中設計合理的數學問題,激活學生思維,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之下活學活用,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三、設計探究性問題,促進學生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真正的課堂應該是一個思考的王國.”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為學生合理設計學習問題,給學生提供充分自由思考的空間,使學生能夠在問題的引領下培養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為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比如,在帶領學生們學習《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這一課時,為了能夠使學生在經歷用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方程組是刻畫現實世界中含有多個未知數問題的有效數學模型,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感受數學文化.在上課時,為了能夠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我為學生出示了這樣一個問題:養牛廠原來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一天約用飼料675千克,一周后又購進12只母牛和5只小牛,這時一天約需用掉飼料940千克.飼養員劉大叔估計平均每天每只母牛需吃掉飼料18至20千克,每只小牛一天約需用掉飼料7至8千克,大家能否通過計算,檢驗劉大叔的估計是否正確.”學生聽到我出示了這個問題之后,積極地展開討論,最終得出正確答案.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我利用生動有趣的生活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參與到了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老師提出的數學問題過程中,提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們才能實現全面的提高.
總之,問題教學法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究的一種教學方式,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學習,能夠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不斷總結和反思的過程中,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濤,李艷有效運用電子白板 促進初中數學有效教學 [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4 (21):66
[2]談家國分析開放式教學在中學數學中的作用[J].理科考試研究 2016(24):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