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梅
摘要:煙臺市必須轉變觀念,搶抓機遇,加快實體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從根本上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問題。
關鍵詞:創新 增效 資本 資源
中圖分類號:F12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4-0086-02
實體經濟決定了一個國家社會財富和綜合國力的基礎。實體經濟作為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直接關系到我國市場經濟的運行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所以要堅定不移地做優做強實體經濟。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煙臺市實體經濟仍處于實現規模總量攀升、質量效益提升、戰略性轉變的關鍵時期。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使煙臺市實體經濟既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更面臨嚴峻的挑戰。特別是傳統制造業行業領域,市場競爭和轉型發展的壓力巨大,調整和升級的窗口期轉瞬即逝。必須轉變觀念,搶抓機遇,加快實體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從根本上解決制約發展的問題。
一、 實施創新驅動,增強核心競爭能力
創新驅動是指摒棄過去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勞動力、資本投入的發展方式,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管理水平提高,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1)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面對國內外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必須把創新作為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的動力源泉,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導的產業研發創新體制機制,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圍繞市場需求和長遠發展,在多領域多層次建設創新平臺。積極參與國家、省“創新百強”工程,目前,煙臺市已有一戶市管企業進入國家“創新百強”工程試點初選名單。堅持戰略引領和前沿導向,圍繞產業轉型發展升級的重點環節,加快突破一批重點核心關鍵技術,強化創新成果與產業對接、創新項目與現實生產力對接。重點推進:萬華集團的大規模TDI、TC、HDI產業鏈重大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啟動煙臺全球研發中心、上海研發中心建設,MDI下游應用技術的開拓,完善水性涂層樹脂化工新材料產品線;泰和新材集團的差別化間位芳綸、高性能對位芳綸及其復合材料、芳綸紙基復合材料以及高品質芳綸原料的研發,打造芳綸產業鏈;冰輪集團的歐洲研發中心建設,余熱余壓利用等節能環保產品應用開發,不斷提高產品能效化;張裕集團的葡萄酒研究院建設。
(2)加強創新政策支持。實施“一視同、兩激勵、兩獎勵”政策,即對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在經營業績考核中視同利潤;支持企業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紅權激勵,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對核心技術骨干開展中長期激勵試點;對企業新建研發平臺、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給予負責人適當獎勵。鼓勵企業建立健全創新投入無限制的預算保障制度,鼓勵企業通過多種方式籌集科技投入資金。支持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等共建技術研發平臺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立中試基地和成果轉化基地,提升協同創新能力。鼓勵企業投資建設孵化器創新創業平臺、創建高新技術企業等,培育新興產業成長點。優先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試點,科技型中小企業在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等實現上市融資。
(3)鼓勵商業模式創新。強化企業在商業模式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引導企業由產品漸進式創新向商業模式突破性創新轉變,建立以“互聯網+”為主要方向的商業模式創新體系,以商業聯盟為抓手,大力推進發展“互聯網+”電子商務、“互聯網+”先進制造、“互聯網+”現代物流等新興業態。抓住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的契機,以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為重點,著力推動經營模式向新穎豐富、靈活互動轉變,實現制造與服務、科技與市場、產業與金融、線上與線下融合發展,推動產業縱向延伸、橫向嫁接、跨界融合。
二、實施提質增效,激發企業內生動力
(1)深化內部市場化改革。積極推動企業母子公司之間、權屬企業之間按照市場化方式規范經營,真正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優勝劣汰。加大力度推動企業構建內部市場化運營機制,建立系統完善的內部市場架構,壓減成本費用,提高運營效率,使企業每個單位、每個崗位都成為內部市場主體,形成市場化的競爭激勵和利潤分配機制,實現崗位增值、個人增收、企業增效。
(2)治理無效低效企業。按照國家供給側改革和化解過剩產能的要求,制訂“僵尸”企業、長期虧損企業和低效無效資產清理整合的實施計劃,加快推動國有資本從不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退出。將虧損企業(不含公益性企業)分為培育期虧損、在建期虧損、經營性虧損、行業性虧損、歷史性虧損五類,“一企一策”制定扭虧減虧措施,重點治理虧損大戶。力爭5年內基本解決企業辦社會職能、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關閉破產企業等歷史遺留問題,確保各項改革措施的順利實施。
(3)健全現代財務審計制度。嚴格執行國家財務會計法律法規,以上市公司標準規范市管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定期對市管企業財務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評價,對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建立完善常態化審計機制,每三年對市管企業全部審計一次。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堅持任中審計和離任審計相結合,企業主要領導一個任期內至少審計1 次。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的要求,改革企業年度財務決算審計中介機構選聘方式,由集團公司公開選聘符合條件的第三方中介機構,獨立開展年度財務決算審計。市管企業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工作制度,完善內部審計體制,明確內審機構的職責權限。
(4)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深化全面預算管理、全面風險管理、全面質量管理、投資管理、安全生產管理。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建立新型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實現企業管理規范化、精細化和信息化。加大存貨和應收賬款清理力度,大力壓縮非生產性支出,減少管理層級,強化業績考核和激勵約束,落實提質增效責任。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在重點行業推行安全總監制度,加強安全基層基礎管理,強化安全風險防控,嚴格安全生產考核,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推進企業民主管理,有效協調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共建和諧企業。
三、實施資本運營,提高資源配置能力
(1)因企制宜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堅持“一企一策、按需推進”的原則,進一步優化煙臺市管企業及各級子企業的股權結構,重點推進東方電子集團、煙臺藍天投資控股公司、煙臺融資擔保公司、煙臺再擔保公司、煙臺國裕融資租賃公司等企業的改革。對競爭類企業全面進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積極引入其他國有資本或非國有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適合民營經濟的堅決走市場化改革的道路,公開推向市場。功能類企業在保持國有全資或國有控股基礎上,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深入合作,增強國有經濟的支撐帶動能力。公共服務類企業保持國有全資或國有絕對控股地位,探索進行優先股或特殊管理股試點,更好也服務于民生和社會保障。
(2)推動企業資產資本證券化。提高企業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水平,加快企業及優質權屬企業核心業務資產上市步伐。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實現海(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積極推動核心業務資產上市的企業實現整體上市,推動一批符合新三板條件的權屬企業掛牌。根據資本市場狀況和企業發展戰略需要,支持國有股東在保持對上市公司合理持股比例的前提下,積極探索運用多種方式,實施股權運作,為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實現產品經營與資本運營雙輪驅動。加快研究制訂煙臺港股份公司、藍天投資控股公司等核心子企業在境內外各類資本市場上市的總體方案。加快推進招金礦業H股回歸A股、新奧燃氣IPO等項目。大力培育后備上市力量,重點推動再擔保公司、國裕融資租賃、招金膜天等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充分發揮齊魯股權交易中心煙臺辦事處的功能作用,服務更多駐煙企業在“四板”掛牌融資。力爭到2020年市管企業資本證券化率由目前的65%達到70%以上。
(3)擴大市場化開放式重組。積極增量引入社會資本,增量資本重點投向政府重大項目及港口、機場、鐵路等重要基礎設施,供氣和城市公共交通等市政公用服務領域,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行業和領域。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