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暈厥,通俗地說就是“暈倒”,它既不同于頭昏,也不同于昏迷。暈厥是指一過性的短暫意識喪失,以發病迅速、持續時間短暫為特點。導致暈厥的病因較復雜,神經反射性暈厥最常見,其次為心源性暈厥,體位性低血壓所致的暈厥多見于中老年人。
神經反射性暈厥較常見
暈厥在一般人群中的發生率大約為30%,不少人有過暈厥或快要暈厥的經歷。有一種暈厥是良性的、一過性的,休息一下會很快復原。這種暈厥屬于神經反射性暈厥,是人體的神經反射系統對某些觸發因素過度反應,導致血管調節異常,引起血管擴張和(或)心動過緩所致。
神經反射性暈厥發病前一般都有誘因,如不愉快的視覺、聽覺、氣味、疼痛等刺激;長時間站立,或處于擁擠、悶熱的環境中;劇烈運動;用力咳嗽等。在意識喪失前,患者常有大汗、面色蒼白、惡心、嘔吐等暈厥先兆表現。
神經反射性暈厥發生后,患者到醫院往往檢查不出明顯問題,也不需要接受治療。有些人可能會反復發作,但無須過度擔心,應放松心情,遇事不緊張,避免情緒激動。
心源性暈厥要當心
有些暈厥可能有猝死風險,如心源性暈厥。它是由于心律失常或器質性心臟病引起心輸出量減少,致使腦血流減少導致的暈厥。心源性暈厥多見于心動過緩、心動過速、心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急性心梗等患者,病情嚴重者可能發生猝死。心源性暈厥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辨別。
①發作前多無明顯誘因,多于平臥時或勞動中突然發生,可有心慌、胸痛、黑蒙等先兆。部分患者可有猝死家族史。
②部分患者可通過心臟聽診和心電圖檢查明確診斷。
③經以上評估不能明確診斷者,需要進一步進行超聲心動圖、動態心電圖、直立傾斜試驗、心臟電生理、冠脈造影等檢查。
體位性低血壓暈厥不忽視
體位性低血壓暈厥為起立后突發短暫意識喪失。暈厥時血壓降低,平臥后血壓恢復正常。體位性低血壓暈厥常發生在開始使用降壓藥物或調整降壓藥物劑量期間、存在自主神經病變或帕金森病,或近期有導致脫水、失血的疾病等情況下。
懷疑體位性低血壓暈厥者,需要去醫院進行臥立位試驗或直立傾斜試驗,以明確診斷。
發生暈厥,該怎么辦
首次暈厥或暈厥反復發作的患者應盡早就醫,請醫生評估危險性。醫生通過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如測量不同體位的血壓)、心電圖檢查等,進行初步評估。若初步評估病因不明確,則須結合病史和體征,選擇超聲心動圖、動態心電圖、直立傾斜試驗等心臟和神經反射方面的相關檢查,協助病因診斷。
若考慮為神經反射性暈厥,那么控制情緒、避免誘因是預防暈厥的重要措施。若懷疑是心源性暈厥或其他器質性疾病,須留院接受進一步診治。若診斷為體位性低血壓暈厥,則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調整降壓藥物、保持足夠的水鹽攝入、治療自主神經病變等;同時應改變生活方式,如睡眠時床頭抬高10度,睡醒或飯后不要立即站起,先靜坐幾分鐘,做些輕微的四肢活動后,再緩慢起身,使用腹帶或彈力襪等。
旁人暈厥,該做什么
當遇到有人暈厥或出現暈厥先兆表現時,應立即扶住患者,助其平臥,以防跌倒受傷。若患者意識不清,應及時解開其衣領、腰帶,并使其頭部稍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窒息。若患者不能迅速清醒,須警惕是否為心源性暈厥,應判斷患者是否有心搏驟停,必要時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同時呼叫救護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