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文姝+張麗麗
摘 要:科技進步的今天,不管是科學技術,還是信息產業,都以飛快的速度發展著,而電商產品在產業進程的發展上所保持的透明化狀態,讓消費者對生鮮產品類的冷鏈食品產生了越來越多的高標要求,為了保證冷鏈食品的質量,食品的配送時間也開始越縮越短,因為消費者不斷上升的滿意度,讓第三方冷鏈物流配送商和供應商企業之間變成了“竟合”關系,原本傳統的純利益紐帶捆綁關系已然不復存在。文中對二者之間的多種合作模式都進行了淺要分析,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我國冷鏈服務行業的整體水平,這是根本目的也是最終目的,希望能為相關工作者帶來可用借鑒。
關鍵詞:演化博弈;冷鏈物流服務;策略
一、引言
消費者對于食品質量越來越多的高標要求,讓冷鏈物流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同時這也是一次重要機遇,隨著需求的上升,“互聯網+”以及后來提出的“一帶一路”政策,讓生鮮農產品領連物流確實在發展上提高了不少,其物流業的發展空間也在此時拉開了新的帷幕。至此不得不說到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屬農業大國,不但幅員遼闊,且水產品乃至瓜果蔬菜這些產品也都十分巨大,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在冷鏈物流系統中的所占比值,分別是5%、5%與15%,因為冷鏈產品如果在室溫配送下特別容易腐敗變壞,產生對消費者安全健康的不利影響的同時,還影響到了食品的新鮮程度,因此,所有的生鮮農產品配送,必先要達到一定的配送高度,讓食物可以更好的達到保險效果,人們對冷鏈物流關注和喜愛的關鍵也在于此。于供應商角度考慮,中間環節的利潤不但無法賺取,產品還有可能會出現質量問題,他們想要進行利潤提高,就一定會考慮對物流的運輸成本進行適當降低,也會用這種降低鮮活農產品中轉的手段實現利潤獲取。本文就此,重點研究了供應鏈企業與物流服務商之間的商用影響因素,在具有政府的鼎立扶持之后,加之演化博弈模型的開發建立,可以對冷鏈物流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促進發展的作用,而想要達到這個效果,必先制定推進物流供應商之間關系推進的合作機制。
二、淺析冷鏈物流在發展中的存在問題
近時期以來,生鮮農產品種類的愈發集中和豐富,基本在沿海發達地區,冷鏈物流系統已經隨著生鮮農產品的發展而基本形成規模,但如果與發達國家進行比較,仍然差距甚大。我國農產品在運輸中嚴重腐損的現象已經長期已久,對于各種水果的流失率已經十分嚴重,水產品、果蔬及肉類這三種分別達到了5%、15%、23%的比例,甚至每年都有將近1000億美元的果蔬損失。另外,因為我國的運輸能力與儲存方面的限制較多,所以經常會發生農產品難賣的問題,與此同時農產品在季節性的價格波動也是比較明顯的矛盾波動問題,時常會發生農民即使實際增產也沒有得到增收的消極情況。
我國的冷鏈物流企業依舊在初期發展階段,企業缺少冷鏈物流方面的綜合服務。再者冷鏈物流行業一般都必須要具有高超技術,且投用資金較多,第三方物流企業難以進行冷鏈物流服務的開展,因此,冷鏈物流的服務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很難在短期內快速發展起來。冷鏈物流的服務需求都是落后于經濟發展水平。目前為止,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一般存在的明顯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斷鏈”的現象比較嚴重。就拿藥品來說,我國醫藥在去年的流通規模已經大于一萬億元,而這其中就有14%的藥品是在物流過程中被損壞的,儲存過程中也均有6%的藥品被損壞,有大約三分之一的藥品在運輸與冷藏儲存上嚴重不符合要求。對于國家來說,每年因為斷鏈問題而造成的果類浪費問題就有1200多萬噸,約合人民幣100億美元,這些浪費幾乎可以滿足數億人對農產品的使用需求,至于肉類及水產品的流通腐損也一直居高不下,分別占20%、15%,由此可見,對于斷鏈問題造成的損失相當嚴重,幾乎相當于是浪費了幾萬畝土地資源。
2.設備的落后,導致冷鏈技術水平過低。我國的冷鏈物流裝箱大部分都是來源于運輸車輛的廢料集箱,對于專業冷藏車的數目,明顯不夠,不但工藝及制冷技術相對落后,還缺乏溫控及運輸車的冷運標準,對于容易腐壞的食品難以提供質量上的保障。另外,第三方冷鏈物流中一般對冷鏈信息技術使用不多,范圍較小,建設上的落后陳舊,讓很多新型技術都運用不到位,冷鏈物流服務落后的硬件設施及管理人員的工作經驗缺乏等等,這些都是造成服務質量打折的主要因素。
3.行業沒有統一標準。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對于標準運作的規范確實,政策法律也沒有技術要求和實施標準,這些都讓一些懷有非法經營目的的冷鏈物流企業鉆了空子,他們有了可乘之機。對于這些現有問題的分析,是為了可以將影響企業間合作的因素都尋找出來,筆者建議在政府激勵機制下建立物流企業與供應商協同發展的演化博弈模型。
三、對冷鏈服務企業的演化博弈研究假設
1.博弈主體。這里的博弈主體即參與主體,分別是物流及供應商企業,在企業性質上他們同屬于共生單元,從而一起參與聯動發展策略活動,在博弈論演化的發展遵循上,二者都符合博弈的基本條件。
2.企業策略的選擇。基礎前提為兩者互相合作,策略的選擇集合都進行統一設置,即誠信和不誠信。如果供應商選擇了誠信合作,那么,企業業務也就會變得更多,對物流公司來說,這是包攬更多業務的最佳時機,其會得到業務量的增加,而且在這種情勢下的物流企業,不但會得到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也會獲取一定的加成利潤,如果供應商在策略的選擇上為不誠信,那么就說明對于部分物流業務,供應商是選擇了保留的。同理可得,物流企業選擇誠信服務時,也會提高自身能力,給消費者以更好服務,也就會為供應商提供更多的利潤,讓供應商提升企業認知度。物流企業不誠信,就會造成供應商因其不合理操作而帶來的經濟損失。
3.構建收益矩陣。筆者構建的模型中,會分別表示出兩者因不誠信合作情況下的正常收益,也會表示出兩者因誠信合作而得到消費者認可所獲取的額外收益,一方因為另一方的不誠信行為而造成的損失、所有因合作付出的所需成本,以及企業對雙方誠信行為的獎勵變化等內容都會有所設計,也會算出一方的誠信或不誠信概率。如圖所示:endprint
四、分析
由于計算過程太過繁瑣復雜,在此不便具體贅述,只作結果分析:由公式中我們得出兩個均衡點,即(誠信、誠信),(不誠信、不誠信)。當系統狀態處于均衡時,物流與供應商企業都會選擇誠信合作,或者兩者都選擇不誠信。首先,共同選擇誠信時,那么對企業策略選擇產生影響的便是企業初始投入以及激勵措施,這個時候,政府的激勵力度越大,企業進行聯動發展的可能性就會越大。那么這個時候企業獲得的額外收益也就越大。當兩者都選擇不誠信合作時,對兩者策略選擇起著重要作用的則是企業初始狀態,E點因企業外部的環境、國家政策激勵、雙方盈利能力而不斷進行因素影響的演化,他們的策略選擇就會受到政府激勵程度和初始成本的不同而產生變化。E點的橫坐標減小,縱坐標則加大,E點向B處進行移動時,供應商選擇不誠信合作的面大一些,物流企業則比較偏于誠信合作,系統的狀態將會不穩定,這個現象說明一個問題,企業間的良性合作商,具有巨大推動作用的是政府激勵制度,它能夠促進企業進行冷鏈物流的協同及良性發展。
分析結果可知,一般情況下,總會有一方會在誠信合作中抱有僥幸心理,想要從中盈利,可能合作初期發覺不了,但是長期以往,其演化結果將會是一方遭受重大損失,最終造成兩方的誠信合作失敗。而在政府激勵下的動態演化博弈中,兩者會為了實現雙方關系的穩定合作,而都選擇誠信合作,他們注重的則不單是眼前的片面利益。
五、總結
筆者于本文中進行了基于博弈論下的企業狀態分析,而且得出了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可以積極發展的穩定影響策略。“協同”策略的選擇對于企業來說,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在不同時期進行不同的演變,例如通過博弈的初始投入,又比如外界的一些環境變化等因素,都有可能對其產生演化路徑的變化影響,這種演化史物流鏈中第三方物流供應商之間建立聯系,然后再根據博弈主體的外部變化而采取的不同策略,這些外部變化主要包括:外部環境變化、國家政策激勵、博弈雙方的盈利能力。在這個對演過進行調整的過程中,爭取獲取最大化利益,從而將一些好的決策或參考依據提供給第三方物流企業。
參考文獻:
[1]劉振亞,張啟平,董存,張琳,王智冬.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與模仿創新博弈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16).
[2]劉振亞,秦曉輝,趙良,趙慶波.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演化博弈分析[J].中國經濟問題,2013(10).
[3]劉振亞,張啟平.兩個生產商的逆向供應鏈演化博弈分析[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3(07).
[4]劉振亞.不確定性與信息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03).
[5]于清陽,馬聰琦.淺談食品供應鏈中食品安全問題的博弈分析[J].科技信息,2014(06).
[6]潘崎.生產商逆向供應鏈演化穩定策略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3(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