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琴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致力于提高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不僅能夠提高學生整體攝取知識的能力,還順應了時代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中學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要提高學生基礎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并培養學生利用英語簡單進行口語和書面交流的能力。通過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可以有效為其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根基。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該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為切入點,以提高學生初中英語閱讀能力為目標,展開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分析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一)學生處于弱勢地位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地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把學生當成一個學習機器,把教學當作一個僵硬、枯燥、乏味的“知識傳輸”的過程,并沒有考慮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學生思維認知和自主思考的能力。處于被動弱勢地位的學生會在這一過程中慢慢喪失自己的自主能動性和思維認知的能力,甚而會直接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閱讀內容單一
教師對學生進行初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的時候,能夠用到的材料只有課本上和習題上的閱讀,很多老師都沒有以“因材施教”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為準則給學生推薦合適的英語讀物,這樣一來,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理解就陷入了一個微小的格局,他們能夠理解的內容也只是教科書里涉及的內容,遇到生詞和難句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怎么翻譯。
(三)忽視對學生英語閱讀興趣的培養
興趣成就一切。如果教師能夠通過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英語閱讀感興趣,那接下來的教學便容易、簡單得多了,可是,當下的英語教學,卻過分關注對學生掌握知識點的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這是十分不利于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的,長此以往,只會使學生在英語閱讀中越來越喪失積極性。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
(一)激發學生興趣,端正學習態度
興趣的重要性不必作過多贅述,只有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教師才能在施教過程中變得更加順利和高效。教師要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以學生為主體,營造出和諧、有趣、輕松的課堂環境,更新教學手段和方法,只有教師經過認真的鉆研和努力,才能夠激起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其方法主要有:游戲法、活動法、微課法、創設情境法、互動法、圖畫法等等。
例如,在上仁愛版七年級英語的Unit 1 Playing sports時,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播放一段關于奧運會的視頻,再查找一篇全英語的奧運新聞讓學生進行閱讀。因為此教學內容有趣、生動,學生的注意力和主動性必定會被調動起來。教師也可以尋找幾篇趣味性比較強的泰晤士報內容,讓學生試著先翻譯。在此過程中,可以著重強調英語閱讀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性。
(二)選取合適的閱讀材料
教師需要常常進行班級調查,深入了解學生之間的熱點話題,了解學生的思維、想法,和學生面臨的困境等等,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取最能激起學生閱讀興趣和注意力的閱讀材料。這樣一來,教材內容就能夠與學生連接起來,并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有一個非常好的閱讀體驗,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非常明顯的幫助。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鼓勵,也需要對表現不佳或者遇到困難的學生給予鼓勵和幫助。
(三)使英語閱讀變為習慣
艾默生說過:“習慣是一個人思想與行為的領導者。”如果將英語閱讀變為學習習慣,那對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思維認知能力都有非常好的效果。這一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將自己的身份轉變為“引導者、引路人”,一開始需要強制性地讓學生把英語閱讀當作一個習慣,例如,布置課后閱讀作業,并讓學生將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詞和感悟記錄在閱讀筆記上,每周上交一次。
(四)閱讀方式和技巧
閱讀是需要技巧的,英語閱讀也不例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研究出適合學生學習的閱讀方法,并帶著他們一起學習閱讀技巧,比如泛讀,在閱讀的時候,告訴學生盡量少查找生詞,在遇到生詞的時候,盡可能地聯系上下文進行自行理解。語言都是相通的,通過上下文的對比、聯系,一定能夠猜出單詞的釋義,這樣不僅提高了閱讀速度,還能夠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可謂是一舉多得。
總而言之,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已經是如今新課改下的當務之急,其是一個非常長久、系統、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一齊努力。教師既要合理運用教科書里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教學,也要為學生擴展課外讀物;既要注重對學生英語閱讀技能的教育,也要重視對學生英語閱讀習慣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在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同時,促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維邏輯能力、想象能力、感知能力、語言能力等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洪德.圖式理論與英語閱讀教學[J].世紀橋,2012.
[2]劉勝男.思維導圖在小學生英語閱讀中的運用探究[J].英語教師,2015.
編輯 趙飛飛