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大權+劉丹政
大多數人都有過聲音嘶啞的經歷,比如感冒或頻繁發聲后出現的聲音嘶啞多由急性咽喉炎引起,通過多休息、少說話,一周左右即可消失。慢性咽喉炎患者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程度的聲嘶,且聲嘶時好時壞,感冒或用聲過度后加重,以后逐漸緩解,但不會完全消失。慢性咽喉炎導致的聲嘶需要與聲帶腫物引起的聲嘶相鑒別。若聲音嘶啞持續兩周以上不緩解或持續加重,就要當心是不是聲帶長腫物了。
聲帶病變會引起聲音嘶啞
聲音是通過聲帶的規律開合與振動產生的。首先,肺部氣流推動閉合狀態的聲帶振動,產生基音,然后咽腔、口腔、鼻腔、舌體、嘴唇等部位對基音進行“加工”,就形成了我們所熟悉的聲音。聲帶是聲音產生的關鍵,正常情況下,聲帶的振動和開合非常規律,且具有周期性。如果聲帶出現病變,聲帶振動或開合發生紊亂,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聲音嘶啞。
經常發聲者,聲帶易受損
聲帶小結、聲帶息肉、聲帶囊腫等病變多發生于特殊職業人群,如銷售人員、歌唱家、教師、律師等。因職業關系,他們需要經常發聲,聲帶長期超負荷工作,容易造成聲帶局部損傷。如果這種損傷長期存在,就可能慢慢長出聲帶小結或聲帶息肉。此外,性格急躁、容易激動、愛爭論的人也容易長聲帶小結,女性比男性多見。這些病變引起的聲音嘶啞往往不能自行緩解,需要通過手術才能解決。
乳頭狀瘤是常見的聲帶良性腫瘤
乳頭狀瘤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聲帶良性腫瘤,成人、兒童均可發生,兒童更多見。小兒聲帶乳頭狀瘤發病較急,除聲音嘶啞外,還可出現急性呼吸困難,且極易復發,需要反復多次手術,但很少發生惡變。成人聲帶乳頭狀瘤不易復發,但有一定的惡變概率。乳頭狀瘤發生的性別差別不大,與HPV感染有關。
“聲嘶”可能是喉癌的早期表現
在所有引起聲音嘶啞的病變中,聲帶惡性腫瘤(即“聲帶癌”)最嚴重。聲帶癌屬于喉癌的一種,早期表現就是聲嘶,且聲嘶會持續加重,晚期甚至會出現呼吸和吞咽困難。喉癌多發生于年紀較大的男性,男女比例達8:1,與吸煙和酗酒密切相關。據統計,吸煙者患喉癌的風險是非吸煙者的3~39倍,如果再有其他因素(如刺激性煙霧粉塵和廢氣、病毒感染等)反復刺激,喉癌的發生風險將大大增加。
還有一種聲帶病變叫“聲帶白斑”,這種病變雖然不是癌,但很容易惡變為喉癌,被稱為癌前病變,需要引起重視、密切觀察。
聲帶腫瘤多需手術治療
凡是聲嘶持續超過兩周未好轉,特別是長期吸煙、喝酒的人,以及從事需要經常發聲職業者,一定要提高警惕,盡早去醫院耳鼻喉科就診。喉鏡檢查是簡單直接的初步篩查方法,可基本判斷腫物的良惡性。若高度懷疑為惡性,病理活檢是確診的最好方法。
聲帶腫瘤多數需要手術治療。良性腫物可選擇傳統手術或激光切除。惡性腫瘤須綜合考慮腫瘤分化程度、病期早晚、患者身體狀況,以及對治療后語言交流功能的需求,合理選擇放療、化療、手術、激光等治療方法。
特別提醒: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有助于預防聲帶病變,如戒除煙酒、遠離刺激性氣味、科學用嗓、避免用嗓過度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